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濱州市旅游

濱州市A級景區名錄

無棣古城旅游景區
  無棣古城位于濱州市無棣縣,以旅游承載文化,以文化促進旅游,遵循“存古、復古、建古”三個原則,突出“古”、“水”、“綠”三個特點,分為歷史文化旅游區、景觀風貌休閑區、生態園林居住區和綜合商貿服務區四個功能區。景區內荷花灣水利風景區、吳式芬故居、馮安邦將軍府、縣衙、角樓、四城門及四城門橋、無棣印象、曲院風荷等十八處景觀節點及后期配套與夜景亮化工已建設完工并對外開放。特色景觀:休閑、親水、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古城、宗教、名人故居、湖泊游覽線路:臨展館→→海瓷藝術館→→江南金街→→荷花灣南口廣場→→游客服務中心→→大覺寺→→真味堂→→真味堂南→→南城門→→吳式芬故居→→張宅→→馮安邦將軍府→→博物館→→楊公祠→→十字街沿街樓→→棣州大劇院→→美食商業街北沿街→→縣衙)→→文廟→→東城門→→曲苑風荷→……[詳細]
黃河三角洲生態文化旅游島
  黃河三角洲生態文化旅游島簡稱黃河島,位于黃河三角洲腹地、山東濱州無棣縣的東北部,瀕臨渤海,系黃河故道,由秦口河、套爾河環抱左右,四面環水。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疊加地帶,處在京、津、塘和滬、蘇、浙的交會點。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捷。景區內水、電、路、訊、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完善,配有直升機、豪華游艇、摩托艇、皮劃艇、仿古畫舫、觀光電瓶車。建有游客中心、游船碼頭、海水浴場、文化廣場、水上垂釣、拓展培訓等休閑娛樂項目。景觀綠化初具規模,香花槐、合歡、竹柳、白蠟、棗樹、桃樹、梨樹等幾百萬株綠化、林果樹形成了濱海萬畝生態林場,成為渤海岸邊防風固沙的天然屏障,林下經濟優質苜草、瓜果蔬菜、現代漁業、休閑垂釣成為沿海灘涂一道亮麗的風景。……[詳細]
濱州沾化冬棗生態旅游區
   全省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3A景區),位于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沾化縣下洼鎮,距縣城20公里,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在此交會,與205國道相接(相距10公里),向南10公里直抵沾化大高通用航空城,乘縣內鄉村公交可直達景區。景區是以“品嘗沾化冬棗,體驗農家風情,享受自然休閑”為主題,以冬棗采摘園景點為主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型旅游景區。 景區自建立起,以周圍特色性自然與人文景觀, 以“一線”(平于水庫公園――冬棗研究所――張王河汊公園――50里冬棗長廊――思源湖)、“二場”(東西兩大冬棗交易市場)、“三林”(明星林、博士林、作家林)、“四園”(觀光園、休閑園、市場園、采摘園)為中心,突出了濃郁的冬棗文化,有冬棗嫡祖、天女獻棗(雕塑)、科研科普區、冬棗示范園、棗鄉藝苑以及認養冬棗林等獨具特色的景觀,集觀……[詳細]
中國孫子兵法城
  孫子兵法城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棣州古城墻、護城河遺址為依托而投資新建的省內大型人文旅游景觀,是山東省“一山一水兩圣人”旅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全省13個重點旅游扶持項目之一,2005年獲國家AAA級旅游項目。孫子兵法城位于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惠民縣城北側。控制面積達7200畝,形成一個環古城墻、護城河、省道慶淄路、樂胡路三角形的廣闊平坦區域。全部區域劃分為三大部分,共二十個景點。孫子兵法城主題建筑武圣府設計以南京太平天國天王府布局風格為范本,采用秦漢建筑風格,通過多種形式的單體組合,創造豐富的空間環境,為孫子文化的展示造就久遠的歷史氛圍和高雅的內外環境。整個建筑群平面布局沿中軸線自南向北布置闕門和十五個大殿,縱向一字排開,全長999m,寬88m。第一大殿取名序殿,用于展示孫子家世和故里惠民……[詳細]
魏集古鎮旅游區
  魏集古鎮旅游區位于山東省惠民縣魏集鎮,通過古色古香的魏集老街把魏集古村落景區、魏氏莊園景區和黃河風情帶連成有機的整體,2017年被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魏集古村落內河道交織,古街錯落有致,古鎮古碼頭,黃河文化、魯北民俗文化、古鎮文化在這里融匯,再現了作為唐朝重要驛站永安古鎮的歷史風采。景區內還形成以特色小吃街、手工作坊街、民俗主題街、世界精品民宿文化風情園、網紅玻璃棧橋、農耕園等為主的消費業態,成為集“吃、住、行、游、娛、購”旅游元素于一體的綜合性景區。魏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由樹德堂、徙義堂、福壽堂三組建筑組成,是我國北方唯一現存的一座城堡式莊園。其中,樹德堂由宮廷營造社大師設計,將城垣建筑運用于傳統民居之中,因其濃郁的軍事防御色彩而著稱,是孫子兵法在民居中……[詳細]
打漁張森林公園
