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旅游

西藏自治區A級景區名錄

尼洋閣藏東南文化博覽園
  觀看有門巴族珞巴族特色的民俗展品,了解當地的民族風情。尼洋閣藏東南文化博覽園位于八一鎮城外,是一處以表現門巴族、珞巴族等藏東南地區獨有少數民族文化為主的博物館。館內共分為14個展廳,展示了很多有當地特色的文物、生活用品、服飾等,可以來此參觀了解。除了參觀展廳之外,閣內走到盡頭是一處售賣紀念品的地方,感興趣的話可以挑選。另外,尼洋閣的建筑從外面看是一座很有藏族風格的圓塔,周圍環繞著山巒,很有氣勢。每到夏天格桑花開,結合著建筑和山景很適合攝影。地址: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娘乳崗類型:博物館游玩時間: 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7:00-21:00。……[詳細]
42、東嘎皮央 AAA
東嘎皮央
  這是在1992年才被發現的石窟壁畫遺址,位于扎達以北40公里處,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東嘎是扎達縣的一個靠山臨水,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在“古格王國”遺址西北約40千米。東嘎石窟散布在東嘎村北面斷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現存洞穴接近200個,延綿2千米,儼如蜂巢。其中繪有精美壁畫的幾個窟洞,集中在東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考古工作者所發掘的東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東嘎村和相鄰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這是西藏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一處佛教石窟遺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個洞窟中的東嘎壁畫保存得較好。它的形成及其年代,目前在眾多的西-史、宗教、文化檔案中沒有記載,是一個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謎。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洞窟壁畫有近千年的歷史,考古、研究價值極高。壁畫歷史久遠,內容豐……[詳細]
秀色才納風景區
  西藏腹地、拉薩河下游、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有個叫曲水的地方,當地老百姓把這個地方叫“才納”,藏語的意思是文成公主送來花海藥城的意思。文成公主帶來的種子在這個地方長的非常好,便由此來紀念文成公主。歷史資料記載1300年前在藏地迎接來了一位對漢藏友誼、吐蕃社會的進步影響非常大的人“文成公主”,她給藏民族帶來了佛像、經書、造紙、釀酒、等等技術。其中就有500駝糧食、藥材、花的種子,但是由于環境惡劣整個藏地只有曲水才納才能培育成功。位于貢嘎機場往拉薩方向的機場高速才納出口處,由曲水縣委縣政府和西藏天瑞藏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同合資打造,國家AAA級景區,集有機農業觀光、拉薩生態農耕藏藥材博物館、五星級原生態藏藥材大賣場。同時也是拉薩目前唯一獲得國家有機產品認證企業。秀色才納景區AAA景區主體為拉薩……[詳細]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
