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洛陽博物館AAAA •觀賞先秦時期的乳釘紋銅爵、錯金銀銅鼎,唐代的三彩燈、三彩馬等國寶級珍品。•可以看到來自故宮的藏品:鎏金銅觀音、銀鎏金宗喀巴造像等。景點介紹洛陽博物館,位于洛陽新區,比鄰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博物館目前免費對公眾開放,游客在大門領票處領取參觀券后,進入館內參觀。博物館與主樓和輔樓組成,游客參觀的主要是主樓內的展品。在主樓一層的入口處有電子瀏覽機,介紹了一些鎮館之寶,可以先瀏覽一下了解大概。博物館主樓共兩層,一樓一般是通展,二樓是博物館的精品展,博物館的專題宮廷文化展也位于二樓,雖然一樓是通展,但展覽的文物也會讓你大為贊嘆,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的獨特地位,館藏文物中自然不乏國寶……[詳細] |
![]() | 二里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AAAA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是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項目。館址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斟鄩大道1號,占地面積246畝,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四個部分。博物館于2017年6月11日奠基動工建設,李克強總理為此專門發來賀信,2019年10月19日建成開放。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目前設置五個基本陳列展廳。基本陳列展廳包括“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紀探索”三部分,系統展示了夏代歷史、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歷程、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藏品類型涵蓋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骨角牙器等,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形成規模和體系。博物館……[詳細] |
![]() | 洛陽民俗博物館AAA 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專題性博物館。位于洛陽市新街南端。原為潞澤會館,因祀關羽又名關帝廟,為清乾隆九年(1744)所建。現有舞樓、鐘鼓樓、穿房、廊房、正殿、后殿、配殿等,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筑群。1981年建為豫西博物館,1987年改為洛陽民俗博物館,次年對外開放。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一座以弘揚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風情為主的專題性博物洛陽民俗博物館館,該館是在古建筑群潞澤會館的基礎上組建成的。潞澤會館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長治)、澤州府(今晉城)兩地商人集資所建,主要用于同鄉商人傳遞信息和物資集散,是晉商文化的產物。整個古代建筑群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占地面……[詳細] |
![]() | 周天子駕六博物館AAA 博物館是依托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遺址型博物館。車馬坑規模大,車子類型多,擺放整齊,氣勢宏偉。天子駕六博物館以其精美的文物陳列,壯觀的車馬坑實景展示,向世人展示了古都洛陽公元前悠遠的城建歷史和璀璨的物質文化。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于市中心王城廣場東周王城遺址區的東北部,整個博物館占地1700多平方米,分為兩個展區。第一展區主要展示東周王城、王陵的考古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的文物。第二展區展示的是王城廣場考古發掘時清理的十七座車馬坑中的兩座。北側“天子駕六”車馬坑是迄今洛陽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車馬坑。長42.6米、寬7.4米,距地表深2.2—2.7米。保存狀況……[詳細] |
![]() | •這里復原了二十余座各個朝代的墓室,能夠在這里了解到各個時期的墓葬風俗。•行走在低矮昏暗的墓道中,穿行于各個時代的墓室前;沿著長長的甬道,走到北魏皇帝的棺槨前一探究竟。•欣賞墓室和壁畫館中的墓葬壁畫,如“打鬼圖”和“升仙圖”,形象清晰,題材內容寬廣,是古代藝術的精品。景點介紹洛陽市郊北邙山的古墓博物館(現在已經改名為“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古墓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分為歷代墓葬區、北魏帝王陵墓和壁畫館三大展區。歷代墓葬區位于博物館的東部,分為地上、地下兩個部分,是古墓博物館中最有特色和最吸引游客的部分。墓葬區地上建筑是一組仿漢建筑群,建筑群中有“……[詳細] |
