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1、豫園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豫園
  豫園位于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和游覽勝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于嘉靖、萬歷年間,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園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號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書。潘家是當時上海的望門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長達九里的上海城墻建成,使及東南沿海的倭患逐漸平息,二十余年來生命財物經常受到威脅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并開始繁榮。士大夫們紛紛建造園林,怡情養性,弦歌風月。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從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建造園林。經過二十余年的苦……[詳細]
2、靜安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靜安寺
  靜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號。向為著名江南古剎。據碑志,建于三國吳大帝孫權赤烏十年(247),創始人為康僧會。寺址原在吳淞江(今蘇州河)北岸,初名滬瀆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改名靜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因寺址逼近江岸,晝夜受江水沖擊,寺基有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將寺遷至蘆浦沸井浜一側,即現今寺址。靜安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上海市真言宗古剎之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靜安寺建筑布局在嚴格的中軸線上。從南至北依次座落著山門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和法堂。靜安寺山門朝南,與天王殿合一。山門地面層鋪砌優質花崗巖,半橢圓型拱門門券雕刻著宋代云紋花飾。鐘樓鼓樓各側東西,鐘樓底層是重新恢復的“天下第六泉”——涌泉,上懸精鑄7.3噸的和平鐘。鼓樓采用……[詳細]
上海宋慶齡故居
  海宋慶齡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號,是一幢紅瓦白墻的小洋房。這幢房子原是一個德國人的私人別墅,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里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上海宋慶齡故居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占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分為前花園,主樓和后花園。主體建筑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層西式樓房,建筑面積有700平方米,主樓是磚木結構的西式假三層樓房,建于上世紀20年代初期,地層為客廳、餐廳、書房,二樓是宋慶齡的臥室,辦公室和保姆李燕娥的臥室。樓前有寬廣的草坪,樓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園,周圍有常青的香樟樹掩映,環境優美清凈。上海宋慶齡故居是宋慶齡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她從事國務活動的重要場所,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瞬間和大量文物。19……[詳細]
4、上海文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文廟
  文廟,坐落在文廟路215號,是上海中心城區唯一的儒學圣地,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元代始建的文廟,位于學宮街,1853年(清咸豐三年)上海小刀會起義,在文廟設指揮部,清軍攻陷上海縣城,文廟被炮火所毀。1855年(清咸豐五年)文廟在現址重建,占地17畝。內有欞星門、泮池、三頂橋、大成殿、崇圣祠、明倫堂、尊經閣、魁星閣等建筑;有放生池、荷花池等景點;隙地遍種花木。當時已初具規模,但以后漸趨式微,猶如一顆明珠沉落于灰土之中。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在“文革”期間,又遭到嚴重破壞。但改革開放以后,政府撥款修葺和重建了一批建筑和景點,使文廟初步恢復原貌。1995年根據“以舊區改造為重點,以道路建設和旅游為先導”的發展戰略,南市區制定了文廟修繕、開發的方案,決定采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詳細]
