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邢臺市 > 臨城縣旅游

臨城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臨城煤礦遺址
  臨城煤礦遺址位于河北省臨城縣城西北6公里的祁村村北500米處。南北長50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在遺址的中央,有一對井筒,直徑6米,深200米,井壁用青石和水泥漿砌而成,工程堅固。1878年至1881年,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委派湖北試用通判鈕秉臣前往臨城內邱一帶勘察礦點。1882年,洋務派籌集資金139860元開辦了石固煤礦、膠泥溝煤礦。1898年8月,中國與比利時首次合辦直隸臨城煤礦。1901年李鴻章死,袁世凱出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袁將合同廢止,首次合辦失敗1903年中比第二次合辦直隸臨城煤礦,袁世凱派津關道唐紹儀與比利時商人談判。唐去職后,梁效彥繼任,繼續與比利時商人談判,于1905年簽訂了合同。主副井筒于1907年先后建成,并開始出煤,煤質優良。直隸臨城煤礦的建……[詳細]
西鎮李氏墓
  西鎮李氏墓位于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西鎮村。文物級別:省級批準時間:1993年7月15日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城東10公里西鎮村西北50米處,有一處北齊墓群,共有墓葬4座。南為1號墓,中為2號墓,西北為3號墓,東北為4號墓。1、2、4號墓1975年均有封土,3號墓封土早年即不復存在。1975年冬,當地在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挖去1號墓部分封土及2、4號墓全部封土。2號墓墓頂被壓塌,后被生產隊取磚拆毀。4號墓被挖及墓道,墓室無損。根據墓志,該墓群為北朝趙郡李氏家族墓群。1號墓為北齊司徒府中兵參軍事李祖牧先夫人墓,2號為李祖牧及夫人合葬墓,3號為李祖牧第二子李君明墓,4號墓為李祖牧第三子李君穎墓。趙郡李氏為北朝氏族高門之一,李氏世代做官襲爵,并與皇室聯姻。李祖牧五世祖李順官至北魏侍中、鎮西大將軍、太尉、高平王……[詳細]
柏暢城遺址
  柏暢城遺址位于邢臺市臨城縣東柏暢村西南山坡之上,系戰國至漢時期的一個處古城址,又稱柏暢侯城,1993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柏暢城城墻依山勢高低而筑,墻系系夯基而成。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800米,面積約400000平方米,城墻西、南兩面斯續尚存,北面和東面已被平掉。在柏暢城址內外,繩紋磚瓦和碎陶片俯拾皆是,當地農民耕地時,不斷發現鐵劍、三校銅鏃頭。從磚瓦、陶片的紋飾和箭鏃的特征,系戰國至漢時期的遺物。柏暢城據隆慶《趙州志》記載,柏暢城在臨城縣西十五里,為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趙敬肅王兒子為侯。于此單姓建國,《寰宇記》載:“詆水東經柏暢城,在亭南里許,址猶存。”從發現的遺物和文獻記載對照,該城址系戰國至漢時期的柏暢城。……[詳細]
臨城瓷窯址
  臨城境內唐代邢瓷窯址的發現,大量盛唐乃至初唐 時期的實物標本的出土,填補了中國瓷史研究中的一項空白。唐代北方邢州所燒造的白瓷與南方越州(今浙江紹興)所燒造的青瓷,可以相互媲美,同時著稱于世。青瓷號稱類玉類冰,邢州白瓷號稱類銀類雪。邢窯白瓷產品的出現,改變了中國一向以青瓷為主的局面。尤其在內邱境內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為陜西大明宮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館藏的“盈”字款白瓷盒找到了窯口的出處。邢窯細白瓷的出現,是邢窯對中華民族的重大貢獻,是我們仍需辯行深入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邢窯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仍具有重大的保護價值和學術、科研價值。……[詳細]
息波亭及護城石堤
  息波亭及護城石堤為明代古建筑,位于邢臺市臨城縣縣城。 2008年10月20日息波亭及護城石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臨城潘氏貞節坊
  潘氏貞節坊為清代古建筑,位于邢臺市臨城縣臨城鎮南程村。2008年10月20日潘氏貞節坊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蛤蟆橋
  蛤蟆橋為清代古建筑,位于邢臺市臨城縣黑城鄉午河。 2008年10月20日蛤蟆橋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喬氏墓群
  喬氏墓群位于臨城縣喬家莊村,為明代古墓葬。2001年2月7日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97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