![]() | 洛陽古代藝術館AAA ![]()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河南古代壁畫館)原名洛陽古墓博物館,1987年4月建成并對公眾開放。館區占地155畝,建筑面積一萬余平方米,是一座以歷代墓葬和墓葬壁畫為陳列內容的大型專題性博物館。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分為歷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河南古代壁畫館三大展區。歷代典型墓葬展區搬遷復原上自西漢,下迄宋金時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這些整體搬遷的墓葬,內容囊括墓室建筑、磚雕藝術、精美壁畫、出土文物等,最為特別的是這里展出的是整座墓葬,它既包括墓室建筑,又包括墓內出土文物,并且保持了文物出土時所在空間環境和位置,因此,這些展品中蘊含有極其豐富的歷史信息。河南古代壁畫館的壁畫內容囊括了羽化升仙、天象星宿、宴飲……[詳細] |
![]() | 偃師商城博物館AAA 商城博物館位于偃師市區西部,西距洛陽約35公里,是以研究、陳列、宣傳夏商文化為主的專題博物館。1985年籌建,1987年4月正式建成開放。該館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展覽部分包括3個展廳。正中大殿為第一展室,面積260平方米,主要展出“二里頭文化”、“尸鄉溝商城遺址”,出土文物包括二里頭1號宮殿復原模型、商城4號宮殿模型以及青銅器、玉器、石器、陶器共238件。第二展室展出偃師縣文物工作者歷年來配合基建出土的歷代文物珍品,包括仰韶文化的彩陶器、漢晉文化遺物、唐三彩等250件。第三展室為臨時性陳列,曾舉辦過《歷代文物珍品展覽》、《唐三彩專題展覽》、《百年風云——大型圖片展》……[詳細] |
![]() | 定鼎門遺址博物館AA ![]() 定鼎門,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門,始建于隋大業元年,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位于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隋煬帝營建東都,次年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中國古代帝王。之后,定鼎門相繼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中國古代延用時間最長的城門。定鼎門還是隋唐東都西通長安,南通江都的要津。盛唐前期的定鼎門保存較為完整,由墩臺、門道、隔墻、飛廊、闕臺、涵道、馬道等組成。墩臺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4.5米,南北寬21.04米,墩臺臺體殘高1.05米。現存墩臺主要有含沙量較大的黃褐色土夯成,堅硬,內僅含少量陶渣和碎瓦……[詳細] |
![]() | 洛陽匾額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個以收藏、展示和保護歷代匾額為主的國有匾額專題博物館。現已從洛陽民俗博物館館藏的1725塊匾額中遴選出各類精品匾額500余塊,分別辟為功德聲望廳、貞節賢孝廳、官府門第廳、婚喜壽慶廳、醫德教澤廳、寺廟宗祠廳、書齋堂號廳、精品匾額廳8個陳列展廳。這些匾額時間跨越明代、清代、民國等歷史時期,最早可至明代天順年間,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該館仿清代建筑風格,院內亭臺樓閣間翠竹幽幽,玉蘭飄香,白鵝戲水,是一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歷史文化景觀。總投資近500萬元的洛陽匾額博物館,洛陽匾額博物館內藏匾額1700余塊。分為醫德教澤匾額廳、功德聲望匾額廳、官府門第匾額廳、婚……[詳細] |
![]() | 洛陽古墓博物館又稱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位于郊區邙山鄉冢頭村東,北魏宣武帝景陵之旁。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年來發掘的上萬座古墓中,精選出23座典型墓葬,上迄西漢,下至北宋,分系列展示,并輔以有關喪葬禮俗的文物和資料,是一座以陳列歷代代表性墓葬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籌建于1984年,1987年4月18日建成開放。該館占地130余畝,建筑面積8200平方米。整個建筑采用軸線對稱傳統手法,分地上地下兩部分。地上前半部分為漢白玉仿漢門闕,上部裝飾以朱雀。館表在院中西側,漢白玉雕,上有夏鼐先生親書貼金大字“洛陽古墓博物館”。大殿為全館的序幕廳,為仿漢五脊重檐歇山式。殿中置“洛陽歷史墓葬分布圖”模型于……[詳細] |
![]() | 龍門博物館立足于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位于龍門石窟風景區北入口處,背依西山,面朝伊河,南鄰石窟佛龕,北接繁華之地。建造于這一靈秀之地的龍門博物館以佛教為專題,主要收藏、展示、研究佛教文化器物,同時注重對河洛文明遺存的展示,于山水相應間,集文化、信仰、世俗于一體。龍門博物館成立于2003年,在2013年4月牡丹文化節期間正式向游客開放。十年磨礪,終將佛教內涵、河洛文明完美融入館體建設中:圓融無礙的建設理念與佛教內涵相契合,佛塔底座式的建筑外形體現中國傳統文化,而朝伊洛河八卦臺方向傾斜的建筑中心則隱含河洛文明。展廳分為地上兩層,地下兩層,完全具備保護、研究、展示文物以及為游客提供講解服務的功能。努……[詳細] |
![]() | 新安縣博物館位于新城世紀廣場東側,博物館為四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4100多平方米,具有較強的文物保護和展示功能。國家三級博物館,館藏文物5000多件,其中三級品以上文物300多件。其中唐三彩、瓷器、青銅器最為矚目。三彩天王俑、三彩鴛鴦壺、三彩女坐俑、三彩駱駝等釉色潤澤、鮮艷;珍珠地荷花瓷枕、珍珠地人物白瓷梅瓶等規整精細、釉色晶瑩;人形銅鎮、銅鎏金支架、-鎮商酒務記銅印章、鎏金卷云紋銅帶鉤等鑄造精美,堪稱國之瑰寶。外觀鼎形;占地九畝,建筑面積4千余平方米;主體分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層高4.8米,為全框架全現澆結構,內設文物庫房625平方米,面積為380余平方米的展廳六個。中廳采用鋼網架玻璃鋼封……[詳細] |
