![]() | 徑山AAAA 介 紹 : 位于余杭區長樂鎮附近的徑山,滿山都是竹海。半山腰有一瀑布,水相當清澈,喜愛釣魚和游泳的準備好,山中央有一天然水庫。 山上有一徑山寺,建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相傳法欽和尚來此結茅傳教,被賜封為“國一禪師”;至南宋,宋孝宗親書“徑山興圣萬壽禪寺”;嘉定間又被列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鼎盛時,殿宇樓閣林立,僧眾達3千,被譽為東南第一禪寺”。至今香火很旺。 這地方最適合懶人休假,空氣好,住得好,吃得好,游人少。 餐 飲/住 宿/購 物 : 特產:名茶、良泉、水煮筍,是徑山“三寶”。徑山云霧茶為全國名茶,享譽中外。 住宿:山頂投宿有三個選擇,一是投宿當地居民家中,十分經濟,10元錢一……[詳細] |
![]() | 超山AAAA 超山超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杭州市東北29公里處,連接104國道和320國道的09省道(喬莫線)從景區經過。距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的余杭區塘棲鎮只有6公里之遙,是杭州市風景名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超山風景區景區面積為5平方公里,主峰超山,海拔260米,因超然突立于皋亭,黃鶴之外故名。以觀賞“古、廣、奇”三絕的梅花而著名。每當初春二月,花蕾爆發,白花平鋪散玉,十余里遙天映白,如飛雪漫空,天花亂出,故有“十里香雪海”之美譽,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中國有五大古梅,超山就有其二——唐梅和宋梅。超山景點,以大明堂為中心,前有仿造千里京杭大運河碩果僅存的廣濟橋的大門樓、仿塘棲古街原貌的長廊、具有鄉……[詳細] |
![]() | 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AAAA免費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良渚文化博物館是一座綜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研究成果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位于杭州以北17公里的余杭區良渚鎮荀山南麓,共設四個廳。第一廳全面介紹良渚文化時期的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生活情況;第二廳展出該地出土的各種精巧玉器、豐富的黑陶與石器;第三廳展示了一座該時期的“玉斂葬”大墓。良渚文物博物館,這是“良渚圣地”公園的核心部分,由博物館主體建筑和周邊的主題園林組成。它們是“良渚圣地”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主體建筑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設計,其本身就以獨特審美價值,成為“良渚圣地”不可或缺的藏品。良渚文化博物館是以良渚文化遺址為依托建立起來的遺址……[詳細] |
![]() | 杭州山溝溝景區AAAA 杭州山溝溝風景區地處浙江省杭州西北四十公里的“浙江省蜜梨之鄉”余杭區鸕鳥鎮,風景區擁有杭城第一峰--海拔1095米的窯頭山和次高峰海拔1025米的紅桃山,是太湖的重要源頭之一。景區內有國家珍稀植物千年紅豆杉群,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等,是國家級的生物圈保護區。景區由“湯坑”、“茅塘”和“花果山”三大景區組成,分別為峽谷型生態旅游區、高山平臺型休閑觀光度假景區和農業觀光園區。既有美麗的自然生態,又可享受悠閑的農家時光。湯坑湯坑為峽谷型生態旅游區,峽谷全長2公里,落差380多米,這里跌宕生姿,激流飛泉,共有大小瀑布18個,號稱“連天十八瀑”,更有清潭無數,地表形勝奇秀,是探險觀光的絕佳去處。景點有……[詳細] |
![]() | 雙溪竹海AAAA 雙溪竹海 雙溪漂流景區內。淡竹是優良筍竹兩用竹種,據1987年調查資料顯示:余杭區有淡竹9795畝,雙溪一帶占全區淡竹總數60%以上,景區內淡竹林3000畝,主要沿溪流岸邊分布,是雙溪漂流景區的景觀資源。。另外,淡竹可用于制作農具、生活用具、多種竹編工藝品等。竹葉性涼,能消腫清目,可入藥。適宜生長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緩坡或溪流沿岸的沙壤旱地。常年畝產筍250到750公斤,畝產竹材500公斤以上。“雙溪筍干”為雙溪本地特產,“竹葉雞”為雙溪一帶的佳肴。 ……[詳細] |