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烈士陵園位于龍華寺西側,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這里原為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后,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并建設。1995年7月1日建成開放,是一座集紀念瞻仰,旅游,文化,園林名勝于一體的新穎陵園,素有“上海雨花臺”之稱。陵園設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遺址區、地下通道與就義地、碑林區、青少年教育活動區、干部骨灰存放區和游憩區八大功能區。11座大型雕塑與紀念廣場坐落于南北主軸線上。這里安葬著顧正紅、羅亦農、趙世炎、林育南、李求實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畝,分南北兩排,各長54米,遙相呼應。南壁碑碣,為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全文,北壁碑收錄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詩文。陵園四季林木蒼翠,入……[詳細]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會址位于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樓下客廳舉行。中共一大會址在1952年后成為紀念館,1959年5月26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中共一大會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建成后不久,李漢俊(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發起人之一)及其兄李書城(同盟會發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號、108號為寓所,將兩幢房屋的內墻打通,成為一家,人稱“李公館”。1921年7月2……[詳細]
松江唐經幢
  松江唐經幢全名“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為上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位于松江區中山小學內。該石幢建于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材質為石灰巖,1962年大修,現存21級,高9.3米。幢身8面,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并序,以及建幢銘。其余各級,如托座、束腰、華蓋等部分,雕刻精致,有海水紋、寶相蓮花、卷云、力士、天王、菩薩、供養人及盤龍、蹲獅等。整個建筑高大美觀,雕刻細膩,線條洗練圓熟,人獸以至花卉均有豐滿之感,極具大唐藝術風格。第十一級獅首華蓋,八角每角上有獅首,口含瓔珞。第十二級聯珠,雙半球,刻蓮花和如意紋。第十三級卷云紋托座,仰盤式,鐫卷云。第十四級四天王浮雕,東南西北四面各刻橫眉怒目的天王像。第十五級八角腰檐,翼角翹起,角端雕如意紋。第十六級蟠龍圓柱,第十七級仰蓮托座,刻蓮瓣盛開狀。……[詳細]
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
  五六千年前的上海人什么樣?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中,根據發掘的頭骨復原了“上海第一人”容貌,為25-30歲間的男性。“上海第一房”也被復原,面積5平米。還有上海第一稻、第一井、第一村等。地址:青浦區趙巷鎮滬青平公路3993號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30(周一閉館)交通:青徐線、上朱線、青浦12路電話:59755777……[詳細]
9、馬勒別墅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勒別墅
  位于現延安中路陜西南路拐角處,有一幢極具北歐風情的花園別墅-馬勒別墅,于1936年落成。傳說這所房子的設計是依照當年花園主人馬勒最寵愛的小女兒一個夢境設計的。當初小女兒夢到自己擁有了一座“安徒生童話般的城堡”,于是馬勒請來了設計師,在陜西南路30號設計了這座有著北歐挪威建筑風情的城堡式別墅,并投入巨資,歷時7年造成。馬勒別墅主樓的室內裝飾十分講究,過道、走廊等處都裝有護墻板,到處都雕著美麗精致的圖案,室內穹頂上裝有彩色玻璃,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斑斕柔和的色彩。主樓為三層,頂部矗立著高低不一的兩個四坡頂,東側的坡屋頂高近20米,上面設有拱形凸窗,尖頂和凸窗上部均有浮雕裝飾物;西側的坡屋頂高約25米,屋頂陡直。這一建筑具有典型的挪威建筑風格,采用高尖陡直的屋頂,有利于抵御北歐寒風侵襲和減少屋面積……[詳細]
10、龍華塔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華塔
  龍華塔位于上海市徐匯區,被譽為滬城“寶塔之冠”的龍華塔,與龍華寺相對成立。龍華塔相傳始建于東吳赤烏年十年(247年),由吳孫權建,賜額“龍華”,用藏西竺康居僧會所請得的五色佛舍利。現在的龍華塔,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吳越王錢俶重建。治平三年(1066年)、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崇禎三年(1630年)、1668年、1892年對龍華塔均進行修建。民國期間(1912~1949年),龍華塔屢遭損壞,雖有整修,但漸趨衰頹。解放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1954年首次對龍華塔徹底整修。塔為廊檐樓閣式磚木結構,高40.6米,外壁為八角七級,內壁為四方形,從底往上逐層收縮,遞減形成密檐。底層呈廡廊,向上每層各伸出平座,圍以木欄,亦隨塔身轉折,又以斗拱向外舉起為腰檐……[詳細]
11、嘉定孔廟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嘉定孔廟
