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晉城市 > 沁水縣旅游

沁水縣十大旅游景點

1、湘峪古堡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里的鄭村鎮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為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湘峪城為蜂窩式城堡,全為磚石土木結構建造。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至150米,占地面積約32500平方米。該城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于明天啟三年(1623年),竣工于明崇禎七年(1634年)。由于孫鼎相在孫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擔任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為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稱為“三都古城”。湘峪村,原名相谷村。為明萬歷年間戶部尚書孫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孫氏兄弟的故里。因孫鼎相在兄弟行第三,其故居便稱“三都堂”,又稱“三都古城”。始建年代不詳,竣工于明崇禎七年(1634年)。古堡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150米,面積約32500平方米。是一個完整的城堡式建筑。古城依山而建,分為內城和外城,城內主要建筑由東西向兩條街和南北九條巷道將其分割有序。現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帥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筑……[詳細]
推薦2
沁水歷山國家森林公園
  沁水歷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距縣城56公里處的“中國農耕文明發源地”下川村一帶。景區坐落于太行、太岳、中條三山環抱,海拔2358米的晉西南最高峰—歷山。景區覆蓋了中條山脈上百平方公里的區域,是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由舜王坪草原、舜王故道、娥皇谷、女英峽、下川遺址、歷山古村落五大景點組成。擁有華北平原上唯一的一塊萬畝亞高山草原和華北地區最后一塊原始森林。沁水歷山景區是中國溫帶到亞熱帶的過渡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造就了沁水歷山“奇峰峭壁、碧潭飛瀑、云嵐霞霧”與“高山草原、古木異植,藥草奇花”并存的大觀氣象。高達97%的植被覆蓋率和1000余米的海拔落差,使區內各種植物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景觀特征,給予旅行者一天之內游歷四季山水的奇特感受。在這里“雄、奇、險、闊”的自然山水景觀和千姿百態、變化無窮的“云山、霧海、日出、流霞”景象相伴相生,相得益彰,既體現為北方的雄渾博大,又展示出江南的幽靜秀美。沁水歷山是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舜……[詳細]
3、柳氏民居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3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內有典型的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來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書畫工藝、壁畫、皇賜金匾、石器雕物等等。柳氏民居,位于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處歷山腳下的土沃鄉西文興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永樂四年(1406),柳宗元后裔耕讀發家,于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的文興村修一進十三院的文人府邸,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其建筑工藝高超,建筑風格獨特,融明清建筑藝術精華為一體,集南北建筑風格于一身,同時異常巧妙地將皇宮建筑工藝運用到民間,真實記載了百世書香文人做官的歷史,深刻地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社會發展的本質,實為中華古民居建筑藝術之絕品。柳氏民居建筑共分三部分。村東端為外府區,包括柳氏詞堂、虞帝廟、文廟、紙帛樓、天子殿、圣廟、柴房和左、右過亭等;村北端為內府區,包括府內環形小街、小戲臺、司馬第、中憲第、武德第、承德第、因秀樓、地道口、賞景亭、觀河亭、后花園、府門樓等;中間區為內外府相接處,主要是文昌閣、校場、府外門樓和兩個高大壯觀的石牌坊構成的內街。門票/開放時間:……[詳細]
