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無錫市 > 梁溪區旅游

梁溪區十大旅游景點

1、惠山古鎮 AAAAA
推薦1
惠山古鎮
  •參觀眾多古祠堂,淘無錫泥人手信,吃豆腐花、小籠等特色美食。惠山古鎮位于無錫錫惠公園北邊,由大片古祠堂組成。祠堂建筑群始建于唐,盛于明清,現在看到的多是清代祠堂。這些祠堂涉及80多個姓氏,不妨在此尋蹤問祖一回。另外,鎮上的無錫泥人是不錯的手信,美食也值得品嘗。惠山古鎮由南北走向的橫街和東西走向的直街(繡嶂街)圍成,直街的東端有寫著“惠山古鎮”四個大字的古鎮大照壁,非常好認;橫街的北端,即惠錢路與通惠西路的交匯處是售票點,進入古鎮免費,只有參觀一些小景點才需要門票。橫街與直接的交匯處毗鄰錫惠公園的古華山門和秀璋門,往北一點有人杰地靈牌坊,惠山上的泉水匯入牌坊后的承水井,龍頭河從這里由西南向東北流入大運河。祠堂主要集中在龍頭河沿岸和直街上,橫街上的祠堂稍少。除去門票上可入內參觀的景點,有很多祠堂并不開放,只能在外面看看,祠堂門口都有介紹牌。祠堂多數為典型的江南建筑,白墻黑瓦,木頭門窗,有的自帶小小的園林,楊藕芳祠比較特別,融入西式建筑風格,有點像磚石砌成的石庫門。在龍頭河沿岸的,……[詳細]
2、無錫博物院 AAAA
推薦2
無錫博物院
  無錫博物院成立于2007年10月15日,由原無錫博物館、無錫革命陳列館和無錫科普館“三館合一”組建而成,位于無錫城市客廳——太湖廣場,建筑面積71000平方米,建設規模居全國同類城市之首,是無錫市目前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整個建筑采用現代化全鋼架結構,造型厚重,兼具吳地的水文化靈性,體現了“水光石色”的設計理念,是無錫的標志性建筑。根據“全國一流,江蘇領先、無錫標志”的建設目標,我院遵循了“以人為本,觀眾至上”的設計理念,統一布局,形成“文博歷史、科技之光、影視教育、專題特色”四大板塊,23個常設展覽,并建成了目前全國唯一陳列徐悲鴻真跡的徐悲鴻紀念館分館和全國最大的展示集成電路的科普體驗館,反映了無錫地域文化特色,彰顯了無錫城市獨特的個性魅力。2009年10月28日,作為無錫博物院二期工程的無錫科技館僅歷時一年半時間也順利完成布展任務正式向公眾開放,至此無錫博物院也實現了其真正意義上的"三館合一"。同時,我院還按照國家數字化博物館的要求,建設全國領先的數字化文物管理展示系統,同時還建有……[詳細]
推薦3
錫惠名勝區
  坐落于無錫城西,被乾隆皇帝譽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稱歷山、華山、西神山,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故又名九龍山。錫山是惠山的余脈,無錫地名的來歷與錫山有著特殊的淵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錫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閃耀著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駐戍,留有秦皇塢等遺跡。后漢有樵客在錫山得碣石,其銘曰: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為無錫地名來歷平添神奇色彩。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包含了錫惠景區的精華部分,錫惠名勝薈萃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品類齊全、頗具山麓園囿特色的風景資源,時跨數千年,一直享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的美譽;以天下第二泉、寄暢園等名泉名園為代表的大批名勝著稱于海內外。無錫地曠山稀,無高山大川,可是錫山、惠山卻有奇質,林木蔥郁,泉涌瀑布,人文薈萃。南北朝時,惠山就建有歷山草堂,是為江南名剎惠山寺前身。古時慧、惠詞義相通,有智慧即有福德,故錫惠山麓又以惠泉福地名播天下。唐朝著名詩人李紳年輕時在惠山寺讀書,作有《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詳細]
推薦4
清名橋古運河景區
  素有“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美譽的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還是中國大運河申遺的首批申遺點,被譽為“運河畔的露天博物館”,其保護修繕范圍總占地約0.44平方公里。2010年入選國家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據史料記載,3200多年前,泰伯奔吳定居梅里(今無錫梅村),于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內開鑿了中國最古老的運河伯瀆港,后吳王夫差開鑿無錫古運河,至隋、元時期,伯瀆港、無錫古運河與京杭大運河連通,成為貫通中國南北水道的重要組成,該街區至明代達到鼎盛。