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滁州市旅游

滁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楊捷將軍墓
  楊捷將軍墓位于天長市諭興草廟山。楊捷,江蘇寶應人,清代康熙年間昭武將軍,光祿大夫,兼太子太保,參加了平三藩、收臺灣、征準噶爾等許多重要戰(zhàn)爭。功勛卓著,死后獲旨厚葬。其墓區(qū)山青水秀,氣勢壯觀。墓前石刻造型優(yōu)美,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楊捷戎馬一生,屢建戰(zhàn)功,死后贈少傅兼太子太傅。墓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為一高大山丘,墓前有長400米、寬30米神道,神道西高東低,用磚鋪砌,墓前有雙牌坊、雙碑亭、7對石象生,1對石柱,整個墓地氣勢壯觀![詳細]
22、豐樂亭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豐樂亭
  豐樂亭豐樂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旅游區(qū)豐山腳下紫薇泉旁,為北宋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所建,親撰《豐樂亭記》記之,于亭間飲酒、題吟、會友、與民同樂,并命人在幽谷“雜植花卉”,“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后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花不開。”豐樂亭現(xiàn)存蘇東坡所書《豐樂亭記》石刻及“滁州十二景”詩畫![詳細]
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紀念館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于1940年3月,原上海市市長、海協(xié)會會長汪道涵先生曾擔任首任縣長。紀念館位于自來橋鎮(zhèn)老街,總建筑面積3840平方米。新建紀念館一層為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史料展區(qū),二層為嘉山縣首任縣長汪道涵生平事跡展區(qū)![詳細]
明光火神廟
  火神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古鎮(zhèn)西角,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間重建,同治年間重修;鹕駨R座北朝南,主體為磚瓦抬梁式木質結構,前后進各三間,占地近400平方米,廟內置有坐佛、觀音、十大天王塑像。傳說為祈福求安靈驗之處,香火旺盛。保護范圍:建筑本體外,東3米至查家巷,南3米至西環(huán)路,西0.5米至孫玉志、祖玲扣祖宅,北0.5米至何玉洋宅。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2米,南2米,西1.5米,北1.5米。……[詳細]
明光古戲臺
  古戲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系乾隆皇帝下江南看戲之處。古戲臺是不但反映出了我國古代建筑技術的發(fā)展狀況,而且也是研究宗教文化和地方戲曲史的可貴實物資料。它保存基本完好,皖東唯一。保護范圍:建筑本體外,東3米至查家巷,南3米至西環(huán)路,西0.5米至孫玉志、祖玲扣祖宅,北0.5米至何玉洋宅。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2米,南2米,西1.5米,北1.5米![詳細]
辛氏莊園
  辛氏莊園位于滁州市明光市,年代為民國。2012年,辛氏莊園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周邊15米內。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詳細]
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
  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位于滁州市定遠縣大橋鎮(zhèn)三官村灣楊村民組,年代為1939—1940年。2019年,中原局第三次會議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崗村大包干發(fā)源地舊址
  小崗村大包干發(fā)源地舊址位于滁州市鳳陽縣,年代為1978年。2019年,崗村大包干發(fā)源地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長圖書館舊址
  天長圖書館舊址位于滁州市天長市,年代為1922年。2012年,天長圖書館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老圖書館樓四周外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至原文物所院內,西至原文化局院內,南至圖書館新樓前,北至胭脂山院內![詳細]
豐樂城遺址
  豐樂城遺址位于滁州市全椒縣二郎口鎮(zhèn)古城自然村西100米,年代為南朝。2019年,豐樂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1、陰陵城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陰陵城遺址
  陰陵城遺址位于滁州市定遠縣永康鎮(zhèn)古城村,年代為秦漢。2019年,陰陵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2、神山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神山寺