  打漁張森林公園位于博興縣境內,距興國寺25公里,龍華寺10公里,地處黃河入海口,西臨205國道,因舉世聞名的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而得名。景區包括打漁張渠首觀河區、特色農業觀光區、休閑垂釣區、打漁張水庫風景區、堤外濕地風景區。森林公園以田園風光為中心,園內森林繁茂,河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以“幽、靜、秀、野、怡”為特色,集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分五大景區:打漁張渠首觀河區、特色農業觀光區、休閑垂釣區、打漁張水庫風景區、堤外濕地風景區。該森林公園環境優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境內有植物40余科100余種;鳥類有17科40余種。喬木林5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73.2%,綠地20余萬平方米,負氧離子含量達到每立方厘米1000—1300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整個園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詳細]
麻大湖風景名勝區
  麻大湖亦名麻大泊、魚龍灣,俗稱官湖。位于博興縣城西南約5公里,地處博興、桓臺兩縣交界處。系孝婦河、朱龍河、鄭潢溝、烏河等眾水下流匯集而成。湖面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近30平方公里。為內陸淡水湖泊。麻大湖有著迷人的風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覽勝地。博興縣沿湖有25個自然村,村村相連,楊柳蔥茂,小橋流水人家,掩映其間,連同桓臺縣沿湖20多個村莊,正好構成一個橢圓形的風景帶,象慈母的雙臂,緊緊地把明珠般的麻大湖攬于自己的懷抱。而那湖中,水道如網,港汊縱橫,島嶼星羅棋布,阡陌犬牙交錯,阡陌上翠葦叢生,水中紅荷婷婷玉立。散在湖面上的一處處小漁舍,荷環蒲繞,楊柳依依,門前小橋,橋頭舟泊,儼然一派江南景色。記得程顥詩中曾有“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之句。觀賞麻大湖的四時佳景,更會領略到這……[詳細]
8、濱州鶴伴山 A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濱州鶴伴山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鄒平縣境內,是經林業部批準于1992年9月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現為國家4A級旅游區。景區地處鄒平縣與章丘縣交界處,系長白山脈,白云山系,地形復雜多變,山勢陡峭險峻,溝谷曲折狹長,懸崖絕壁較多,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公園內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眾多。文物古跡、革命遺址,如鶴伴山、仙石橋、御甲石屋、五龍泉等,并有許多傳說依附于鶴伴山美麗的風景之中,更增添了鶴伴山的神奇色彩。2、地貌景觀,最高海拔728.8米,溝谷曲折幽長,景色多變,具有“幽”景特色。3、森林景觀,有刺槐林、側柏林、麻櫟林、天然灌叢、野生花草等。4、鳥類景觀,公園內鳥類較多,有10目29科43屬64種,其中灰喜鵲最為常見,具有很好的“動景”和“聲景”效果。5、水體景觀,鶴伴山脈環抱匯水面積較大,淡水、瀑布具有較高……[詳細]
9、杜受田故居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杜受田故居
  杜受田故居位于濱城區濱北街道辦事處南街。為“一代帝師”杜受田所在的名門——杜氏一族的舊居。其家宅人稱“杜府”。門前有木牌坊1座,門首懸“太師第”、“相國第”橫匾,門廳內懸有“大方伯第”、“亞元”、“傳臚”、“父子伯侄兄弟翰林”等匾。全部建筑為四合大院,占地14畝,內含28個小院,有客廳、堂屋、繡樓、廂房、祠堂等房屋380余間。后僅存繡樓、客廳和部分堂屋、廂房。有一樓為二層硬山頂式,磚木結構,面闊3間,傳為小姐樓;其他房屋均為硬山頂式磚木結構,現已殘破。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公布的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0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春,文管所組織專人走訪知情人,記錄了故居原貌的資料,在趙夢祥和杜桂榮老人(杜氏十八世)的幫助下,由孫……[詳細]
孫武古城旅游區
  孫武古城旅游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它以宋代千年古城遺址為基礎,以孫子文化為主題,通過7.2公里的護城河環城水系有機串聯,把孫子兵法城、渤海革命老區機關舊址暨武定府衙、武圣園、千年古城墻、渤海革命老區兵器博物館、古城公園、月亮灣濕地公園等景區景點連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孫武古城旅游區涵蓋了兵學文化、古城文化、魯北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溫泉文化等諸多元素,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秦漢、明清建筑群,又有原生態的綠色園林風光,還有近現代實物展示的軍事兵器展,廣大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兵學文化,盡享千年古城。客服電話:0543-5300968地址: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孫子古城旅游區營業時間:9:00-17:00游覽時間:大約3小時……[詳細]
