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澧陽平原史前遺址博物館是城頭山旅游景區內的標志性建筑,占地面積100畝。將展示以整個澧陽平原長達幾十萬年的史前人類遺存為基本背景,以城頭山遺址為“龍頭”的澧陽平原史前遺址群所代表的中國南方璀璨的古文明。博物館內設藝術大廳、基本文物陳列館、臨時展覽館、多媒體演示廳等。景區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澧縣車溪鄉乘車線路:在常德市內乘……[詳細] |
![]() | 蘭江公園地處澧縣縣城中心,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內有革命烈士紀念塔、辛亥革命元勛蔣翊武塑像、碑林、兒童公園、花圃、曲徑、400米跑道、退役殲擊機、游龍等,園內樹木參天,花卉四季競開,南面靠近護城河,水上設有游艇,空氣新鮮,風光秀麗。蘭江公園地址在縣城的中心,一邊是古城墻,一邊是護城河,古色古香……[詳細] |
![]() | 欽山寺原名乾明寺,自《易經》中“大戰乾元”、“大明始終”二句各取一字,全名為 “欽山乾明寺”。位于澧縣縣城西南約十公里處,彭山西五里,澧水南岸之群山環抱的欽山腳下,為曹洞宗創始人洞山良價禪師嗣弟子高僧文邃于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銜欽命在澧州欽山始創道場。古欽山乾明寺曾史記當年鑒真大師東渡扶桑,-利生,曾來欽山寺研習……[詳細] |
![]() | 斑竹遺址位于湖南省澧縣澧東鄉斑竹村西的一塊沙洲地上,澹水從遺址的西側流過注入澧水。為研究澧水流域商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面貌問題,2013年11月—2014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對該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本次發掘分Ⅰ、Ⅱ兩區布方。Ⅰ區位于遺址的中部,布5m×5m的探方8個。Ⅱ區位于的北部,布5m×5m的探方4……[詳細] |
![]() | 澧州文廟AA ![]() 澧州文廟位于澧縣澧陽鎮古城西路,始建于宋代,明初遷建于今址,現存建筑系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四年(1844)重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近2000多平方米,F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2A級旅游景區。開放以來,接待國內外觀眾100多萬人次。2007年澧縣文廟經過一次大的修繕。文廟景點頭門,最早修于1……[詳細] |
![]() | 彭山景區AAAA 湖南澧縣彭山景區,是由1000畝濕地、2000畝水域、3000畝山林自然地貌建成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五星級休閑莊園、中國最美農莊、湖南省鄉村旅游示范點,也是湖南省藝術攝影學會創作基地、常德市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創作基地。整個景區以原生態、健康養生、保護自然為理念,在不破壞原生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享有“生……[詳細] |
![]() | 時代:舊石器時代雞公垱遺址位于湖南澧縣澧南鄉栗木村。舊石器埋藏在澧水右岸二級階地的網紋紅土中。海拔高度約50米,相對高度20米。堆積物表現為河湖相沉積。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中期。雞公垱石制品的原料主要為石英巖,其次為硅質巖,還有石英、燧石等。石器組合為砍斫器、大尖狀器、似手斧石器……[詳細] |
![]() | 十里崗遺址為舊石器向新石器時代過渡期。位于湖南省澧縣東北十里崗上,為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階段的遺存。此遺址在澧陽平原中部一連續的小山崗上,于2000年冬發掘,文化層堆積60~70厘米,屬石器制作場。出土物有四類:礫石、燧石、石英與赤鐵礦石。礫石類多工具錘與石片石器,燧石與石英類多石核與刮削器,器形細小。赤鐵礦石作用不詳,……[詳細] |
![]() | 時代:新石器時代三元宮遺址位于湖南省澧縣夢溪鎮三元村,澧陽平原北部邊緣地帶,涔水北岸。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的早、中期是大溪文化遺存,發現有紅燒土建筑殘跡、灰坑和4座墓葬。經燒土塊里常夾有稻稈、稻殼的痕跡。出有豬、牛、羊等家畜骨骼。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中期泥質灰陶顯著增多,還……[詳細] |