  時代:明至清地址:上海市嘉定城中法華塔南首,南大街183號,該廟又名學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規制崇宏,甲于他邑”,有吳中第一之稱。解放前,孔廟備受戰禍之害。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市文管會兩次撥款進行修葺,修復舊觀。現存建筑雖僅原來的十分之六七,仍不失為目前國內比較完整的孔廟之一,有“吳中第一”之稱。嘉定孔廟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700多年中,計整修、重建、增建70余次。現占地17畝,廟制部分有:大成殿一座5楹,前有月臺,東西廡各12楹,大成門3座5楹,東西角門1楹,泮池1泓及石橋3座,欞星門3座;“仰高”、“興賢”、“育才”石柱牌坊各1座,連接牌坊的石欄10余米及石欄桿望柱頭上的石獅子72只,名宦祠3楹,土地祠1楹,禮門3楹,鄉賢祠3楹,忠……[詳細]
四行倉庫抗戰舊址
  四行即舊上海的鹽業、金城、中南、大-家銀行的簡稱,是長江以北地區的私人金融資本集團,相對于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和新華信托儲蓄銀行這四家“南四行”,素有“北四行”之稱。鹽業銀行成立于1915年,金城銀行1917年在上海設立分行,中南銀行成立于1921年,大陸銀行1920年在上海設立分行。四行倉庫1985年9月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列為上海市革命基地,1992年列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1995年8月紀年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時,由一百集團出資,閘北區文化局承擔,建成了“八百壯士英勇抗日事跡陳列館”,原上海市市長汪道涵為陳列室題字。魔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戰爭遺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回顧歷史,緬懷先烈,牢記侵略,勿忘國恥。紀念館內分為了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詳細]
上海郵政博物館
  上海郵政博物館1922年由協澄洋行設計,辛豐記營造廠施工,在原集美里地塊(今四川北路1716號)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曾列為當時上海十大建筑之一。位于四川路橋北堍北蘇州路276號,原名上海郵政總局。上海市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之一,歷經了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的幾度滄桑。新中國誕生后,人們郵政的發展日新月異。1999年郵電分營后,獨立運行的上海郵政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奮發有為,開辟了發展新天地。上海郵政博物館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優秀建筑——上海郵政大樓內,以翔實的史料和實物,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追溯了郵政的起源和發展歷程;記載了上海郵政早期黨組織領導工人運動以及革命先輩為新中國誕生作出的貢獻;記錄了先進勞模為郵政事業鞠躬盡瘁的業績;陳列了各種郵用和郵運工具;介紹了郵政服務(業務)……[詳細]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中共二大舊址位于成都北路7弄30號(原南成都路輔德里625號),是一幢一樓一底的老式石庫門里弄住宅建筑。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后,中共中央局負責宣傳工作的李達及其夫人王會悟寓居于此,并主持人民出版社的工作。樓下為會客室,樓上是臥室兼書房。民國11年(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南成都路625號為大會主要會場之一。“二大”出席者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鄧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張太雷、高君宇、施存統、項英、王盡美、鄧恩明共12人,代表全國黨員195人。黨的“二大”共召開三次全體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就在這里舉行。李達和蔡和森、張國燾同在一個小組,小組的活動始終在這里。中共“二大”改選了黨的領導機構,選舉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鄧中夏、高君宇為中央執行委……[詳細]
福泉山古文化遺址
  福泉山,曾名覆船山,又名薛道山,位于重固鎮中心地段。福泉山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94米,南北寬84米,高7.5米。考古發現證明,它是古代太湖地區在沼澤地帶中的一種典型的高臺墓地,完整地保留了6000年以來各個時期的文化疊壓遺存,內有豐富的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與戰國時代的遺存,考古界一致譽其為“東方的土筑金字塔”、“古上海的歷史年表”、“上海的發祥地”等。福泉山曾進行多次發掘,共發現崧澤文化居址——墓葬20余座、良渚文化墓葬30余座以及戰國墓4座、西漢墓96座、唐墓1座、宋墓1座,出土各類文物3000余件,其中有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玉琮。現福泉山遺址發掘資料和出土文物陳列于上海博物館、青浦博物館,部分珍品還遠赴海外展出。福泉山遺址是上海早期歷史的縮影,是上海進入早期文……[詳細]
上海外灘建筑群