濱州蒲湖公園
  蒲湖公園坐落在濱州市最繁華地渤海七路南端、蒲湖水庫以北、交通十分方便,籌于一九八五年初,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正式開業,該園占地528畝,其中人工湖水面187畝,年平均氣溫12.4攝氏度,氣候適宜,環境優美,是濱州人民游覽、娛樂、文化生活的活動中心蒲湖公園湖面內東南方向的清淤土臺上,渤海五路以西,南環路以北,設計13層、高70.7米的黃河樓,于2011年10月1日建成開放,為濱州乃至黃河三角洲的標志性建筑。黃河樓工程是蒲湖風景區改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目標是建成集旅游觀光、黃河文化、書畫工藝品展銷于一體的公共建筑,使之成為濱州市一個標志性的新亮點和黃河沿岸重要景觀之一,并以此進一步推進濱州市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黃河樓位于蒲湖水面內東南方向的東關島上,渤海五路以西,南環路以北。東關島為取……[詳細]
沾化古城文化旅游景區
  古城文化旅游區正式簽約自駕游護照合作景區。 沾化古城是千年古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1042年建制,先稱招安縣,后為沾化縣,簡稱沾城。1957年縣城東遷富國,1982年沾城更名為古城。老縣衙、文峰臺、文廟等10多處歷史古跡和文化遺址至今留存,渤海大鼓、剪紙、鴛鴦嫁老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于民間。“文化古城”旅游景區景點有:一是文軒坊。在“文化古城”魁星樓景區門口,高高矗立的石牌坊上,“文軒坊”刻石大字眩然奪目;二是文德橋。共有七級臺階,取“七”“起”諧音,寓為文學造詣上步步登高之意;三是魁星樓。高27.7米,臺階一共是47級,也是取7的諧音,供奉著魁星塑像,魁星為神話中主文運、文章的天神,于2010年10月4日揭牌投入使用。四是文峰臺。南湖風水灣中偏東南,有一方圓約50米、高10米多的土臺子,……[詳細]
鄒平黃河水利風景區
  山東鄒平黃河水利風景區位于鄒平縣碼頭鎮黃家村原址西北至臺子鎮北董村原址處,依托氣勢磅礴的黃河大堤而建,規劃面積300平方公里。 景區依托黃河工程和水土資源優勢,積極打造“一帶三區”工程,即黃河綠色生態觀光帶、梯子壩黃河景區、碼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區、臺子古城文化與生態采摘區。景區內黃河河段兼具游蕩型與過渡性特點,河沙淤積形成“地上懸河”河段成為景區一大特色,景區內水利工程包括東西22公里臨黃大堤,1處險工,3處控導工程以及2處引黃閘,其中梯子壩險工因形似架于黃河之上的梯子而得名,被譽為“黃河第一險工”,是景區標志性工程。景區融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普宣傳于一身,也是自駕旅游的理想園地。……[詳細]
古城河水利風景區
  惠民縣古城河水利風景區位于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境內,依托兩河、一湖、三個水系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規劃面積12.71平方公里。幸福河是古城河水利風景區引入黃河水的主要水源地,景區按照“文化在古,靈氣在水,靚點在武”的建設思路,堅持以水為脈,以文為魂,全力打造“孫子故里,生態惠民”,實施了古城河綜合治理修復與引黃河水入古城河的“活水”工程。營造出以河道景觀林帶為主體,以綠化節點為點綴,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韻律節奏感突出的綠色生態景觀長廊;護城河、城垣遺址和海子也組成了多處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視點;惠民湖絢麗的夜景效果更是景區的一大亮點。……[詳細]
15、武圣園 AAA
武圣園
  惠民縣武圣園位于孫子故里惠民縣千年宋城墻、護城河以西,孫子文化旅游區內,北鄰武圣大道,西靠慶淄路,與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超大型仿古建筑群中國孫子兵法城遙相呼應。武圣園以孫子兵法城為依托,古城墻為背景,水體為血脈,果園、草坪、花木為基礎,集游樂、觀光、餐飲為一體。武圣園共設置“銀河飛瀑、武圣湖游樂園、得水園、城隍廟、玉皇廟、兵器展“六處主要景點,并辟有”“山水園林、綠地果林、亭臺樓閣、綠蔭長廊”等游樂場所。整個園內功能分布明顯,各具特色,線路有序,曲徑通幽,山水林榭,廟宇殿堂,神靈古剎,林蔭綠地,花果飄香。武圣園借助園林式風格和古代廟宇特色,寓歷史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于其中,是又一處大型生態游覽觀光景區和理想的園林綠地生態勝地。客服電話:0543-5306888地址:濱州市惠民縣武圣大……[詳細]
黛溪河水利風景區
