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司古都老司城AAAA ![]() 老司城位于縣城東20余公里處的麻岔鄉司城村。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統治的古都,亦稱司城、老司城。土司時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十分繁華。百姓流傳,老司城分內羅城、外羅城,有縱橫交錯的八街十巷,人戶稠密,市店興隆,史書有“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鎮,萬里之邊城”的記載。清貢生彭施鐸作《竹枝詞》贊“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老司城留存遺址很多,現成為游客、專家、學者了解研究土家族歷史和文化的珍貴的人文景觀。主要有祖師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宮、土司古墓群等。地址:湖南湘西州永順縣老司城村開放時……[詳細] |
![]() | 塔臥紅軍第四分校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塔臥居委會。1934年12月,紅二、六軍團政治部在塔臥雷家新屋辦了一所紅軍學校,全稱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分校,校長由蕭克兼任,副校長譚家述,政治部主任張平化。學員主要來自紅軍,部分學員由郭亮、永保、龍山、桑植等縣保送。學員必須是身體健康、社會關系好的青年積極分子,共有600余人(郭亮、永保兩縣約保送了60余人),編成了兩個營,學習期限為一個月。主要學習軍事、政治,培養紅軍排級以上干部。學習中,理論聯系實際,進行直觀教學,如用木柴作山,火柴盒作屋,粉筆做人……教師給學生假設一次戰斗,叫大家提出戰斗方案,然后討論,選擇。除學習戰略戰術外,還學習一般軍事常……[詳細] |
![]() | 溪洲銅柱現存于王村民俗風光館內。公元940年,楚王馬希范與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戰媾和,締結盟約,劃疆而冶,鑄5000斤銅柱為證。據史截:“后晉天福四年(公元939),溪州刺史彭士愁與當時占據湖南的楚王馬希范發生溪州之戰。彭士愁戰敗后于后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與馬希范議和,把戰爭的經過和議和的條款,鐫刻于銅柱之上。銅柱重五千斤,高丈二尺,入土六心,形為八面,中空,內實鉅錢,柱端覆蓋銅頂,銘誓狀于銅柱之上,立于會溪,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重立時,又羼刻了一些土官銜名。清中葉,柱上銅頂被盜,沉于江心,柱內銅錢亦被人以飴粘錢殆盡。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永順府知府張曾揚建亭保護。民國……[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紅軍兵工廠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和萬坪鎮。1934年12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省軍區遷到塔臥后,在塔臥涂家臺辦起了臨時修械廠,廠長是當時能造步槍的鐵匠馬立盛,政治指導員曾陸生,經理田端武,管理員周錫鵬,工人來自紅軍和當地的鐵匠、木匠,共50多人。1935年春,紅二、六軍團從慈利繳獲敵保安團兵工廠的兩臺車床和一些原材料,俘獲 40多名兵工人員,連同涂家臺修械廠遷到龍家寨多士坪,擴充為兵工廠,共380多人,廠內設有紅爐、翻砂、修理、木工等車間,主要生產刺刀、火藥、子彈、炸彈、手榴彈和0零件,修理和組裝一些0。廠里還有負責保衛的警衛連,共50多人,連長朱曹文。工廠原材料……[詳細] |
![]() | 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無線電臺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湘鄂川黔省委舊址后面的民房內。舊址為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192平方米,正屋坐北朝南,右廂房為吊腳樓,樓上為無線電總臺。正屋為宿舍和學習班教室,左廂房為廚房。系當時總臺長蘇林,密碼翻譯陳琮英,教官王永浚辦公地點和住處。1934年12月,省委遷至塔臥后,紅六軍團從湘贛蘇區帶來無線電臺2部,有線電話總機1部,任弼時夫人陳宗瑛任通訊負責人,并擔任密碼譯電,工作忙碌時任弼時、李貞也前來譯電。無線電臺設有總臺和分臺,總臺負責與中央紅軍,紅二、六軍團各團部的聯系,分臺負責指揮本地各師軍隊,還兼管有線電話。蘇維埃政府各機關裝有電話……[詳細] |
![]() | 時代:商、周不二門遺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城城南一公里處的猛洞河邊,是猛洞河風景名勝區的北大門。是商代、周代時期的古遺址,遺址于1986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被發現,總面積為76560平方米。遺址平面為橢圓形,由巖窩遺址、洗心池遺址、虎字巖遺址、摩崖石刻遺址、蚌殼巖遺址、強盜洞遺址、老鷹洞遺址、松柏古道遺址等22處洞穴或石廈組成。遺址對研究湘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史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為研究湘西地區西周時期古人居住、生活及生存方式提供了實物例證。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羊峰古城遺址位于永順縣石堤鎮羊峰村,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總面積1156334平方米,是目前武陵山區發現最大的古城遺址。古城坐南朝北,設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布局為衙署區、居住區、墓葬區、街道、橋梁、古井等,布局嚴謹,保存完整,對研究武陵山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2013年,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1943處,永順縣“羊峰古城遺址”被列入其中。……[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