![]() | 洛陽動漫博物館成立于2011年,由動漫廣場、動漫走廊、動漫博物館及動漫空中花園四部分組成。由計算機、動漫專家王永先生創建,集收藏、展覽、教育、研究四大功能于一體。館內共有14個展廳,包括八個主題展廳、四個動畫工作室、一個立體電影體驗廳及一個活動展區。博物館記錄了世界動漫的發展歷程,并且收藏了來自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的動漫游票、25個主流國家和地區的動漫文獻史料以及眾多動漫大師珍貴手稿和各國動漫角色手辦。八個主題展廳主要展示中國動漫史、世界游戲史、世界動漫發展歷程以及各國動漫文獻史料、動漫郵票、大師手稿和動漫角色手辦,四個動畫工作室分別為二維動畫工作室、三維動畫工作室、數字音頻工作室和后期特效工……[詳細] |
![]() |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依托洛陽山陜會館而建。山陜會館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對面即是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山陜會館由當時的秦、晉富商捐資修建,是一個“敘鄉誼、通商情、敬關爺”的社交性公共場合。會館坐北朝南,布局前密后疏,建有照壁、山門、舞樓、正殿、拜殿,門前還有兩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子。照壁高12米,由青色雕磚砌成,正中用彩色琉璃方磚鑲成3塊方形壁面,上面雕鑿著二龍戲珠、花卉、人物等。這是豫西地區最大、最完整的琉璃照壁。山門與琉璃照壁相呼應,面闊三間,東西兩側八字墻分別與東西儀門銜接。正門上鑲“河東夫子”石匾一方。舞樓與山門之間隔著天井,處于正南方,坐南朝北。舞樓面闊五間、……[詳細] |
![]() | 中國一拖東方紅農耕博物館于2010年1月動工,投資近2000萬元,展陳面積近5000平方米,集收藏、展陳、宣傳、教育和研究等多種功能于一體。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文物史料,配以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再現農耕發展的歷史畫卷。館內收藏的國產第一代履帶拖拉機、第一代水旱兩用輪式拖拉機等眾多具有歷史意義的農耕代表機型,完整展現了全面展示中國現代農耕機械裝備的發展歷程。該館采用市場化運作,正在努力探索商業化工業旅游路徑。古今洛陽296中國一拖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興建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我國最大的農機制造企業,旗下的“東方紅”品牌已經成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代名詞。從1959年開始,每年都有大批……[詳細] |
![]() | 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位于麗京門甕城內。二樓為博物館,展出了諸多精彩的三彩藝術品、工藝品和畫作;一樓為商鋪,在這里可以買到三彩藝術紀念品。三彩博物館內展示面積600余平方米,已收藏洛陽三彩藏品近千件。博物館采用現代化的展示設備及展示方式,讓觀眾既能近距離清晰地觀瞻洛陽三彩藝術,又能體驗三彩工藝的實踐操作。三彩器最早在洛陽發現,因此三彩被叫做洛陽三彩,特點是艷、亮、透、流。而洛陽三彩也不止是唐三彩,還有其他各代的藝術瑰寶,“唐三彩”只是三彩發展的一個時期和重要階段。地址:洛陽市老城區麗京門甕城內類型: 博物館游玩時間: 建議1小時電話: 0379-63980979開放時間:8:00-22:00門票信……[詳細] |
![]() | 欒川博物館位于欒川老君山地質廣場東側,總投資約2.3億元。主體建筑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集地質科普、規劃展示、黨史教育、旅游研學為一體,采用高科技聲光電技術,運用數字化三維立體動畫,展現欒川整體形象、資源特色、生態優勢、城市發展成果及目標愿景。一樓地質科普廳、二樓規劃展示廳、三樓紅色文化廳將面向社會開放參觀,負一樓為研學館面向研學團體開放。屆時,可以看到欒川地質、地質科普知識、欒川整體規劃、紅色文化等多元素多文化的信息。……[詳細] |
![]() | 洛陽博物館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展館以史前時期、夏商時期、兩周時期、漢魏時期和隋唐時期五大部分組成,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其中在展品方面重點突出了五萬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漢魏時期的彩繪陶器及百戲俑、隋唐時期的彩繪樂舞俑和釉色鮮艷、形態各異的唐三彩等。 電話0379-65295901景點位置洛陽市西工區中州中路298號……[詳細] |
![]() | 該墓于1983年被發現。這座北宋晚期的墓葬,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八角各砌有磚柱,柱頂系磚雕斗拱,八角之間除一面為磚砌仿木結構門樓外,七面墻壁皆有壁畫和假窗。迎門的一面,彩繪墓主夫婦宴樂圖。 景點位置洛陽市西工區機場路45號洛陽古墓博物館內……[詳細] |
![]() | 洛陽博物館主展樓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時代::1974地址:西工區中州路298號公布時間:2008/6/1公布批次:第五批……[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