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漢中市 > 南鄭區旅游

南鄭區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黎坪國家級森林公園
  陜西省黎坪森林公園位于川陜交界大巴山腹地的南鄭縣元壩鎮境內,2002年由國家林業局年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9403公頃。距漢中市區65公里,西安300公里,成都400公里,西漢高速公路漢中西站60公里。距即將竣工的108國道寧強縣鐵鎖關鎮18公里,距川北重要城市廣元市僅90公里。該公園屬揚子準地臺北部邊緣,龍門——大巴山隆起褶斷帶地貌,深切河谷。該森林公園是以森林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以及現代人文景觀和田園風光景觀為主,集山景、林景、水景、石景為一體。公園共規劃為四大景區,現以探明的景點有160多處。黎坪景區以收山松原始林海和巴冊民情風俗及現代人文景觀安漢故居為主要景觀。原始林海,古木參天,稀有罕見。黃洋河景區以高坑瀑布、千層巖、石城等腰三角形為主要景觀。千層巖兩岸勢如劍開,游入軒身其中,仿佛進入三國石棧道。石馬列山景區以矯健雄壯的石馬山石林群為主要景觀。奇石林立,形態各異特別是與千年石黃楊林爭奇斗妍,神秘莫測。冷壩景區以大小次序壩天然山甸草場為主要景觀。山甸昔日場寬闊無限,……[詳細]
推薦2
漢中龍頭山景區
  龍頭山景區位于川陜交界線,主峰龍海拔2291.1米,峰如刀削,崖似斧劈,奇偉而崢嶸。每當云繞霧鎖時,峰顛忽隱忽現,如巨龍翻騰,故名龍頭山。山頂有玉皇洞,西南側有仙女洞,多瀑布。山下有漢王臺,海拔1500米,傳為東漢末年張魯南奔巴州時曾居此。龍頭山既是我國少有的深林寶庫,更是獨一無二的地質博物館,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交匯、東部濕潤區與西部干旱區交匯地帶,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其兼容東南西北地區很多動植物。龍頭山是白堊紀石灰巖山體,幾億年前火山爆發,由海底上升為陸地,山中溶洞多、天坑多、斷裂帶多、化石多,奇石險景多。該區域有大小溶洞近千個,大型的就有200余個,有大小天坑數百個,很是壯觀。……[詳細]
推薦3
南鄭南湖景區
  南湖風景區屬于國家AAA級旅游區,位于古城漢中西南16公里的漢山南麓,距西漢高速南鄭出入口13公里。景區交通便利,有省道211線橫貫景區;景區規劃面積6.56km,水域面積1109畝;植被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84%以上。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秋爽;景區地貌復雜,山勢優美,七溝八梁、六十八個山嶺上綠樹成蔭、四季常青。松、柏、竹、杉、桂、茶樹等遍布山坡,與碧綠的湖水相呼應,孕育出了“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的自然美景。南湖風景區是在1982年成立的南湖公園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1986年更名為南湖風景區,1993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底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區。景區主要景點有:攬月樓、動物園、陸游紀念館、雄獅亭、大石園等。游樂項目有卡丁車、太空飛車、海盜船等十多家。近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下,景區爭取到省市縣旅游專項建設配套資金,先后完成了景區整體綠化美化、完成了環湖路一期工程建設,裝修改造了一部、二部賓館,改造了門戶區停車場、韓湘子碼頭,完成了夜間點亮前期工……[詳細]
