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學宮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小新橋25號。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間,明、清均重建。大成殿于1992年重修。主要建筑有迎秀門、狀元橋、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閣、鼎甲坊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寶應縣城的孔廟、大成殿,歷經宋、元、明、清四代,曾兩度毀于戰(zhàn)亂,后經重建、增建,直至清代中葉巳成為一組完整的、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其范圍東抵朱家巷,西至縣南街,南臨迎秀門,北止學墩巷,占地共約五十多畝。其周圍城河環(huán)繞,石橋臨空,南頻秀水,北倚“高峰”。當時的迎秀門、狀元橋、泮池(即孔子的硯臺池,后又稱做養(yǎng)魚池)、欞星門、鼎甲坊、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閣、天魁亭等建筑,依次排列中在軸線上。東為副學署,西為射圃廳,布局對稱,各得其勢。副學署的大門為一高兩低三楹古牌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