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家港香山景區AAAA 香山景區位于張家港市區以西15公里處,海拔136.6米。過去有不少古代名人拜訪香山留下傳說和古跡,而今山上的古跡多半是新建的了,對于當地人來說,香山更像一個可以爬山的公園。山道兩旁綠樹成蔭,環境很好,山雖不高,但臺階路較陡,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不失為周末郊游好去處。景區的正門在東端,自駕車可以直達山頂,不過需注意,自駕車和步行不從同一個大門進。自駕車從正門往北走望江路,開一段路后望江路折而向西,便是去往山頂的路了。選擇步行的游客進入正門后,首先看到山腳由飄香湖、暗香湖、明香湖組成的園林景致,視野開闊,然后西行由臺階路登山,一路上都有指示牌指示方向,沿途經過的藏君洞是比較有意思的景點。到達高……[詳細] |
![]() | 暨陽湖生態園區AAAA 暨陽湖生態旅游區行政歸屬張家港市市政府,由張家港市暨陽湖開發發展有限公司(國企)負責開發建設,由下屬全資子公司暨陽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管理。旅游區規劃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綠地率約90%以上,其中暨陽湖湖體水域面積達1000畝,總體規劃由美國HILL景觀公司設計,控制性詳規由上海同濟大學承擔。景區總體規劃定位是:以生態理念為指導,利用生態技術手段建成集休閑、娛樂、旅游和度假為一體,極富現代氣息,體現生態園林特色的生態旅游區。自2001年開始規劃建設至今,先后建成假日廣場、螺洲島、假日公園、鏡湖、瀕水度假區、濕地、歡樂世界、金融街等景觀景點向游客開放,通過十幾年的開發和建設,旅游區已成為長三角地……[詳細] |
![]() | 張家港鳳凰山景區AAAA 鳳凰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在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時期,在此繁衍生息的先民,創造了燦爛的遠古文化。從春秋到元末明清,這里都是屬于吳郡,當時稱河陽;明嘉靖年間,河陽鎮因倭寇擾亂而被毀,后移至恬莊。自梁大同六年起一直屬常熟縣管轄,1962年劃歸沙洲縣(1986年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2003年原港口、鳳凰、西張三鎮合并為新的鳳凰鎮。先后獲得了“中國吳歌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等榮譽稱號。2011年8月鳳凰山景區成功創建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2年12月成功創建為江蘇省自駕游基地。鳳凰自古文風興盛,人才輩出。唐至晚清,先后有三十六人取得欽賜進士功名,堪稱……[詳細] |
![]() | 永聯小鎮AAAA 永聯小鎮,瀕臨長江,位于長三角都市圈的蘇州張家港市,是盛名遠播的“中國江鮮美食之鄉”、“中國最具魅力休閑鄉村”、“國家4A旅游景區”、“江蘇省五星級鄉村旅游區”、“江蘇省首批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單位”。永聯小鎮猶如一幅現代江南水鄉風景畫,充滿水鄉情韻,小橋流水、楊柳依依;房舍粉墻黛瓦、鱗次櫛比。小鎮景點眾多,游覽永聯展示館、金手指廣場、議事廳、愛心互助街、永聯垂釣中心、蘇州江南農耕文化園,可讓您全方位領略和感受江南名村——永聯村的發展歷程和淳樸、豐富有趣的田園-;小鎮還有歡樂、刺激的主題樂園,兒童游樂園、水上樂園是全家游玩的好去處。在小鎮旅游觀光之余,還有大快朵頤的美食體驗,江鮮美食步行街30余家……[詳細] |
![]() | 張家港市環城河水利風景區AAA ![]() 環城河水利風景區位于張家港市西南部,由“一河一湖” (環城河、暨陽湖)組成,總面積約6.2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1.79平方公里。景區主要依托朝東圩港水利樞紐、環城河及暨陽湖,以水生態文化為核心,濱水景觀為紐帶,集生態、人文、工程、景觀為一體,形成了一條近20公里的城市生態廊道。“詩畫清水岸,多彩環城河”。環城河北起朝東圩港出長江口,南接西區河,2008年河道整治工程啟動,2009年朝東圩港段拆遷及河道沿線配套水利設施相繼開工,是目前張家港市最大的引清走廊工程。整治后的環城河狹長蜿蜒,水體清澈,形體恰似一條從長江口飛來的祥龍,環踞在城區西部,遠看靈動飄舞,近觀沉壁似金。 暨陽湖原為一片……[詳細] |