  神山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神山寺,距今已存1200多年。人來人往,乃香火勝地。神山寺廟會,是全椒民眾十分喜愛的千年古盛會。據(jù)佛書記載,農(nóng)歷二月十九是觀音菩薩誕生之日,神山寺落成后,寺中眾僧為求寺廟0常轉,香火鼎盛,就選擇了觀音菩薩二月十九誕辰日為神山寺落成開光典禮日。于是每年這天,十里八鄉(xiāng)的民眾便會來到神山寺燒香拜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為神山寺廟會日,并成為習俗流傳至今。經(jīng)過千百年的傳承與發(fā)展,神山寺廟會已經(jīng)成為將祭祀活動、集市貿(mào)易和文化娛樂活動融為一體的文化載體,內容十分豐富,具有很高的民俗價值。每年都會吸引合肥、南京兩大都市圈以及長三角的香客、游客來此祈福。廟會舉辦前后,盡管天氣乍暖還寒,但四面八方的信眾、游客、商賈紛至沓來,參會人數(shù)每年都有數(shù)十萬之眾。廟會期間,通往神山寺的……[詳細]
  紅衛(wèi)漢墓位于滁州市定遠縣,年代為漢。2019年,紅衛(wèi)漢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梅花壟古墓群位于滁州市全椒縣,年代為漢、南北朝、宋。梅花壟古墓群以廣平園藝場為中心,西南至卜集鄉(xiāng)西石行政村的大汪、韓莊、胡姚等自然村;西至峨嵋行政村的高莊、田谷、大何、小錢、大王、山吳等自然村;北至廣平鄉(xiāng)浦北行政村和洼李自然村;東到程家市汽車站。墓區(qū)東西長3公里,南北寬2公里。在此范圍內,古墓“棋布星列”堪稱“奇觀”。2012年,梅花壟古墓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程家市行政村,西南至卜集西石行政村,西至峨眉行政村,北至廣平行政村、浦北行政村和洼李自然村。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詳細]
35、襄河古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河古橋位于滁州市全椒縣,年代為明清、民國。全椒太平橋原名賀魯橋,因為相傳隋大將軍賀若弼曾在此造櫓。清康熙后改名為太平橋,為舊時滁州至廬州(也就是今天的合肥)古驛道的必經(jīng)之橋。1931年前后,國民政府全椒縣建設局曾修整過。太平橋原為石拱型單孔橋,建國后改為木面橋,后在橋上增鋪了砂土。傳說劉平作全椒縣令時,劉平將朝廷撥下的建城款購買糧食救濟災民,結果被罷官獲罪,押解京城問斬,全椒百姓得知消息后,傾城相送至城東太平橋,此時恰為正月十六。此后,每逢此時,百姓必到此橋焚香燃竹,追念劉平。后漸漸衍化成走太平。全椒一直有正月十六走太平的民俗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縣獨有的傳統(tǒng)民俗,自東漢開始,傳承迄今,盛況不衰!稘h書》載有“澄日太平”之諺,此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梁宗檁《荊楚時記》……[詳細]
  普濟橋位于滁州市天長市,年代為清。歷史上銅城叫過銅城市,下設三海、普濟等鎮(zhèn),普濟橋在普濟鎮(zhèn)上故名普濟橋。據(jù)史書記載,當?shù)赜幸晃唤性∪睦险叻畛鲆簧e攢下來的錢,振臂一揮募捐建橋于是當?shù)胤郊澠矫癜傩諢崃翼憫,用了三年的時間于1818年建成。普濟橋南北走向,寬約6米長約20余米四個船型橋墩,中間兩個橋墩上雕有龍紋。直徑約半米的圓杉作為橋梁。上鋪45塊巨型花崗巖為橋面,在橋的兩邊各有15根欄柱。橋欄上有鯉魚跳龍門、蝠盤壽、鳳凰戲牡丹、萬事如意等浮雕,圖案精美,形象逼真。最著名的要算橋上橋,其創(chuàng)意獨特,已成為石欄浮雕的代表作。歷史上普濟橋遭到三次大破壞,又使這座大橋到了風燭殘年。據(jù)鎮(zhèn)上老人說,太平軍攻占銅城,曾斬下橋墩上的龍頭龍尾以向清政府--;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寇飛機兩次轟炸,炸飛了欄柱上的三個石……[詳細]
  抗大八分校舊址天長市銅城鎮(zhèn)龍崗社區(qū)1942年5月,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八分校成立(簡稱抗大八分校),校長為新四軍副軍長兼二師師長張云逸,二師副師長羅炳輝任副校長,馮文華任教育長。下設政治部、軍事訓練處、文化教育處、供給處等。歷時4年多,于1945年8月結束,共招收學員四期,先后培養(yǎng)了近3000名抗日軍政干部,為二師和淮南根據(jù)地的發(fā)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舊址規(guī)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有教室舊址、校務部舊址、政治部舊址等共17處,房屋100余間,F(xiàn)存建筑均為清至民國時期,其中真武廟為學員教室舊址、學員二隊駐地舊址。真武廟始建于元惠宗元統(tǒng)二年(1334年),早年被毀,現(xiàn)存建筑建于清嘉慶十八年三月(1813年),有房屋24間和1座藏經(jīng)樓,正殿3間為學員二隊教室舊址,偏殿3間為學員二隊駐地舊址![詳細]
  青獅墩遺址位于滁州市天長市,年代為商周。2019年,青獅墩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全高清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 色8欧美日韩国产无线码 | 亚洲人成电影日本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