推薦4
沁水示范牧場
  沁水示范牧場是1980年5月,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出訪新西蘭期間,與新西蘭政府商談,雙方合作在中國北方農區建設的一個示范牧場。楊址位于山西省的沁水、安澤、浮山三縣交界處的沁水縣鄭莊鎮楊家河村。1986年5月,中新雙方合同期滿,正式移交給中方經營。目前,全場總占地面積3萬余畝,建筑面積4348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410萬元。現有改良草場11310畝,飼料生產基地1000多畝,圍欄125公里,有各種農牧機械12種43名(件)。該牧場擁有固定資產610萬元,職工37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和初級職稱的9人。是國家項目引進優良種羊的保種場,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國家安排的安哥拉毛用山羊、夏洛萊綿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等世界優良品種羊的引種、保種和擴繁任務。分別被省農業廳、國家農業部確定為重點種畜禽場。是培育、選育新品種和科研部門、大專院校的科學研究基地。……[詳細]
推薦5
沁水抗大太岳分校舊址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太岳分校舊址位于沁水縣土沃鄉南陽村東頭的玉皇廟內,這里北倚太岳,南眺黃河,東憑太行,西臨中條,進可攻退可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該廟為一進雙門,三閣兩廳,分前后兩個大院。大隊部設在后院的東廂房,政治部設在后院的西廂房。正北大雄寶殿是抗大俱樂部的展覽館,院中心寬敞明亮的0大廳,擺著整齊木凳和石桌,0大廳正前方掛著鮮紅的學校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大廳后方墻上有戰士們辦的墻報。 背景鏈接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干部的學校,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在陜北瓦窯堡成立,毛澤東兼政委,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羅瑞卿任教育長,1937年1月更名,并隨中共中央機關遷到延安。1937年7月開始,先后遷至山西省武鄉縣蟠龍鎮,河北省邢臺縣漿水鎮辦學。1945年10月,抗大開赴東北,后改為東北軍政大學。從1938年冬至1945年春,抗大還陸續在晉冀豫、山東、華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據地建立了抗大12……[詳細]
推薦6
下川遺址
  下川遺址下川遺址(第二批省保)時代:舊石器地址:沁水縣城西70公里的下川鄉遺址主要分布于中條山東端的垣曲、沁水、陽城三縣毗連的縱橫二、三十公里的范圍內。文化遺存以下川盆地最為集中。盆地位于中條山主峰——歷山的東麓,南北向狹長約4.5公里,東西最寬處2公里,海拔1550米,盆地下伏基巖和周圍山巒為寒武紀和奧陶紀灰巖組成,盆地南端有一狹谷,坡度較大,水流由此泄出。下川地區地層保存較好,遺存最為豐富,故稱下川遺址。經碳14測定距今二萬三千年到一萬六千年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現和發掘。下川文化以石器為代表,石器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粗大石器,以沙巖、石英巖、脈石英為原料,占石制品總數4.7%;一類為細石器,主要以燧石為原料。細小石器為下川文化最具代表性器物,它包括典型的細石核和細石葉,園頭刮削器(指甲蓋形),石核式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各類尖狀器、錐鉆、石箭頭等。下川文化中除了細小石器外,還有一定數量的粗大石器,計有尖狀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錘、研磨盤等,其中以磷刀狀削器最具有特色。下川文化屬典……[詳細]
推薦7
中共沁水縣第一屆黨代會舊址