![]() | 杭州·江南慢村景區AAA 杭州·江南慢村景區位于中泰街道中橋村,是一個以“慢生活、慢文化”為主題,以“慢休閑,慢運動、慢娛樂”為主要業態,集鄉村體驗、養生度假、康體運動、生態觀光、果品采摘、婚紗攝影、商務游憩等功能于一體的都市鄉村風情的慢生活休閑旅游區。景區交通十分便捷,杭徽高速和02省道沿村北穿越而過,正處在杭州環城游憩帶的黃金地段;景區內山綠水清,生態環境優美,鄉土氣息濃厚,目前已推出“同家鄉村樂園”“山谷演繹農莊”“半山農家樂”等多家鄉村休閑點,是市民和游客周末休閑郊游的理想去處。近年來,中橋村充分利用美麗鄉村建設契機,結合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基礎,借助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的契機,緊緊圍繞“幸福市民、快樂游……[詳細] |
![]() | 夢想小鎮AAA 未來科技城有一座夢想小鎮,人們稱它是一個因夢想誕生的夢幻小島。定位于“互聯網+”創業,不少年輕創業者在這里為夢想打拼。夢想小鎮歷史底蘊深厚,有章太炎故居、“四無糧倉”,生態環境也十分優美。地址:余杭倉前街道良睦路1399號……[詳細] |
![]() | 良渚玉文化園AAA 良渚玉文化園是“大美麗洲旅游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占地50畝,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南臨良渚博物院,西依良渚國家遺址公園,形成南研究北產業、西古東今的格局。園區以良渚玉文化的厚重積淀為文脈依托,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涵蓋大師創作區塊、展示交流區塊、生活配套和管理區塊三大功能區域及相關管理與生活配套,是一個圍繞玉文化及玉產品展示、鑒賞、研究、交流、宣傳、開發的平臺,著力打造“文化共享、環境典雅、優勢互補”的宜業、宜居、宜游玉文化創意空間。功能區域園區劃分為大師創作區塊、展示交流區塊、生活配套和管理區塊三大功能區塊,涵蓋玉器展示、玉器鑒賞、玉器開發、玉器交易、玉器拍賣、玉器收藏以及玉文化研究與……[詳細] |
![]() | 農夫樂園AAA 農夫樂園位于余杭區良渚鎮,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西接104國道,東瀕京杭大運河,南鄰繞城高速,距杭州市中心僅16公里,到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僅40分鐘,到上海120分鐘,處于大杭州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六大組團”之一的“良渚組團”的核心區,人流、物流、信息流通暢,區位優勢顯著。“農夫樂園是一個以文化創意為魂,以綠色環保、親子動漫為主題,顛覆傳統農業旅游形態的國家AAA級生態親子主題旅游景區。2010年至2013年連續四屆杭州西博會項目之一;2011年-2015年連續5屆國際動漫節分會場,被評為中國國際動漫節最佳分會場;連續舉辦兩屆“冰雕節”;2011年開始至2015年秋季每年舉辦“鄉村狂歡節”。整個景區分……[詳細] |
![]() | 分布于杭州市北郊的余杭縣良渚和安溪、瓶窯鎮等一帶。民國25年(1936年),西湖博物館施昕更在良渚鎮首先發現,并編寫出版《良渚》一書。1955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良渚鎮附近的朱村發掘出一大批黑衣陶;1956年對吳興錢山漾遺址進行發掘,在地層學上取得了突破。1959年考古學家夏鼐在長江文物考古隊長會議上,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經碳14測定,距今約4000-5000年左右。這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古文化。60年代在吳興邱城,杭州水田畈,上海青浦縣崧澤、馬橋,松江富林,江蘇越城,吳江梅堰等處發掘,證明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向東延伸到東海之濱,西北……[詳細] |
