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龐氏舊宅位于南潯古鎮東大街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1年2月,龐氏舊宅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劉氏求恕里位于南潯古鎮南西街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時代為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求恕里是嘉業堂藏書樓主人劉承干于1930年所建別墅。劉承干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進,即使到了晚年家道沒落也坦然自得,故以“求恕居士”自居。他在上海儲書之所名“求恕齋”,南潯別墅稱“求恕里”。1920年劉承干建嘉業堂藏書樓,同……[詳細] |
![]() | 述園快閣位于南潯古鎮便民路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3年1月,述園快閣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南潯商會舊址位于南潯古鎮南西街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時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98年3月,南潯商會舊址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永豐塘橋位于南潯經濟開發區馬腰西柵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1998年3月,永豐塘橋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幻溇古橋群是浙江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級別是僅次于國保“雙林三橋”,它也是由三座古橋組成,分別是明溪塘橋、埭溪塘橋和永安橋,是雙林鎮又一處聞名的古橋勝景。前兩座建于民國時期的位于雙林鎮的鎮西鄉土山行政村,后者建于清道光年間的位于雙林鎮的千畝山行政村。幻溇古橋群中明溪塘橋、埭溪塘橋、永安橋這三橋形制相似、規模相近、……[詳細] |
![]() | 據《烏程縣志》和佛教書刊記載,“護國仁王院”始建于唐至德至咸通年間(公元756-876),地址位于鳳凰山南麓(即仁皇山南麓),唐著名僧人文喜禪師為開寺祖師,在佛教界為文殊菩薩道場。“仁王護國禪寺”為唐懿宗因山有項王神廟兼取佛教《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而得名。“仁王護國”是說仁王見眾生痛苦,生起憐愍的心,因此施予自在力而……[詳細] |
![]() | 還金亭在雙林鎮東柵虹橋和望月橋之間。據民國6年(1917)《雙林鎮志》載:“明弘治年間(1488-— 1505),安吉陳良漠為嚴素庵義建。東鄉區民入郡者必經虹橋,時有領白糧郵閘銀者,歸途倦息,遺金而去。鎮人嚴素庵(名義)晨往見之,坐待其人,驗而還之。”其后安吉陳良模(官參政)便建亭表之。《郡志》:“義偶憩神祠,有遺橐去……[詳細] |
![]() | 長生塔在湖州南潯南柵適園內。塔系南潯富商張鈞衡為母祈福延壽所建,故名長生塔,又稱石塔、經塔。清宣統二年(1910)建,民國8年(1919)竣工。塔為6面7級,通高11. 5米。塔的須彌座束腰和塔壁上嵌有碑石48方,每方高29.3厘米,長58厘米。塔頂有近代國畫大師吳昌碩書“長生寶塔”額。下刻敦煌石窟柳公權書《金剛經》拓……[詳細] |
![]() | 董氏世德堂、壽俊堂在南潯鎮董家弄。董份,南潯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先后任工部、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等官職。故居世德堂、壽俊堂是董份于萬歷年間所建。正廳為世德堂,左廳為壽俊堂。兩廳堂各有樓屋三間七架兩廂房,大門高度各為2.28米,寬度分別為1.41米和1.58米,所用磚長o.32米,寬0.155米,厚度為o.0……[詳細] |
![]() | 三瑞堂系章氏第八支建于清乾隆年間,位于集鎮荻港西南,座北朝南,北臨市河,屋宇達64間,總占地3200多平方米。章氏在荻港是書香門第,名門望族。章鴻釗(1877年3月11日-1951年9月6日),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學創始人,湖州荻港三瑞堂人。字演群,號演存、愛存,筆名半票。幼年就讀于積川書塾,21歲東渡日本,畢業于日……[詳細] |
![]() | 含山塔位于湖州市善璉鎮含山。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3),明正統六年(1441)重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重修。含山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八角七層,塔高38.5米,直徑5.9米。塔底為須彌座,由花巖石砌成。束腰中雕有嬉耍的獅子、蝙蝠、荷葉、荷花、纏枝牡丹、花卉等圖案,刻工精湛,富有情趣。塔檐用磚疊澀五層……[詳細] |
![]() | 種德橋建于明天順元年(1457年),為三孔薄墩薄拱實腹石拱橋,東西向橫跨清溪港。全長31.4米,寬3.7米,高5.9米,中孔凈跨10.6米,拱矢高5.3米;邊孔凈跨6.7米,拱矢高3.3米。拱券構造為縱聯分節并列砌筑,橋身金剛墻用長系石拉結,橋欄無存。種德橋是一座明代前期石拱橋,體量較大,是研究古代橋梁的重要實例。……[詳細] |
![]() | 洪城遺址,位于湖州馬腰鎮洪城村南側300米左右。面積約10萬平方米。遺址西部采集陶器以夾砂、泥質紅陶為主,有腰沿釜、泥質紅衣陶豆、牛鼻形器耳、雙目式圓錐形鼎足等,屬馬家浜文化類型。東部采集陶器以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黑陶為主,有鏤孔高把豆、罐等,石器有刀、斧、錛、鏃等,屬良渚文化類型。洪城遺址是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詳細] |
![]() | 頔塘是太湖南岸一項規模龐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對研究古代水利史、航運史和沿岸社會經濟發展史具有意義。它與太湖溇港一起形成一張巨大的水網,把東西苕溪下泄的湍急水流逐漸分流至大大小小的河港之中,既減輕旱澇之災,又灌溉了浙北地區數萬頃農田,它是太湖流域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項偉大的發明創造,有研究者將其比肩于鄭國渠、都江堰。頔塘及太……[詳細] |
![]() | 叔蘋獎學金展覽館位于南潯區南潯鎮小蓮莊內。于1990年正式開館。2010年,被命名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叔蘋獎學金展覽館占地面積共880平方米。是為紀念湖州籍的教育家、企業家顧乾麟先生,弘揚其“得諸社會、還諸社會”的愛國精神而建。展館分前后二廳,由“顧公業績”,“獎學歷程”,“桃李滿園”,“邁向未來”四個部分組……[詳細] |
![]() | 湖州安瀾橋位于菱湖鎮北柵,系3孔環形石橋,長58.5米,寬4.55米,高5.7米。上下踏步各33級。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菱湖鎮祗園寺僧松巖,募化動工建橋,三年后松巖去世,其徒繼師志邊募化邊建橋,未幾筑成石橋,長虹初展,湖西墩至菱湖鎮行人來往,個則擺渡,百姓稱便,且較安全,故取名“安瀾”。乾隆四十二年(1777……[詳細] |
![]() | 時代:清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北萬魁、化成、萬元三橋同跨雙林塘,均為三孔薄墩薄拱實腹石拱橋。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化成橋為三橋中最早建成,由化成庵僧創建而得名,又因跨塘河,俗名塘橋。始建于元延祐年間,初為木橋,明洪武年間改為磚橋,永樂年間又易為……[詳細] |
![]() | 南潯張氏舊宅建筑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代:1899年至1906年公布時間:2001年6月25日張氏舊宅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南西街。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1899-1906年),是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堂兄張石銘的私家住宅。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積5,135平方米,建筑面積6,137平方米,各類建筑風格的房間達244……[詳細] |
![]() | 含山座落于湖州含山鎮,高僅60米,含山是兩市(湖州市與嘉興市)、三縣區(南潯、德清、桐鄉)的交界處;是杭州城、湖州城、嘉興城金三角的天然中心點,含山是花圣地,也是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當地有《蠶花娘娘和白馬住金山》的傳說。此地有極為隆重的“軋蠶花”風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