  中共沁水縣第一屆黨代會舊址位于沁水縣鄭村鎮后河村。1939年1月,國民黨召開了以“防共反共”為主要內容的五屆五中全會。緊接著閻錫山召開了陰謀反共、制造0-的“秋林會議”,為妥協投敵做準備。為了提高警惕,采取應變措施,1939年9月中共沁水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后河村道仁廟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30余人,代表黨員150余名,會議由原縣委書記史向生主持。主要議程是:(一)總結抗戰以來全縣黨的工作經驗教訓,加強黨的領導;(二)分析當前形勢,采取應變措施;(三)選舉產生新的縣委領導班子。史向生當選為縣委書記,徐毅(缺席)為組織部長,張文峰為宣傳部長,原志清、王維岳、趙培心等為縣委委員。這次代表大會,對于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和閻錫山發動的十二月事變,保存黨的干部,起了重要作用。會后全體代表在道仁廟老白松樹下合影留念。道仁廟共有二院,占地面積840平方米,共有房屋36間,舞臺一座。新中國成立后,這里曾經是村公所所在地,有供銷社、衛生所、獸醫站、學校等,在2003年因房屋年久失修,成為危房,……[詳細]
推薦8
三都古城堡
  湘峪三都古城堡,是明代嘉靖年間政治家、軍事家孫居相、孫可相、孫鼎相一代名臣的故居。居沁水縣城東南55公里處。孫居相曾任南京御史、戶部侍郎、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元帥總督戶部尚書等職,時稱“天下第一清官”,著有《皇明留臺奏疏》36卷,《筆嚴證集》20卷,《承恩堂遺稿》數卷等書。其二弟孫可相曾任七省巡撫,御史都堂;三弟孫鼎相曾任御史都堂、通議大夫、四部首司、巡撫廣西等處地方并提督軍務。明天啟三年孫氏故居始建蜂窩城堡,古城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150米,城周總長約760米,城墻寬4米,南城墻高從藏兵洞底算起最高處有25米,通常為4—5米,古城總面積32500平方米。現保存完整的南城門、東城門及南、北兩段城墻與防御城堡等建筑,西城門也留有部分拱狀墻基。被譽為“中國北方鄉村第一城”。城內主要建筑有:三都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坐北朝南,格式為“東單西雙”。此建筑群均為木雕、石雕、磚雕融為一體,是明代不可多得的古代建筑群。據專家考證,此處古城堡保存完整,建筑規劃及藝術風格遠在皇城相府……[詳細]
推薦9
郭壁村古建筑群
  郭壁村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沁水縣東沁水西岸郭壁村。在明代,村主街即長達五里,有“金郭壁”之譽。坐西向東,背山臨河,呈帶狀。村東沿河石砌護坡,村西山上筑有夯土城捕。村內分坊區,以“坊”、“里”命名,如“寧遠坊”、“三槐里”等。村內現存多座內門樓、過街樓。過街樓下行人,樓上則作寺閣、戲臺。山坡上有一座內門樓設“丁”字形門洞,十分奇特。村內有一座紀念清官崔鈺的“崔府君廟”,廟中有建于明天啟七年(1627年)的樂樓。村中民居為典型的晉東南風格,以二三層的四合院為主,大多為明末、清代遺構。村北民居、古街保存相對較好,建筑和裝飾水平亦較高。村內建筑較豪華的“進士第”保存數座,磚、石、木雕裝飾精美,有的門樓外有雕刻忠孝二字的磚雕照壁。村西北山上的書香門第“青緗里”,俗稱“王家屹洞”,顯赫的王家宅院集中于此,有“堡中堡”之稱,這里的巷道全用條石鋪就。南側有古書院藏書樓,為五開間二層樓,六根石質明柱高達10余米,樓內存有清末以前、抗日戰爭和“0”時期的植聯、標語。 這里曾是山西對外的重要通道,經濟發達,文化……[詳細]
推薦10
八里坪遺址
  八里坪遺址八里坪遺址(第二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沁水縣城東35公里鄭莊鎮八里村東北臺地八里坪遺址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階梯狀。東接荒溝,西至晉禹公路,北靠圪聚溝,南臨沁河。東西長約1300平方米,南北寬約1200米,面積約15.6萬余平方米。從暴露地面的灰層、灰坑、石灰面、墓葬等跡像表明,內涵遺存比較豐富,因遺址靠山近水,交通方便,頂部平坦,適宜人類生活勞動,時間延續比較長。在遺址內發現三處規整的灰面,東南一處長達20余米。墓葬居于遺址的北部,地形呈凹形。斷壁上有袋形豎穴墓多處。在灰層中發現的石器有石核、杏葉狀石箭頭和磨光石斧石鏟,雙孔石鐮等;陶器有帶足鬲、小口罐、平口缸、深腹罐、豆、碗等器形。紋飾有繩紋、竺紋、磨光素面、方格紋、附加堆紋;陶質有泥質灰陶,夾砂灰陶以及褐陶和紅陶。……[詳細]


全部沁水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五月婷婷 |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免费在线 |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 |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