推薦4
南鄭圣水寺
  古老的圣水寺位于南鄭縣城以東約20公里處的漢江南岸。寺內龍泉鑲嵌五彩,漢桂流芳溢香,寺前古柏擎天,寺后松濤送爽,景色秀麗,風光迷人。因五眼泉水環繞大殿,猶如“五龍捧圣”,故名圣水寺。圣水寺南依靈泉山,北對漢江,與歷史文化名城漢中隔江相望。本寺歷史悠久,始建于西漢以前,歷朝歷代時有破敗,也修葺不止,現在的規模大體為明嘉靖年間的遺存。據《續修南鄭縣志》記載:“圣水寺在中七里壩……有青、白、黃、烏、黑五泉。黑泉從佛座下流出,其余在寺東西。故以泉水盛之器中,見者即知某泉之水。”當時,整個寺院分為東、中、西三院,中為大雄寶殿,旁有龍王殿、白云殿、娘娘殿、關公殿,寺后山頂建有望江樓、觀月樓、鎮龍塔,寺前山門為雙層樓閣,左右兩側由“九龍壁”相配,東山建有樵鳳亭,為雙連亭,西山建有景邵亭和酂侯(漢高祖劉邦賜予蕭何的封號)亭,整個寺院建筑典雅,規模宏偉,香火十分旺盛。圣水寺內有株枝繁葉茂的桂樹就是被譽為“漢中神桂”和“中國最古老的桂樹” “漢桂”。桂樹全身都是寶,古人云“桂子月中落”,乃天降靈物,在我國……[詳細]
推薦5
南鄭小南海風景區
  小南海,這顆鑲嵌于米倉—大巴山北坡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位于南鄭縣牟家壩南10公里的青石關下。崇山環抱,層巒疊嶂,峽谷交錯,海水潛流,蒼松翠柏,濃蔭蔽空,廟在山坳之中,始建于明朝神宗萬歷年間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自然景區達10平方公里之遙。洞口與河谷水面大致相平。入洞數丈,即冥然駭人。憑借火炬燈光,隱約可見腳下有一水池,前寬后窄,面積約3畝有余,此即古所謂池水(今冷水)源頭。其水面波紋蕩漾,叮咚作響。水為終年恒溫9℃,令人有冬暖夏涼之感。沿池右岸,豎有鐵欄桿,長約660米,防人墜水。沿欄桿續進,有石徑,初寬1米,愈深愈窄,雜有溪流,時斷時續。回聲震蕩,時若鐘鼓,時如雷鳴。洞頂崖壁,鐘乳石筍,參差相綴,有形似佛象的,栩栩如生。貼壁探行數里,終不可入。洞外冷水河即由此洞奔流而出,古稱冷水為池水,當因此故。早年有僧人于洞口修架三拱虹橋,建觀音廟于橋上,滔滔流水,滾珠而下,終年不息。洞內有池水如小海,洞外有觀世音塑像,故名小南海。殿閣僧剎,倚山傍水,彤瓦粉墻,舞檐飛甍,都在古木掩映、松嘯鶴鳴中……[詳細]
推薦6
漢山廣場
  漢山廣場位于陜西漢中,是當地知名的休閑廣場,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巨大的雕像,旁邊是美麗的青山,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迷人。另外,廣場上還會定期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詳細]
推薦7
紅寺湖風景區
  紅寺湖風景區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陜西省十大自然生態游泳景區,位于漢中市西南25公里。省道二南公路和青黃公路分別經過庫區的首尾,西漢高速公路距景區15公里,交通便捷。景區面積1560多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240多萬平方米,林地面積300多萬平方米。有鴛鴦、白鷺、錦雞等20余種珍稀野生動物,和松、杉、楓、楠竹、茶樹、油茶等近20余種名貴植物。她以其山水交融、植被豐茂、珍禽棲息、鄉情濃郁的自然風光、形成了水域、自然、人文三大類型景觀。觀山,山戀疊嶂,逶迤綿延,佳木蔥郁,好鳥枝頭,峰回路轉,林海浩瀚。景區共有大小山頭28座,層次分明,考慮嘴臥水仰天,烏龜山潛水眺望,大孤山靜若處子,小孤山嫵媚獨秀,桃花島春光永駐,黑峽溝神秘莫測。以千頃松濤為主調的森林風光,翠綠蔥郁,遮天蔽日,氣勢磅礴,景色宜人。望水,湖南平靜如鏡,煙波浩淼,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低頭可鑒,掬起可飲。鴛鴦嬉水,野鴨爭鳧,小鳥翻飛逐波,魚兒沲沉逗樂,水繞山成形,山仗水顯秀,青山倒映,竟相媲美,虛實相借,美不勝收。湖中因山勢而形成的自……[詳細]