  雅礱河風景名勝雅礱河風景名勝區,位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正南的乃東、扎囊、加查、洛扎、貢嘎等六個縣境內。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發祥地之一。該區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谷地、古老文化遺址和民風民俗等構成一幅幅神秘、古樸而壯麗的畫面。區內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隨海拔變化呈垂直帶分布。河谷地區帶季雨林,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人文景觀體觀了藏民族最早在山南地區的文明。雍布拉康,藏語意為母子宮,位于乃東縣東南,雅礱河東岸的山頂上。相傳建于公元前1世紀涅赤贊普時代,是西藏第一座宮殿建筑。前后兩部分均以石塊砌成、巍峨挺拔、氣勢雄壯。殿堂內現供奉吐蕃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塑像,造型精美;還保存有很多歷代文物和典籍。桑鳶寺,為西藏第一座寺廟,坐落扎囊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古稱“烏登勃來”。現存建筑基本上是7世……[詳細]
智昭凈土產業園區
  坐落于美麗的白定村智溝生態保護區的城關區智昭產業園,這里發展農業、旅游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四面八達。在奶牛養殖、設施蔬菜、倉儲物流、凈菜加工等方面具有優越的發展優勢。圖為國際領先、國內一流、海拔最高、生產工藝流程最環保、西藏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中心。(海外網 賈雯帆 謝明 劉凌)奶牛場運營至今,經過當地工作人員的努力,實現了模式九大轉變:生產方式的轉變、牛舍環境的轉變、養牛設施設備的改變、飼喂方式的轉變、擠奶方式的轉變、奶源品質和產量的轉變、牛奶質量標準的轉變、平衡余種的轉變、牛糞處理方式的轉變。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循環經濟。在運營模式上,奶牛繁育中心實行“政府主導,國有企業運營”的經營管理模式,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鏈。城關區智昭凈土農業科技示……[詳細]
46、勒布溝 AAA
勒布溝
  勒布溝,是山南錯那縣境內康格爾多山南側的一個著名的風景區。這里氣候宜人、物種豐富、山川秀美、鳥語花香,四季常青。在古木與竹林相間的神秘的原始森林中沿公路穿行,隨處可見峭壁懸崖,嬉鬧的猴群和飛流直下的瀑布。這些瀑布在崇山峻嶺、茫茫-的襯映下,若隱若現,恍若仙女的飄帶,使這個天然畫廊充滿了靈氣。若在五、六月份,這里還是杜鵑花的海洋,不同品種的花卉色彩迷離,爭相斗艷,別有一番滋味。相傳這里還有蓮花生大師的修行之處。這里有蓮花生大師修行處的一處瀑布。在通往瀑布的密林中,隨處可見一處處的拜謁地,在門巴向導的傳說故事中,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就到了瀑布跟前。在絲絲落霧當中,你仿佛受到了神靈的洗禮。勒布溝還是我國少數民族門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這里生活著淳樸的門巴族人民。這里的民族文化別具特色,他們有自己的方言……[詳細]
47、強欽寺 AAA
強欽寺
  強欽寺全名強欽卻德寺,座落在仁布縣城強欽村宗山腳下,座北朝南,依山而建,右傍縣政府,左臨門曲河,占地90余畝。該寺是在1367年由宗喀巴六菩薩弟子迅努杰喬在仁蚌第巴的資助下修建的。相傳當時有九層高的慈氏神殿,有間闊三十六根柱子的經堂和規模較大的上下0神殿以及凈廚、圍廊等,僧侶總數近五百人。原屬薩迦派,五世0時改為格魯派,是該寺鼎盛時期。據史料記載,寺內供俸著由薩迦-貢嘎扎西建造的一尊高13米的銅底鍍金彌勒佛像,此佛腹中鑲嵌著金、銀、玉、珍珠等寶物。系西藏三尊彌勒佛像中最精致、最聞名、最高大的,被稱之為今生來世積善積德之至高無尚的圣尊。還敬著忽必烈賜予八思巴的一尊由果謝喀檀香木制成的印度果恰王六本尊大悲佛(現名菩薩),相傳其高與一箭射程長度相當。隨著歷史的變革,該寺在和平解放后文革時期遭到的砸……[詳細]
48、直達布日寺 AAA
直達布日寺