![]() | 倉前糧倉位于余杭倉前街道靈源村,南臨余杭塘河。前身是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為備賑濟而設立的臨安便民倉。現存4棟單體建筑,均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61平方米。其中2棟為老式木房作糧倉,為房式倉。二十世紀60年代,按蘇聯模式加建2棟平房,為蘇式倉。是全國首批“無蟲、無霉、無鼠、無雀”糧倉。倉前糧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糧倉起源于南宋時期的臨安便民倉。清嘉慶年間的《余杭縣志·倉敖》記載:“臨安便民倉,在縣東十里,今名其地曰倉前”。臨安為南宋時杭州的府名,余杭為屬縣,倉前屬余杭縣管轄,地處縣城東面;便民倉,則是用來儲存糧食供朝廷賑災濟民所用。倉前,原名靈源,自古就是著名的稻米之鄉,糧源豐富;京……[詳細] |
![]() | 新四軍隨軍被服廠舊址山溝溝景區下余村茅塘自然村。為一徽式建筑,現為民居。曾作為新四軍隨軍被服廠。該民居建于20世紀20年代的盛家,外為高墻頭,小青瓦,內有兩層皆為木制結構,鏤空木窗、梁木雕有鳳凰撲牡丹的圖案,上層為小0。墻門外朝東磚墻上有抗日標語。1945年,粟裕率新四軍第一軍主力南下,并成立蘇浙軍區,下轄三個縱隊。當-頑固派調集部隊三次向第一、三縱隊進攻,新四軍-還擊,取得了三次浙西反頑自衛戰的勝利。當第二次反擊戰勝利后,新四軍一縱隊在余杭區西部山區整訓,于太平鄉茅塘村設立隨軍被服廠,廠址在當時的盛水福和盛阿毛家。當時有04臺縫紉機,60余人夜以繼日地緊張生產,制成一批軍裝、軍帽、綁帶、皮帶……[詳細] |
![]() | 導游:西湖的另一個觀梅勝地,離杭州城區40公里。“超山賞梅”是西湖旅游最隆重的節目之一。看點:為充分挖掘超山梅文化、金石文化內涵,當地每年根據花期舉辦超山梅花節。 介紹:超山梅花素以“古、廣、奇”三絕而聞名于世,最興盛時期浩浩十里梅海,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我國晉、隋、唐、宋、元五大古梅,超山就占有其二——唐梅和宋梅,現在尚有數萬株,品種也有骨里紅、粉蝶、紅梅、綠梅等十多個。 金石書畫大師、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先生生前就酷愛超山梅花,曾留下“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的佳句,并選擇身后與超山梅花相伴。至今這里仍保留有吳昌碩墓、吳昌碩紀念館。交通:杭州……[詳細] |
![]() | 仙山谷激浪漂流景區,位于有著“中國蜜梨之鄉”的鸕鳥鎮仙佰坑村,坐落在風光秀麗的仙佰坑水庫電站水口處,群山疊翠,竹林逶迤數十里,具備豐富的旅游資源,其中水資源是其最大特色,水質已達到國家一級指標,清澈見底。仙佰坑水庫緊鄰安吉大里山,湖水如玉,呈蝴蝶形,四周蒼松、翠竹逶迤,生態環境絕佳,同時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仙山谷激浪漂流兩岸青山疊翠,山勢蜿蜒曲折,空氣清新,水質清冽,景色秀美,氣候宜人,可謂天然氧吧,是貼近自然、修身養性、凈化心靈的理想場所。仙山谷漂流在設計和規劃時就吸收國內外漂流之精華,重金打造漂流之精品。現開發漂流水道3.6公里,全程落差53米,需時約2小時,乘坐皮劃艇從漂流碼頭起點沿……[詳細] |
![]() | 琵琶灣生態農莊位于杭州市余杭區塘棲邵家壩村,緊臨塘棲、臨平、崇賢、德清,距離杭州37公里,距離上海約200公里,可直接輻射杭嘉湖地區。景區千畝原生態有機果園、百畝荷塘,與江南水鄉風格的水上建筑相互輝映、渾然天成,構建了四季常青、果蔬飄香的生態景區。被稱為“農業觀光勝地,四季采摘樂園”。農莊內現有星羅棋布的水塘以及肥沃的農田,呈現了一派怡適優雅的田園水鄉風光,是一個優美的生態休閑游樂區。運河綜保工程正在古鎮塘棲展示華彩樂章,琵琶灣是其中濃墨垂彩的一筆,1368畝的生態農莊領地,是江南水鄉文化傳承與建設的一個大舞臺。水鄉文化,民俗文化,休閑文化,商務文化、餐飲文化、注重本土,推陳出新。300多畝碧……[詳細] |
![]() | 天都城歡樂四季公園位于杭州市余杭區星橋街道,距杭州市中心20公里,距余杭區政府所在地臨平3公里。占地1000畝,投資3.2億元,是一座依托天都城而生的主題公園。歡樂四季公園“克隆”了法國14―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巴黎的城市建筑風貌。優雅的噴泉,艷麗的花壇,寬闊的林蔭大道,還有氣勢輝宏、震撼人心的疊泉廣場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風格的宮廷花園、法國小鎮……到處洋溢著浪漫的氣息。園內現已開發的景點有:疊泉廣場、宮廷花園、法國小鎮、山頂城堡、露天劇場、玫瑰園、竹林迷宮、化石林及阿波羅戰車噴泉、拉通娜噴泉等處處洋溢著濃郁歐洲異域浪漫風情,再現凡爾賽精湛法式園藝和巴洛克風格建筑藝術,依托黃鶴山和天鵝湖湖光山色……[詳細] |
