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山公園位于安寧區劉家堡北部的桃園之中,距市中心15公里。公園內綠樹成蔭,風景秀麗。山上亭臺樓閣,掩映于綠樹紅花之間。山坡上塑一長27米的青龍,似騰空躍起,怒目奮爪。山中建有玄武廟、凌云閣、祖師殿、仁壽亭等仿古建筑。仁壽山周圍有十里桃海,每逢桃花盛開之際,這里隆重舉辦桃花會,觀者如潮。凌云閣位于仁壽山主山前沿,原來是建于明弘治年間(1488-1505)、歷代重修的磚木結構靈官廟一間。1985年,拆除靈官廟,建兩層樓閣,下層為觀世音殿,上層仍為靈官廟,有靈官塑像,高2米。王靈官據傳為宋徽宗(1101-1125)時人,姓王名善,為道家神祇,一般為左手執慧眼,右手執金鞭,是驅邪鎮惡的-神。門額上有顧子惠題“凌云閣”三字,楹聯是“少年司令”黃羅斌所撰:飛閣凌云萬里風光掃眼底;荒崗凝翠千秋事業在人為。仁壽亭位于凌云閣西100米,此處原為建于明弘治年間(1488~1505)后歷代重修的財神廟。1984年拆除財神廟,建仁壽亭。為了使整個亭子顯得高挺,亭建于2米高的方形臺基之上,采用浮雕、透雕、木塑的……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