  直達布日寺,在阿里的地區這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的門土區,距崗仁波欽神山60公里。直達布日寺由寧瑪派高僧多扎-·曲尼桑布始建。按照寧瑪0(寧瑪派的根本教法,亦稱“大圓勝會”。舊密說心性自體性空為法身,自性光明為報身,大悲普照為化身,三身一切功德任運圓滿,即是諸法真實理趨,故名“0”)之說法,此地是地下八政之一,系金剛亥母宮。后由不丹噶舉派掌管,改宗噶舉派。1947年被哈薩克人毀后又由此迪-益西班丹重修,并任住持;隨后該寺又成為普蘭謝佩林寺的分寺,但仍奉噶舉派。寺內主供蓮花生大師(梵文名“帕達瑪薩瓦拉”,亦稱“烏金大師”,8世紀時印度僧人)、無量光佛塑像及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師、空行母益西措杰(蓮花生之夫人)、多吉帕姆(勝樂金剛之明妃)8歲時的腳印等。寺內有蓮花生、果倉哇、多吉帕姆的三處修……[詳細]
49、彭措林寺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措林寺
  彭措林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拉孜縣彭措林鄉,海拔4100米。彭措林寺于公元1615年由多羅那他主持修建。原信奉覺朗派,到五世0-執政時期,該寺屬13座寺廟換教寺之一,故信奉格魯派。寺院曾有35個殿堂和一個誦經大殿,3300名僧人,并在寺廟的山頂處修建了94間9層高的達耶拉塔臥室。寺內保存有大量珍貴的老壁畫和鍍金銅佛像,如生威金剛、十輪金剛、勝樂金剛等164件。每年-12月27日,該寺舉行跳神節,-10月8日舉行朝拜度母儀式。寺院坐西朝東,分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主體建筑由-殿、拉康頓珠、外經院、宗政府遺址、僧舍等組成。-殿是平措林寺的中心,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共有36根柱子,共三層,為土石木結構,-殿內墻面上布滿釋迦牟尼本生傳壁畫。附屬建筑是平措林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土布堅拉康、吉杰拉康、……[詳細]
50、扎西崗寺 AAA
扎西崗寺
  扎西崗寺在噶爾縣境內,位于扎西崗鄉所在的一個小山丘上。由拉達-達倉瓦創建。17世紀改宗格魯派,屬色拉寺吉扎倉分寺,由托林寺法臺掌管。“文革”時被毀,1985年重建。主要建筑有措康、普那貢康、嘎居康等大小扎倉4個及茶館等附屬建筑,主供“覺沃”三尊佛像、大小噶當佛塔212座、各類唐卡1008幅等。現有-4人和管理人員2名。……[詳細]
昌珠寺(昌珠卓瑪拉康)
  昌珠寺又名為“昌珠卓瑪拉康”,距澤當鎮2公里,始建于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是西-史上的第一座佛堂。相傳文成公主入藏后用五行算法測出西藏地形如一仰臥的女魔,昌珠寺所處的地方則是女魔的左臂,需建寺方能鎮住。(鎮寺之寶——珍珠唐卡)建寺前,此處有一湖,湖中有一五頭怪龍,被松贊干布化身大鵬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昌珠寺由此得名,意為“鷂龍寺”。該寺建成后成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冬宮。導游昌珠寺為西藏著名寺院,位于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距乃東縣以南2公里。寺廟建于吐蕃松贊干布時代,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帕竹政權時期,昌珠寺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昌珠寺在其晚期歸屬格魯派。寺院的鎮寺之寶為珍珠唐卡,所畫的是堅期木尼額松像(觀世音菩薩憩息圖),是一件世界罕見的珍寶。相傳松贊干布化身為大鵬降伏……[詳細]
雍則綠觀相湖景區