![]() | 時代:新石器時代孫家崗遺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大坪鄉大楊村三組一處高出四周1——1.5米的臺地上,東北距城頭山遺址4公里,是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該遺址位于葉縣昆陽鎮西菜園村李莊北約1000米的昆水北岸的二級臺地上。遺址南北長650米,東西寬260米,總面積17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3.6米,其中有裴李崗時期的三足缽、……[詳細] |
![]() | 雞叫城遺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是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處垣壑尚存,相傳有仙人夜間筑城,雞叫而成,故名雞叫城。城呈圓形,東西長約480米,南北寬約460米,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1997年于西城墻探溝內發現龍山時期陶片,專家認為此系屈家嶺文化中、晚期的古城……[詳細] |
![]() | 時代:新石器時代丁家崗遺址位于湖南澧縣涔南鄉東田堰村三組一處高出四周1米的臺地上,四周水系環繞,北距雞叫城遺址2公里,屬澧陽平原腹心地帶,遺址東西長約33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66651平方米。1979年和2000年先后兩次發掘,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最早文化遺存可上溯到皂市下層文化,而后經歷湯加崗文化、大溪文化……[詳細] |
![]() | 余家牌坊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縣車溪鄉牌樓村,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共費時十五年。余家牌坊,又名“余家節孝坊”,是為旌表澧州貢生余繼泰之妻羅氏而建。羅氏質淑性貞,二十八歲守寡,能盡一切禮儀來服侍父母,撫育孤兒,其次子余曰亶,博取功名,官授五品州同銜。此坊坐北朝南,用漢白玉建成,坊高12.……[詳細] |
![]() | 秦人村景區2.5平方公里,其中有長1000余米的竹廊,形式古雅,結構精巧,堪稱天下一絕。沿景點線索,即可步武陵漁朗蹤跡,游覽人間仙境。穿過秦人古洞,就進入了世外桃源。洞外是一個荒古神奇的世界。秦時明月,照耀著遠古;晨鐘暮鼓,傳遞著蒼涼;良田美池,流淌著自由;黃發垂髫,共享怡樂。那古樸的秦居,芳香的擂茶;那深巷的犬吠,![詳細] |
![]() | 百島湖坐落在湖南常德澧縣山門水庫中。山門水庫始建于1975年,1978年建成蓄水,控制集雨面積35.41平方公里,最大庫容9865萬方。山門水庫山水相連,碧綠如境,蜿蜒數十里,自成山中澤國,湖中群島列磐,俗有“百島湖”之稱。由于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內陸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其十……[詳細] |
![]() | 全洞廣達兩萬平方米,三層相通,寬闊深遠,形態奇特,據傳為董永和七仙女重聚后自由生活之所,與神話傳說形神相符,維妙維肖![詳細] |
![]() | 始建于唐代,是解放前民間朝神拜佛,香火旺盛的著名佛地。相傳女媧補天,濺落一石,形似石臼,臼中有米,普救眾生,取之不竭,因此得名天供山,并建有天供寺。該景區主要由天供寺、石臼、銅錢寺、望日亭、觀日臺、森林走廊等景點組成![詳細] |
![]() | 天供山森林公園是澧縣唯一的一個省級森林公園,位于涔水河畔,東南抵金羅,南臨王家廠水庫,西北毗鄰閘口,北與鄂南松滋為鄰,屬武陵山脈。該園前身為國營天供山林場,1992年3月批建為省級森林公園,1994年7月掛牌開園。全面面積732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5%。公園主要景區有仙女洞、夫人寨、天供寺等三處。仙女洞分三層,面積2萬……[詳細] |
![]() | 孟姜女貞烈祠是為紀念孟姜女所建。在古老的中國傳說中,孟姜女是一位對愛情忠貞不渝、徒步千里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當時,皇帝為了阻止外敵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壯年去修建長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為丈夫送去冬衣御寒。在得知丈夫已經埋骨于長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見上最后一面時,她放聲大哭,以至于天地變色、長城為之而崩塌。孟姜……[詳細] |
![]() | 城頭山屈家嶺文化城址位于澧縣車溪鄉南岳村,1979年發現,經過1991-1993年三次發掘,確認該城為屈家嶺文化中期建造。城廓呈圓形,城垣尚存,殘高2-3米,基寬25-37米。整個城墻下覆蓋著比墻體早1000-2000年的大溪文化期巨大壕溝及架設的木橋,在壕溝淤泥中發現完整的木漿及推柳結構的木部件,稻谷,豆類,硬殼果類……[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