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發祥地,也是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風貌河段。街區內文物遺址品類豐富,集寺、塔、河、街、窯、宅、坊、弄、館等眾多人文景觀于一體,涵蓋了江南民俗文化、民族工商業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觀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種形態。據統計,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內目前擁有國家、省、市級文保單位19處、牌坊8座、其他文物遺存17處,文化遺產之多、質量之高,在古運河兩岸城市中屈指可數……[詳細]
5、東林書院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5
東林書院
  導游楊時,號龜山,曾受學于理學家程頤,在無錫講學達18年之久。他當年講學的場所,稱為“東林書院”,又稱“龜山書院”。楊時離錫后,書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廢。直到明萬歷年間,無錫人顧憲成、顧允成、高攀龍等捐資,在舊址上重建東林書院。此后,東林書院名聲極大,一度成為左右全國輿論的中心。當時無錫的顧憲城、高攀龍、顧允成、安希范、劉元珍、葉茂才和武進的錢一本、薛敷教,人稱“東林八君子”。抗日戰爭勝利后,無錫著名人士因東林書院歲入失修,集議恢復舊觀,發起重修。院內現存石碑坊、儀門、麗澤堂、碑亭、道南祠等建筑。書院里有一幅著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表達了顧憲成為學治世的積極態度。始建于800多年前的宋徽宗時期,是我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最初為福建學者楊時講學之處交通公交3、10、15、19、21、23路在東門下車,沿解放東路向西。地址:無錫市崇安區解放東路867號蘇家弄內(近保利廣場)類型:歷史建筑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電話:0510-82706231;……[詳細]
6、錫惠公園 AAAA
推薦6
錫惠公園
  錫惠公園位于江蘇無錫市西郊,占地90公頃,是一座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舒適的休閑游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園林。錫惠公園有天下第二泉、寄暢園、惠山寺等著名旅游景點。錫惠公園始建于1958年。錫惠公園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名勝區的十四個核心景區之一,是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惠山古稱華山、歷山、西照山,相傳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處,故唐以后稱惠山。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突起處,山高僅75米,相傳周秦時盛產錫礦,故名。1958年開鑿了映山湖之后,錫山就與惠山連成了一片,辟為錫惠公園。景區以文化旅游為主,泉水為輔,峰疊巒秀、翠拔藍天,山峰高低錯落,相映成趣。亭臺樓閣,倚山臨水而立,山泉崢淙,飛禽啁啾,滿山遍野生長著奇花異卉、古樹名木,景色出奇的清幽秀麗。薈萃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文物景觀,以保存完好、時跨唐宋元明清千余年歷史的眾多文物古跡而著稱于世,有無錫露天博物館之譽。唐代天下第二泉、宋代古橋金蓮橋,明代古園寄暢園、愚公谷、南朝古剎惠山寺、春秋戰國時春申君飲馬處--黃公澗等20余處……[詳細]
7、無錫南禪寺 AAAA
推薦7
無錫南禪寺
  無錫南禪寺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剎。舊稱“梁溪豐大剎,首惠山,次南禪”。位于無錫南隅、古運河畔,高高的妙光塔向人昭示,南禪寺就在眼前。據縣志記載:南禪朝梁武帝太清初年(公元547年),歷史悠久,規模宏大、高僧輩出,后人又稱“江南最勝叢林”。南禪寺是一座唐代創建的寺廟,是我國現存寺廟中歷史最久的一處古代建筑物。南禪寺歷經風霜,迭廢迭興,但總體來說,幸運大于不幸。北宋天圣年間重建,宋仁宗賜名“福圣禪院”。“八年以后,宋仁宗又為與南禪寺相對應的北禪寺賜名“壽圣禪院”。同一皇帝,給錫城兩寺院,賜以“福圣”、“壽圣”之名,這是無錫佛教界引以自豪的幸事特別是南禪寺賜福有福,經歷代修復,面目一新。可見那天王殿,殿身輝煌,香火鼎盛;妙光塔,塔尖矗天,氣勢不凡;五戒堂,堂內莊嚴,凈化人心;放生池,池水碧綠,清澈照人。大雄寶殿中,如來形體雄偉,儀表安祥莊重,慈眉慧目,微具笑顏,口欲啟齒而又止,狀若演法且未盡。諸佛羅漢,面貌慈祥多姿,形體豐滿俊俏,眼神專注,衣紋流暢,匠人之巧,絕非一股。南禪寺外觀典雅,……[詳細]