  雍則綠錯湖位于仁布縣德吉林鄉,距仁布縣城約70公里,相傳此湖能顯示今生來世的禍福。因此,雍澤綠措湖被群眾視為可以“觀相的神湖”。在藏傳佛教傳說中,雍澤綠措是扎什倫布寺護法神的居住之地,尋找班禪轉世靈童,以及后藏各大寺廟尋找轉世-,必到此湖祈禱神湖顯影。據說在這里能看到今生來世的禍福,扎什倫布寺測選班禪轉世靈童前也要來此占卜,尋求啟示,每年的4月15湖水解凍,人們也開始從各地來此朝湖。相傳“雍澤綠措”原來位于長梯子巖石下(距神山約2千米),地勢平坦,路好走,人們不用走曲折的山路便可到達神湖朝圣,不過這樣就無法洗滌自身的罪孽。到了公元七世紀中葉蓮花生大師來到此地,蓮花生大師動用咒語用頭蓋骨將神湖的水,一下子就舀到了山的那邊,形成了現在的神湖,每逢-4月15日,湖面上的冰凍融化,像妙音天女一樣向人……[詳細]
53、亞東多情湖 AAA
亞東多情湖
  多情湖,位于西藏亞東縣的堆納村,是世界上最美的湖泊之一。原名叫多慶湖,現在已經讓大家俗稱為“多情湖”了,也許這就是因為在卓木拉日雪山腳下,長久以來這位仙女日日盼郎歸,夜夜郎不歸,仙女只有以淚洗面,仙女的淚珠流淌灑下就有了這座“多情湖”。由多情湖和卓木拉日雪山組成的景觀帶位于亞東縣北部的高原地區。這里是進入亞東縣城的必經之路。通往亞東的西藏S204省道縱貫寬廣的帕里草原,多情湖宛如夢幻魔鏡一般鑲嵌在廣袤的高原牧場之中。在不同的天氣條件下,湖中也會為我們呈現出不同風格、不同顏色的各種景象。不遠處巍然屹立的卓木拉日雪山猶如忠貞不渝的情侶常年守候在她的身邊。在西藏古老的神話里,卓木拉日雪山和多情湖被譽為神山圣湖。當地藏民經過神山圣湖時,都會獻上潔白的哈達和青稞酒,以祈求保佑。在西藏高原典型的藍天白云……[詳細]
54、卡若拉冰川 AAA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欽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為一坡度較緩的冰帽,為兩個呈懸冰川形式的冰舌。東冰舌長3公里,寬750米,冰舌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長4.5公里,寬1.5公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個冰川面積為9.4平方公里。冰川前緣由于基巖山丘起伏,促使冰舌前緣緩慢移動的冰層頂部發生張裂。冰雪沿冰層張裂消融,形成壯麗多姿的冰塔林。在冰塔林上由于雪塵相間顯示出各種云卷狀的奇異褶曲,猶如能工巧匠精心細雕的花紋圖案。在冰舌前緣的基巖冰蝕臺地上可見數條長達10余米、寬10-20厘米、深8-10厘米的楔型刮痕平行分布,這是其它冰川罕見的跡象,形如創床的導軌。巨大的冰川從山頂云霧飄緲處,一直延伸到離公路只有幾百米的路邊,晶瑩幽藍中,捎來幾許涼嗖嗖的感覺。雖然由于長年受公路上灰……[詳細]
55、吉甫峽谷 AAA
吉甫峽谷
  吉布峽谷,又名吉普峽谷。位于吉隆溝內,距離吉隆縣城車程不足10分鐘。峽谷縱深深度超過200米!吉甫大峽谷是由吉隆藏布在巖層斷裂和河水的深切作用下形成的,全長15公里,最深處超過300米。峽谷旁奇松挺立,險峻秀美。一道不寬的瀑布從山崖上倒掛下來,在陽光的照耀下出現一道彩虹。峽谷的對面是吉甫村,連接吉甫村的是一座凌空飛架的吊橋,吊橋下水聲隆隆,吊橋上掛滿了五色的經幡和潔白的哈達。吉甫吊橋是2006年由國際援助組織援建,由一位瑞士女工程師設計并指導安裝的一座鋼索橋,寬一米五,長六十米,距水面250多米。真實的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走在山間,不小心就要走到國境線的另一邊。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吉隆鎮南部約2公里處……[詳細]
56、拉加里王宮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拉加里王宮
  導游拉加里王宮遺址位于西藏自治區曲松縣城南側,建于13世紀,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勢力在歷經薩迦和帕竹政權后保留下來的王權象征。現存建筑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建筑藏語稱“扎西群宗”,始建于13世紀,現存最高為12米的宮墻殘段和南、北大門;中期建筑藏語稱“甘丹拉孜”,建于15世紀;為拉加里王宮遺址現存的主體建筑,由王宮、倉庫、拉康(宮殿)、廣場、馬廄等組成,原為5層,現存3層。尚殘存部分壁畫;晚期建筑稱“夏宮”,建于18世紀,現存部分為一基本完整的院式宮殿。拉加里王宮遺址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布局和結構,其建筑風格融合了漢族的建筑風格,這在西藏王宮建筑中是極為珍貴的,亦是研究西藏地方歷史、建筑史的重要實物資料。用時參考1-2小時交通包車前往門票20元開放時間9:00--18:00景點位置西藏山……[詳細]