![]() | 常陰沙生態農業度假區AAA 大繁于城市,大隱于村野,遠離喧囂浮世,盡在港城后花園。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總面積37.5平方公里,擁有耕地3.8萬畝,自2012年始“農業”與“旅游”并行發展,規劃常陰沙生態農業旅游區,2013年獲評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游點,2014年獲評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春有常陰沙油菜花節、短程迷你馬拉松賽、自行車團體賽、美麗鄉村健康行活動,秋有金秋鄉村歡樂游、蘇州鄉村旅游“駕”年華活動等。景區始終堅持以“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現代農莊”為發展理念,以“鄉、野、田、趣”為風格神韻,力求突顯原汁原味的江南風情,打造極具“江南水鄉品質、農事采摘情趣、知青文化懷舊、生態農業休閑”的旅游特色。常陰沙生態農業旅游區……[詳細] |
![]() | 梁豐生態園AAA 梁豐生態園位于東二環路西側、沙洲東路南側,面積1200畝,總投資3億元。工程于2004年9月28日開工建設,于2006年5月1日建成開放。公園設計以人為本,以生態理念為指導,運用生態環保的技術手段,通過綠化、水系、園林小品創造出生動的自然環境,形成一個集休閑、觀光、健身、娛樂、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具有現代園林特色和城市文化氛圍的綜合性城市公園。公園以鄉土樹種為主,注重品種的多樣性,突出“植物公園”理念,建設形成穩定的植物生態群落,共種植植物達1400多個品種,種植各類喬木11000余株,其中大喬木1025棵。建有松園、竹園、梅園、薔薇園、百果園、玉蘭園、盆景園(牡丹園)、槭樹園、櫻花園、桂花園、熱……[詳細] |
![]() | 東渡苑AAA 東渡苑位于塘橋鎮區域204國道和338省道交匯處,是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啟航處,古稱黃泗浦。東渡苑由東渡紀念館、東渡橋、碑亭和經幢等建筑組成景區。全園突出水景,體現江南水鄉田園風光。苑內主體建筑“鑒真東渡紀念館”占地2400平方米;匾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仆初題寫。正殿大廳內,安放了鑒真大師銅像一尊,高2.06米,重380公斤。殿內有7幅壁畫,記錄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艱難行程和鑒真生平簡介及東渡路線。正殿后面墻壁上掛有6塊木刻書屏,內容為《東征傳》節選,計1342字,記載了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的經歷。正殿兩側,展出了鹿苑徐家灣及許莊新石器時代遺址……[詳細] |
![]() | 張家港公園AA 張家港公園位于港城大道西側、沙洲西路南側,屬市區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公園前身是一廢棄窯址,地勢低洼,經挖土造湖擴建而成。園內小城河兩側低地坪,一條有河濱休閑道、索橋、亭臺及浮雕廣場等景觀構筑的親水走廊,成為園中一景。園內還有3座綠滿山頭的土山和寬80米、高20米,總量11000噸的黃石假山瀑布。土山上有3層共380米長的迷宮,迷宮用松、竹、梅等植物材料營造了寧靜悠遠的空間景觀,與氣勢磅礴的瀑布,形成強烈對比。全園以鄉土樹種為主,共計種植喬灌木和花草120個品種,其中喬木有48個品種,胸徑15公分以上的大樹有206株。喬木主要有雪松、香樟、廣玉蘭、垂柳、龍柏、銀杏、合歡等;灌木有杜鵑。……[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