![]() | 釜托寺又名寶隆寺、寶嚴院,位于百丈鎮半山村東北3公里釜托山坳。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據清嘉慶《余杭縣志》載:“寶嚴院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古城界,舊名寶隆,梁乾化二年(912)僧覺海創,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名。元末毀于兵,明洪武初重建,改名釜托寺。清順治十二年(1655)重建復名寶隆寺”。至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住持僧根生、慶善募化重修、擴建,頗具規模。現今僅存大雄寶殿一幢,硬山頂,兩邊馬頭墻,面寬三間二弄,通面寬14.24米,前后廊,通進深16.45米。內四界用脊柱(高12.5米),前后做四步以代大梁,帶前后雙步廊。用材考究,殿宇高敞。梁、枋、撐拱等,雕刻精致,氣勢宏偉。寺前……[詳細] |
![]() | 章太炎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屬中式宅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倉前老街。在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的南端,余杭倉前的塘河畔,曾經誕生過一位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家、思想家和國學大師章太炎。章太炎故居就位于倉前老街的中段,包括故居本體、游客服務中心、國學研修中心、國學講堂和臨時展廳等部分。其中故居本體建筑面積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進一弄,由轎廳、正廳、內堂、書房、避弄等組成,為晚清時期建筑。先生在此出生成長,并度過了對其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的二十二個春秋。故居前三進為歷史場景的再現,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時期故居的風貌;第四進辟為展廳,以多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手法展現了太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故居匾額由趙……[詳細] |
![]() | 導 游 : 東明山森林公園位于杭州市余杭境內,良渚遺址邊緣,安溪古鎮北側,南臨東苕溪,為天目山山系余脈。 園內東明寺遺址、群仙道觀遺址、孟將殿、龍眼泉、九洞嶺、古隘道以及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墓等景點。 介 紹 : 相傳明建文帝循跡于此,時旭日始旦,遂提名“東明”,曾建有東明寺。境內林茂竹翠,景秀境幽,并設有狩獵場、燒烤場等。 金峰日出 金山頂海拔489.7米,為周圍最高峰,可遙望天目余脈。登金峰尤以晴天最為動人,破曉時分,紅日噴薄欲出,景色異常研麗。 東明古剎遺址 東明寺歷史悠久,幾經興衰,極盛于清康熙年間。明建文帝朱允火文曾在此避難。此間寫有一幅楹聯,并手植一株金銀桂,倒插一株牧丹,意為本末倒置……[詳細] |
![]() | 山水輝映,寧靜幽雅 森林公園內不僅聳立著杭州第一、第二高峰窯頭山(1095米)與紅桃山(1029米),還有杭州最高的湖——四嶺湖:高程82米、面積2567畝,平均水深25米、最深37米、庫容2854立方米。奇峰異石嶙峋,清流懸瀑飛珠;林深幽密,清新宜人,極具旅游開發價值。 禪聲悠悠,茗香裊裊 森林公園區內的文脈以“禪茶文化”為主,多歷史遺址:如號稱“五山十剎”之首,1200余年歷史的徑山寺就座落其中。聽徑山寺悠悠鐘鳴,居雙溪泉畔煮茶品茗,茶圣陸羽與他的《茶經》更給森林公園添一抹歷史文化色彩。 2.1.3 生態民居,吳越風情 無論是徑山、里洪、四嶺等原生生態村落及其民居建筑,還是區內新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