57、穹窿銀城 AAA
穹窿銀城
  穹窿銀色城堡是最著名的古象雄遺跡。古象雄王國分上、中、下3門的上門所在地,有古象雄18王國的城堡之首象雄銀城遺址。據記載,苯教創始人大覺者西繞米襖誕生于公元前16017年。據《萬部論》記載,大覺者西繞米襖騎著大鵬鳥到世間去傳法,第一個降在象雄地方,故有苯教之早象雄之說。那時象雄國王也稱為象雄苯教王。在此修建宮殿,宮殿周圍修建十八個小殿,十八個小殿周圍修建了三百六十神殿,神殿周圍又修建了一千零八個供塔。穹隆銀城地基為金、四壁為銀、門門為鐵、四門為海螺、四角為瑪瑙、女墻為銅等。在所有苯教修行地中最為著名和最有福報的圣地。古象雄王國都城穹窿銀城,是西藏傳說中的象雄都城,在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門士鄉卡爾東城址,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爾東山頂,面積10余萬平方米。2012年6月—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詳細]
58、古如江寺 AAA
古如江寺
  古如江寺,在阿里地區之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門土區的門色鄉。寺廟依山傍水,環境幽靜。古如江寺是阿里地區境仙惟一的一座本教寺廟,坐落在象雄瓊欽崩巴山麓,朗欽藏布河源3條支流在其附近相匯。這里最著名的古象雄遺址是:古象雄王國分上、中、下三門的上門所在地,有古象雄十八王國(即象雄十八部)的城堡之首象雄瓊隆銀城遺址,本教始祖辛饒彌沃就誕生于這一帶,是本教的發源地。辛饒·彌沃是本教的鼻祖,系古象雄的王子,父王名杰本妥噶爾,母后名堯希杰協瑪。曾納妃,生8子。據藏文文獻記載:辛饒·彌沃在各種原始本教的基礎上改變了某些儀式中殺生祭祀等劣習而始創了雍仲本教,其一生主要在象雄傳道授業,門徒如云;他不僅將原始本教分為恰辛、朗辛、斯辛、楚辛4個分支的象雄傳播,而且還諳熟醫術并傳給其子不杰布楚西;他精習工巧明,……[詳細]
宗工布溶洞(宗十萬佛像)
  阿扎村往東上坡30公里就可到達宗工布溶洞,此洞海拔4800米,因為在巖洞內有天然形成的佛和菩薩像十萬尊,故此巖洞也稱為“十萬佛像巖洞”。此圣地是蓮花生大師的密剎,山形酷似放倒的白海螺。洞口深35.3米。寬26.4米,高約30米。洞內流出湍急的泉水,未進洞就先給人以神秘的感覺。洞口處有一座小拉康,內供蓮花生塑像,面積約8平方米。 從洞口扶梯而上,是一個面積約60余平方米的平臺,平合到洞頂高約20米,在洞的頂部和左右到處是大大小小的溶洞,成群的野鴿棲身其中。宗工布溶洞可分為四個巖洞,下部巖洞分為東西兩方向的巖洞。 下部向東方向的巖洞有三個護門:形如臥虎的磐石、天然形成的象、天然形成的烏鴉護法。據說這些都是蓮花生大師親自安排的。在此巖洞內有許多奇特的天然形成的勝跡。宗工布溶洞所在地山溝里樹木花草茂……[詳細]
60、歐曲山 AA
歐曲山
  歐曲山位于謝通門縣南7公里處,它高高地聳立在歐曲原野上,從山頂可以府視四面。學過藏文的人無人不知在謝通門縣境內有座歐曲山,山上有座歐曲寺,寺里出了兩位改革藏文語法做出過重大貢獻的-,達瑪巴扎和央金主白多吉。歐曲山上的建筑主要有甲熱拉康、大殿、甘珠爾殿、嘎娃吉頗章等部分組成,寺外有4座大佛塔和10多座小佛塔,還有很多自然形成的修行洞和石刻嘛呢。歐曲山2015年申報為國家2A級旅游景點。……[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 | 日本A网免费在线观看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 中文字幕中文有码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