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時代:金至清該廟坐落在晉城澤州縣高都鎮西頓村東,修建于(北)宋、金交替之時,廟內存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及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碑各一通。西頓濟瀆廟坐落在澤州縣高都鎮西頓村東,修建于(北)宋、金交替之時,廟內存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及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碑各一通,該廟的修建,不僅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崇拜的延續,而且對研究當地宋、金社會變遷有一定的意義。該廟最有價值的是正殿,正殿創建于宋徽宗宣和四年,磚木結構,梁架縱橫,斗拱搭牽,美不勝收。古人為防蟲蛀風蝕,在上面涂刷了黑色墨……[詳細]
  崞陽文廟時代:元地址:原平市崞陽鎮文廟街始建于元代,明清均有修葺。現存建筑主要有影壁、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等,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大成殿為元代建筑,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檐歇山頂。殿頂施綠、黃、藍琉璃飾件。崞陽文廟,位于原平市崞陽鎮北街村文廟街。據光緒版《崞縣志》記載,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后經明、清兩代修繕。東西長114.5米,南北寬146米,占地面積16717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進院布局,中軸線依次建有影壁、欞星門、泮池、戟門和大成殿。現存建筑大成殿、戟門為明代遺構,余皆為……[詳細]
  二郎廟北殿位于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蒲掌鄉北陽村。廟宇坐北朝南,現存北殿為元代遺構。磚石臺基,殿身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梁架結構為四椽袱通檐用二柱,柱頭斗拱四鋪作單昂,補間斗拱四鋪作單抄,每間一朵,當心間補間斗拱出45°斜拱。2006年5月,二郎廟北殿作為元代的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西溪二仙廟(第五批國保)時代:金至清地址:陵川縣城關鎮西溪村亦稱真澤宮,據碑文記載,寺創建于唐乾元年間(758-759年),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加封“真澤宮”,金皇統二年(1142年)擴建,后歷代皆有修葺。現存建筑后殿、東西梳妝樓為金代遺構,余皆明清所建。廟坐北朝南,二進院落,整個院落呈長方形。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拜亭、中殿、后殿,山門和中殿之間的東西兩側設廊,中殿至后殿之間的東西兩側建梳妝樓及配殿,后殿兩側各置耳房三間。山門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面寬三間,進深……[詳細]
  時代:元至清南林交龍泉寺位于曲沃縣北董鄉南林交村。始建年代不詳,據寺內大殿脊槫墨書題記記載,寺院始建年代為元延五年(1318年),明清兩代屢次修葺。寺廟坐北朝南,現存影壁、大殿和東、西廂房。其中大殿為元代建筑,影壁為明代建筑,東、西廂房則為清代所建。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影壁、大殿,兩側為東西廂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通面闊12.5米,通進深19.8米,單檐懸山頂,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飾。前檐墻經后人改造,原狀已不存。前檐柱頭斗栱為五鋪作出雙下昂。補間鋪作逐間施一朵,形制基本同柱頭鋪作,令栱……[詳細]
  關帝廟時代:明地址:汾陽市鼓樓南街東側原名關王廟,因廟內原有鑄鐵關羽騎馬像一尊,故俗稱為鐵馬老爺廟。據廟內題記可知,始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間,以后各代均有修葺。廟坐北朝南,現存主要建筑有:關帝殿及其偏殿、中殿及左右朵殿、獻殿、東西配殿、藏經樓、齋房院、照壁等,總占地面積5500平方米。正殿為磚石臺基,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前加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的卷棚歇山式抱廈。殿頂為筒板瓦覆蓋,正脊、垂脊均采用浮雕蓮花琉璃脊筒,正吻、垂吻、戧吻均完好,脊剎為獸馱寶珠,背后題跡:“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建”……[詳細]
  亦名朱氏石坊,位于原平市城西14公里的陽武村。是晚清中議大夫陜西延榆綏兵道加鹽運使武訪疇為其母朱氏所修的節孝牌坊。武訪疇10歲喪父,32歲中進士,仕途順利,為官清正,頗受好評,晚年講學于西河書院。武訪疇母親朱氏,陽高縣人,28歲時丈夫不幸亡故,朱氏矢志守節,撫育孤兒,享年73歲。武訪疇為官陜西時,朱氏曾隨衙居住,經常教誨兒子做官要做好官,是被禮教認為標準的道德楷模,所以在道光十五年,清宣宗圣旨特加“旌表”。朱氏牌樓原為三座,現存兩座,主樓座落于村中,配樓建于村外,兩牌樓均為石建。其主牌樓為四柱三……[詳細]