推薦8
乾明寺遺址
  乾明寺遺址乾明寺位于南鄭縣梁山鎮中梁山,又名中梁寺,始建于唐朝中期,是唐宋時期陜南最大的佛教寺院和旅游勝地。據《漢中府志》載:“乾明寺在府治西十五里中梁山。五代蜀廣政間(公元935——965)重建,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赦賜寺額(乾明禪院)”其禪派屬臨濟宗,并記:“中梁山有神曰靈壽將軍。紹興二十四年(1150年)加封休應候,廟號澤潤”。該寺地勢險要“西望家,北眺褒斜東洋洲,南巴丘”與漢中城一衣帶水,隔岸相望。早在宋代乾明寺即蔚為叢林,古柏掩映,“屋宇千,田水路百頃,飯禪納歲不下十余萬人,嗟呼盛。”(引自《乾明寺記》博文)。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譽之”乾明院在中梁山,劍外叢林,惟此為勝“。乾明寺歷經興廢,原有大雄寶殿、十八羅漢殿、大鐘樓、四大天王殿、樂樓、凌宵閣等建筑,1966年被拆毀:現僅存偏殿三間古建筑,一口古井和較多的碑刻。主要有《乾明寺記》殘碑,《洪鐘乾明寺題詩碑》,《重修乾明院》碑和三通蛟龍浮雕碑額及碑座。《乾明寺記》碑,南宋淳八年(1181年)立石,僧人修信撰并書,韓炳篆。……[詳細]
9、漢山
推薦9
漢山
  漢山漢山古名“旱山”,故“漢、旱”通用,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因諱天旱,始由南鄭縣政府明令公布,改為“漢山”。漢山在南鄭縣(周家坪)南十里,突立高聳,麓周約六十里,山頂海拔1743.3米。由青樹子街東,新修公路登山,曲折盤桓,經八十一個彎道,始達山巔,計長12.5公里。漢山歷史悠久,《詩經·大雅》云“瞻彼旱麓”,即指此也。漢中也是由它而得名的,據《漢中府志》載:“郡臨漢水之陽,面對漢山,故名漢中”。漢山又是漢中盆地的晴雨表,《南鄭縣志》載:“(漢山)頂上有云即雨”。漢中人諺語云:“漢山頂亮,曬得夠嗆,漢山戴帽(起云),大雨即到”。漢山頂上有塔兒坪,亦曰“漢由獻”,旁原有石牛十二頭,今已不存,又有石池水,今尚殘存。四面坡上多梯形田,盛產紅稻。山足之下,林木茂盛,得山上云雨之潤,生長迅速,為他處所不及。往時,因漢山路徑曲折,石級相連,陡峭峻拔,山大林深,附近農民,每于農隙,結隊上山,邊采樵,邊高歌,一唱一和,此彼起伏,山鳴谷應,樂而忘倦。黃昏,一聲呼嘯,歌聲齊鳴,挑上柴擔,飛奔下山,這……[詳細]
推薦10
碑壩紅軍石刻標語群
  碑壩紅軍石刻標語群碑壩紅軍石刻標語群在南鄭縣碑壩山區,經普查共發現紅四方面軍于1932年冬至1935年春,制作的石刻標語共61條,墨書4條,主要分布在碑壩鎮的前進(原名朱家壩),榮華村和福成鄉(程家壩)的底坪村。由朱家壩街西榮華村沿河東岸南行十華里,地名蟒蛇灘,即與四川省通縣潮水壩鄉相接的地段,在河東沿山道旁現存紅軍石刻標語由北向南共28條。在福成鄉(原名程家壩)政府院內舊樂樓和關帝廟0發現舊碑記上刻書紅軍石刻標語四條,向南七十華里的底坪村崖上紅軍石刻標語29條(28處)。四條墨書紅軍標語在福成鄉明山灣村民五永正家的門板上。毛主席說:“紅軍是宣傳隊和傳播機”,紅軍每到一處總都是極積宣傳黨的政策和廣泛發動群眾了解紅軍,參加紅軍,開展積極的革命活動。故而在我縣兩年多時間內留下了工程巨大的紅軍石刻標語(全國少見),為數也最多。大的標語面積約三平方米,最小的也有一平方米,字面大都有400平方厘米大小。在南鄭現存的61條紅軍石刻標語中,內容可分三大部分:動員工農參加紅軍,支援紅軍類有16條。號召民……[詳細]


全部南鄭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国产高清 | 欧美亚洲国产aⅴ人妖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欧美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