  黛溪河水利風景區位于濱州市鄒平縣境內,依托于印湖、黛溪湖和黛溪河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面積9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8.12平方公里。黛溪河全長23.6公里,水質清澈透明,是鄒平縣重要的水源地,黛溪湖、于印湖為流域上的兩座小型水庫。景區內的鶴伴山修筑攔水壩32座,可蓄水40萬立方米,降雨時節,形成水庫連水庫、瀑布連瀑布的壯麗景觀。景區內有鶴伴嘉業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周圍群山環抱,景觀奇特,天鵝、穿山甲、銀杏、水杉等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景區處地文化底蘊豐厚,擁有號稱“齊魯小靈巖”的佛教寺院唐李庵和被譽為“范公故里”的北宋范仲淹讀書洞。……[詳細]
濱州惠民孫子故園
  孫子故園坐落于山東省惠民縣城文化區內,它是為紀念我國古代偉大軍事家、“兵學鼻祖”孫武而興建的一處園林式仿古建筑群,總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孫子故園第一期工程于1992年4月竣工并對外開放。主要建筑有孫子書院、孫子塑像、文化廣場、樂安湖等。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撥款及當地人民群眾捐助興建,總投資2500萬元人民幣。孫子書院為主體建筑之一,占地面積2843平方米,整體建筑風格為仿明清木框臺梁結構軸線對稱組群樣式建筑,建有正殿、東西配殿和側殿、左右南殿共7座主體建筑,計35間。四周有回廊相通,雕梁畫棟、古樸典雅,中院中央蓮花圖案圍繞的漢白玉基座上樹立有銅質院標,為整個書院的總標識。山東濱州市……[詳細]
渤海革命老區紀念園
  渤海區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基層組織并開展革命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是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據地和解放戰爭時期我整個華東戰場的重要后方基地。渤海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曾下轄6個地委、專署、軍分區,計55個縣、市,版圖面積約54000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114萬。區域涉及今山東省的濱州市、東營市、濰坊市、淄博市、德州市、濟南市、河北省的滄州市以及天津市的津南地區。革命戰爭年代,渤海區先后有82萬民工車輪滾滾大支前,出動大小車13萬輛次,牲口近百萬頭,向前線運送軍糧兩億七千萬斤,占山東全部支前用糧的三分之一,全力支援前線作戰;近20萬優秀子弟參軍入伍,走出了四十三軍、二十八軍、三十三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等英雄部隊;6000名干部隨軍南下,建立鞏固新政權;作為華東戰場的戰略后方基地還供養了中……[詳細]
黃河島水利風景區
  無棣縣黃河島水利風景區位于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境內,依托秦口河、套爾河、黃河島水庫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規劃面積39.5平方公里。景區水域廣袤,景色醉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湖光弄影,天鵝起舞,煙波浩淼,朝霞映輝,林木蔥翠,花草繁茂,蘆葦綿延,蕩舟水上,如在畫中游,讓人流連忘返。名人苑、賽馬場、高爾夫練習場、拓展訓練基地、游船碼頭等匠心獨運,既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又可組織健身娛樂活動,還可進行滑水、龍舟賽、飛艇和游船等水上活動,游人如織,絡繹不絕。……[詳細]
20、吳式芬故居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式芬故居
  吳式芬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無棣縣古城南門里,故居建筑格局上既具有明清時代官宦府第的宏偉氣勢,又有宦居園林建筑藝術情趣之美,實是明清官宦府第古建筑藝術中的典型代表。有吳式芬紀念館、寶硯堂、尚書第、陶嘉書屋、雙虞壺齋、聽雨軒等建筑。清代吳氏家族,以人文鼎盛稱著齊魯,有“進士世家”、“尚書門第”、“九世朝臣”之稱,享有“四省承宣三掌節鉞,九封光祿兩列史晟”之美譽,其文化底蘊,社會影響廣泛,被視為清朝三百年歷史的縮影。清代內閣學士吳式芬是近代著名的金石學家,著有《捃古錄》、《捃古錄金文》、《封泥考略》等多部巨著。吳式芬以其金石學的百卷名著,填補封泥研究空白的豐碩成果,成為吳氏家族杰出代表。建筑專家認為:此齋采用江南套梁插柱的內部結構建筑法,在齊魯古建筑中實屬罕見。1996年4月,被定為縣級文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天堂女人一区 | 亚洲精品ⅴa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视频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 日韩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