8、無錫崇安寺 AAAA
推薦8
無錫崇安寺
  崇安寺是無錫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廟、蘇州的玄妙觀、南京的夫子廟齊名。這里原來是清凈的佛教圣地,后來無寺有名,發展為商業繁華區,成為無錫市中心的代名詞。崇安寺相傳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宅社,晉哀帝興寧二年(364)改為寺院,命名為興寧寺。宋太平二年(977)改為崇安寺。清干隆時封為靜慧寺。以后幾經毀建,辛亥革命后,神像陸續被毀,房舍改作它用。崇安寺舊址東起盛巷、新生路,西至中山路,南起觀前街(今人民路),北至縣下塘。建筑群主要有:山門,上有貼金磚刻“梁溪首剎”、“吳會名勝”等題字,兩旁塑有哼哈二將。解放后被拆除,并在原址建造了第一副食品商店。金剛殿,塑有四大金剛,辛亥革命后改為商店,今為超市。大雄寶殿,是崇安寺的主體建筑群,左右筑長廊,東殿為鐘樓,西殿為觀音閣。1927年,秦起領導的無錫總工會所在地即在大雄寶殿。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焚毀。大悲樓,有五間樓房,明萬歷年間造,樓上為藏經閣,閣前為王右軍(王羲之)滌硯池,后改為崇安寺小學。1963年因屬危房改為平房,1969年填沒滌硯池。19……[詳細]
9、薛福成故居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9
薛福成故居
  景點級別:4A景點介紹:欽使第——薛福成故居始建于1890年,建成于1894年,是清末無錫籍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資產階級維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的宅第。故居中軸線前后共6進,由門廳、轎廳、正廳、房廳以及轉盤樓等組成,另有藏書樓、東花園、后花園、西花園等。占地總面積21000平方米,現恢復12000平方米,修復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整組建筑氣勢雄偉,規模恢宏,體現了清末西風東漸的時代特征,中西合壁的建筑風格,填補了中國建筑史上的空白。2000年起,無錫市政府斥巨資全面修復故居。2003年1月1月,主體建筑群、東花園、后花園修復開放。2001年,薛福成故居建筑群被國務院頒布為第5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交通路線:旅游觀光二線到八佰伴下車,再往西步行。門票價格:25元/人夜間30元;部分特殊人群(江蘇省60歲以上老人、無錫市未成年人及部分傷殘軍人及市級勞模免票;小車10元/2小時,大客車15元/2小時開放時間:8:30-17:00(夏季夜游開放至21:00)用時參考2小時……[詳細]
10、寄暢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0
寄暢園
  寄暢園坐落于江蘇省無錫市惠山東麓惠山橫街的錫惠公園內。寄暢園又名“秦園”,園址在元朝時曾為二間僧舍,名“南隱”、“漚寓”。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曾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秦金得之,并在原僧舍的基址上進行擴建,壘山鑿池,移種花木,營建別墅,辟為園,取名為“鳳谷行窩”。秦金死后,園為其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繼承。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秦瀚加以修葺,并改稱“鳳谷山莊”。秦梁卒后,園改屬其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廣巡撫秦耀所有。秦耀系東林黨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秦耀因其師張居正被追論而解職歸鄉,回無錫后,因朝政失意,罷官回鄉,心情郁悶,所以就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間,改園名為“寄暢園”。清康熙初年,園主聘請當時著名的假山工匠張漣(字南垣)和他的侄兒張軾精心布置,疏泉疊石,園景愈加精美。現在寄暢園的面積為14.85畝,南北長,東西狹。全園大體上可以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部以水廊為主,西部以假山樹木為主。東部的“錦匯漪”,南北狹長,波光瀲滟,形成園中開朗明凈的空間。池中有一座九脊飛……[詳細]


全部梁溪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综合色婷婷欧美 | 日本亚洲欧洲色α在线播放 | 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 | 亚洲中文字视频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