  150年前,當殖民者們踏上上海這塊陌生的土地時,就看中了黃浦江的這片江灘。于是,這條曾經是船夫與苦工踏出來的纖道。經過百余年的建設,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并存的建筑,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征。外灘,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全長約1.5公里,東面靠著黃浦江,西側是52幢風格各異的大廈,外灘的精華就在于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外灘建筑群。著名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匯豐銀行大樓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這些建筑雖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并非建于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筑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灘那一座座鋼筋水泥的樓宇,不正講述著舊上……[詳細]
宋慶齡陵園
  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準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黨員。5月1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決定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的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白血病醫治無效,在京逝世,終年90歲。依照她生前遺囑,她的骨灰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她父母墓地的東側,即今宋慶齡陵園。宋慶齡陵園四周松柏青翠、肅穆寧靜。宋慶齡的漢白玉雕像矗立在鮮花叢中。雕像后面即是墓地。墓前臥著一塊素凈的花崗石墓碑,后面潔白如玉的大理石墓槨。墓地正中是宋慶齡父母之墓,西側是李燕娥女士之墓。陵園內設有紀念館和上海兒童博物館,遠近謁墓瞻仰者絡繹不絕。宋慶齡(1893~1981年),廣東文昌人,生于上海,早年留學美國。1915年10月,在日本東京與-中的孫中山結婚。在與孫中山共同生活的十年中,宋慶齡以……[詳細]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孫中山文物館)
  1912年1月日孫中山宣誓舊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后由于帝國主義和革命黨內外妥協勢力的夾攻,被迫辭職。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當選為大元帥,誓師北伐。但第二年,受到桂系及政學系的挾制又被迫去職,遂攜夫人宋慶齡來到上海繼續從事革命活動。這時孫中山在政治上孑然無助,經濟上十分拮據,一天,四位從加拿大回國的華僑到孫中山在環龍路63號(今南昌路59號)的臨時寓所看望孫中山,見住宅已陳舊,認為這正與從事驚天動地大事業的人實在不相稱。四位華僑當即決定將合伙開辦化妝品工廠的部分資金取出,購買一座像樣的住宅送給孫中山。孫中山連連搖手,后經再三解釋,終于說服了孫中山接受。1920年1月孫中山遷如莫利哀路29號(現香山路7號)新居。在這里,孫中山與夫人一起居住了五年,這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時間最長的地……[詳細]
上海真如寺
  古剎真如寺位于普陀區蘭溪路399號。始建于唐代,原在大場鎮,原名真如院,又名萬壽寺,俗稱大廟。宋嘉定年間僧永安在官場(今大場附近)改建后名真如院,寺名乃取自佛經《成唯識論》里的解釋:“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寺內橫梁對聯有“佛日光輝崇盛世群咸悟真如”之句,點出了寺名的來歷。元延佑七年(1320年),僧妙心移建至桃浦桃浦、梨園浜交匯處東北側今址,改名為真如寺。真如寺遷建以后,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現市集,緣寺得名,稱真如市。隨著集鎮的發展,位于鎮北的真如寺也不斷擴大。明清期間,在該寺正殿四周又陸續興建了許多偏殿樓閣:東廡有送子觀音殿、伽藍殿;西廡有十王殿、藥師殿;寺東有東岳行宮、忠顯王殿;寺西有城隍行宮、地藏殿;寺前有韋馱殿、鄂王殿、魯……[詳細]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周公館)舊址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設立于1946年6月,是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談判期間中國共產-表團在上海設立的辦事機構。由于當時國民黨的限制,辦事處對外稱周恩來將軍寓所,簡稱周公館。辦事處設立后,周恩來、董必武等曾多次在此會見各界人士并舉行中外記著招待會,闡述我黨對和平民主的一貫主張,揭露國民黨政府假和談、真內戰的陰謀。周恩來、董必武等在周公館進行的革命活動和斗爭,為我黨擴大和鞏固革命的統一戰線,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中國共產-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于1986年9月起正式對外開放,由思南路73號、71號兩幢樓房組成,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49平方米,其中73號為舊址復原部分,是一幢一底三層的西式花園樓房,建于二十世紀20年代。71號辟有80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四区 | 亚洲另类sm视频在线观看 | 香蕉成人67194 | 茄子国产成版人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线路一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