  光化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太谷縣城西南7公里處的白城村始建于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原名隆興寺。北宋咸平二年(999年)重修后更為現名。元、明、清各代屢有修葺。現僅存建筑大雄寶殿、后殿、西配殿。大雄寶殿為元代遺構,余皆清代所建。寺坐北朝南,大雄寶殿居寺院正中,面闊五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建筑面積250.6平方米,前、后檐明間設板門一道,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重栱計心造,里拽斗栱五鋪作偷心造。下昂由乳栿延伸制成。殿內梁架為徹上露明造,為四椽栿對前后乳栿用四柱。寺內存有清碑1通。門……[詳細]
  狐突廟狐突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清地址:清徐縣西馬峪村為紀念春秋時晉國大夫狐突而建。廟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98年)重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增補擴建。廟址坐北朝南,由兩進院落組成。現存獻殿、正殿與碑廊等建筑,占地面積1875平方米。獻殿面寬七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布灰筒瓦覆蓋,琉璃剪邊,斗栱三踩單昂,明間平身科斗栱出45度斜昂。殿之明間辟板門,余間皆裝直欞窗。殿內山墻繪壁畫60余平方米,內容為利應侯布雨、回宮圖。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明嘉靖年間擴建……[詳細]
  南山寺時代:明至民國地址:五臺山臺懷鎮南2公里山腰間佑國寺、極樂寺、善德堂三處合稱。寺始建于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明稱大萬圣佑國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清道光九年(1829年)擴建,稱極樂寺,民國年間,東北姜福忱等人進行改建,總稱南山寺。現存建筑為明至民國年間遺構。寺址依山而建,坐東朝西。共有院落18處,亭臺樓閣、殿堂房屋300余間,總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山門下筑石階108級,門前影壁磚雕細致,門上鐘樓建造精巧,寺內殿宇形式結構各具特色。整個寺院共由七層三部分組成,下三層……[詳細]
  司馬光墓及祖塋坐落于山西省夏縣城北15公里的鳴條岡。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夏縣涑水鄉人,世人都稱之為“涑水先生”。他是北宋寶元年間的進士,宋代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著有《資治通鑒》、《涑水紀聞》等重要的文獻。墓園占地近3萬平方米,東倚太岳余脈,西臨同蒲鐵路。司馬光祖族多人都葬于此處,明、清及民國曾多次修葺。陵園的中部是祠堂,左邊是塋地,右邊為余慶禪寺。墓前有石人、石馬、石虎、石豬、石羊等二十多件石雕。墓園的院墻以紅磚壘砌,環繞在墓的周圍。祠堂建于金皇統九年(1149年……[詳細]
  薛瑄家廟及墓地時代:明地址:萬榮縣里望鄉平原村薛瑄(1389—1464年),明代學者。字德溫,號敬瑄,貞子。河津縣(現萬榮)里望鄉平原村人。官至禮部右侍郎,謚文清。學宗程朱,有“河東派”之稱。著作有《薛文清公全集》。村中有“薛夫子家廟”及故居。家廟原有前后兩院,現存前院,坐南朝北,南北長31.6米,東西寬13.4米。廟內存有《薛文清公全集》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木雕書版1080塊。2塊明代石碣,1通薛瑄線刻像碑。木刻對聯三幅,傅山所書一幅。故居坐西朝東,南北長14米,東西寬11.8米,西房……[詳細]
  池神廟位于運城市鹽湖區南城街道解放南路南端。坐北朝南,南北長250米,東西寬85米,分布面積21600平方米,整個建筑依據地形建在一個30度的斜坡上,背靠臥云崗,俯瞰鹽池。池神廟是自唐以來為供奉鹽神而建的廟宇,歷代多有維修,現存建筑主要為明、清遺構。池神廟現僅存三大殿、戲臺、西廂房和偏院等古建筑,另有唐至清碑刻四十多通。三大殿位于廟最北端,呈一字形東西排列,中殿為鹽池之神殿,東殿為條山之神殿,西殿為風洞之神殿,皆為面寬進深三間,四周回廊,重檐歇山頂建筑;下檐三踩單昂斗栱,上檐五踩雙昂斗栱,耍頭均……[詳細]
  武鄉真如寺原名真如院,清代改為現名,位于武鄉縣韓北鄉土河村。坐北朝南,現存一進院落。據有關文獻記載,元至治三年(1323年)、至順四年(1333年)在宋代祭祀真如場所的基礎上擴大建筑規模,增建大殿和南殿。明、清兩代均有增補。現存大殿為元代建筑,南殿為明代建筑,其余則為清代所建。寺院由南至北依次為:南殿、大殿,西側廊房,東側僅存廊房遺址。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頂,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飾。前檐柱頭施五鋪作雙下昂斗栱,耍頭斜殺內凹,令栱抹斜。當心間斗栱斜出耍頭。不設補間鋪作。殿內廳堂造,僅施內……[詳細]
  沙梁坡漢墓群沙梁坡漢墓群(第六批國保)時代:漢地址:天鎮縣南河堡鄉季馮夭村東南大同市天鎮縣沙梁坡漢墓群,位于天鎮縣城南5公里處的馮家夭村東南沙梁坡上,現存有封士的漢代將士墓43座。經測定,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為東漢時期戍邊將士墓地。分布范圍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封土堆一般高為5至8米,周長約為50 至90米。全部由黃土堆夯壘而成。大大小小的墓葬散落在一眼望不到邊的沙土坡上,墓葬之間的距離近30多米,遠的三五公里,錯落有致,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墓群。 漢墓群為南北向分布,東西向排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伊人一道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洲人成的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综合伊人精品热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