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霍邱文廟位于霍邱縣城關鎮文化街。文廟古建筑原名孔廟,又名學宮、圣宮,習慣稱黌學。霍邱文廟始建于元至順二年(1331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增建學宮,明正德六年(1511年)增建明倫堂,崇禎十三年(1640年)建尊經閣。清嘉慶三年(1798年)擴東西兩廡14間為18間,嘉慶六年(1801年)擴大成殿3間為5間。霍邱文廟有戟門5間、東西兩廡18間、大成殿5間、明倫堂5間、尊經閣上下兩層共10間。整個建筑為抬梁式,五架梁或七架梁,硬山墻,青磚、灰瓦、木結構建筑,占地面積424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風格,是皖西地區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結構建筑群之一。保護范圍:東至東廂房后墻南北延伸線往……[詳細] |
![]() | 皋陶墓位于安徽六安城東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側15米處,東北35米處為皋陶祠舊址。皋陶被孔子列為上古“四圣”之一。《史記·索隱》載:“六安國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國”,故六安有皋城之稱。皋陶墓為圓形土冢,周長97米,高6.2米,墓頂平面直徑4米,上有黃連木一棵,形同華蓋,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吳坤修手書“古皋陶墓”碑刻一塊,碑高1.82米,寬0.92米。1981年公布為六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上海辭書出版社收入《中國名勝大辭典》。……[詳細] |
![]() | 蘇家埠戰役紀念園,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橫排頭水庫邊,占地160畝,投入700萬元,分為徐向前元帥廣場、蘇家埠戰役紀念館等,許繼慎紀念園位于裕安區青山鄉,投入500萬元,占地20畝,園內有許繼慎將軍漢白玉雕像、紀念館等。1932年3月22日到5月8日,徐向前元帥在六安市蘇家埠鎮指揮紅四方面軍與國民黨軍開展了浴血奮戰,為鄂豫皖地區的革命戰爭奠定了勝利的基礎。鎮東南朱家大院為紅四方面軍蘇家埠戰役總指揮部舊址,現辟為陳列館,徐向前元帥為之題詞。戰役舊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蘇家埠戰役紀念園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詳細] |
![]() | 排頭樞紐工程位于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以南5公里的淠河上,是淠河灌區的渠首工程,也是淠河流域上游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關鍵性工程,距上游東淠河與西淠河匯合處的兩河口約9公里,灌水面積4370平方公里。該工程始建于1958年,1959年主體工程基本竣工,當年發揮灌溉效益,以后灌溉面積逐年擴大,到2000年底止,灌溉面積已達616萬畝,占設計灌溉面積660萬畝的93.3%,40年累計引水總量867億立方米。2019年,橫排頭渠首樞紐工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六安中心縣委、六英霍暴-動-總指揮部舊址位于金寨縣燕子河鎮聞家店村東岳廟。1930年春,六安中心縣委曾組織發動六(安)英(山)霍(山)3縣武裝暴-動-。同年3月,六安中心縣委和六英霍暴-動-總指揮部從六安獨山附近的龍門沖遷此。六安中心縣委書記舒傳賢兼任暴-動-總指揮部總指揮,中心縣委常委周之兼任政治部主任,儲明谷同志任主任秘書。1930年1月22日,六安中心縣委在流波幢,將六安六區、三區和兩鎮游擊隊合編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師。……[詳細] |
![]() | 立夏節起義舊址河南省商城縣(今屬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丁家埠小街的東南側。1927年5月6日(農歷三月二十七日立夏節),河南省商城縣南部地區,爆發了以民團起義為主,并和農民暴-動-相結合的武裝起義。它是繼湖北省麻城起義之后,在大別山區爆發的又一次武裝起義。在中共商、羅、麻特別區委的組織下,共產黨員周維炯、徐子清、肖方等人,領導了河南商城南部(今安徽金寨縣西部)的和、樂兩地的農民群眾,舉行了武裝起義。6日晚,打入丁家埠-民團內部的周維炯,設計收繳了-民團的武裝,宣布起義。同時,起義農民分別解決了斑竹園、吳家店、白沙河和南溪等地的民團,一夜之間,起義武裝控制了和、樂兩地區。5月7日,成立了臨時革命政……[詳細] |
![]() | 赤城縣赤色郵政局舊址位于金寨縣湯家匯鎮。1930年商城縣赤色郵政局成立于今天金寨縣湯家匯鎮老街中部的徐氏祠(現存青磚小瓦房六間,晚清建筑),1932年初改稱“赤城縣赤色郵政局”。赤色郵政局下設7處郵政支局,是根據地建立最早的郵政機構之一。配有郵戳,公章,信布袋等,主要辦理蘇區文件、信函寄遞業務。紅軍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后,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西撤,赤色郵政人員隨大部隊撤離,根據地赤色郵政局即告停辦。……[詳細] |
![]() | 六安西古城遺址位于六安市區北6公里城北鄉六安西古城遺址內兩座古城址相距僅300米,東西對峙,六(安)壽(縣)公路橫貫其間,后人以其位置分別稱為東、西古城。西古城址現存南北長471米,東西寬229米,厚約2—5米。城墻四拐各一大土堆,高約10—13米。經初步勘探,所出實物為春秋至漢代遺物。少數為新石器時代遺物。……[詳細] |
![]() | 褚氏祠堂位于舒城縣查灣鄉褚河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前二次建成皆因故而毀。現存祠堂是第三次修建的,奠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落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距今二百多年。褚氏祠集清代中期徽派建筑藝術與江淮古民居特點為一身的古建筑。2004年10月28日褚氏祠堂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金寨古寨堡群位于六安市金寨縣,年代為元、明、清。金寨縣境內有多處古寨堡,比較有名的有天堂古寨、黃花寨、將軍寨等,這些古寨堡自然景觀優美,而且當地還流傳著許多與古寨堡有關的傳說,更讓這些古寨堡增添了厚重的人文色彩和歷史色彩。2012年,金寨古寨堡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區域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100米。……[詳細] |
![]() | 四望堡寨址位于海拔1396米的四望山的頂端,建于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四望堡寨址的寨墻由石塊壘砌而成,長2000米,高6米,寬1.5米,墻外側險陡,寨內稍平。寨墻每隔一段,筑有小石室,形似碉堡。設南北二門,均為券形頂,上下兩層。南門楣嵌有“秀冠南山”石刻。四望寨險峻峭秀,青楓翠竹,環境優美。……[詳細] |
![]() | 紅軍第11軍32師成立舊址1929年5月9日立夏節起義隊伍會師班竹園朱氏祠,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二師,師部也設于此。朱氏祠建于清雍正年間,坐北朝南,原為朱氏宗祠,有三進大殿加兩邊廂房,共二十九間,青磚小瓦結構。建國后收為公房,先后為鄉政府,人民公社,區委駐地。……[詳細] |
![]() | 花城遺址位于安徽省舒城縣柏林鄉花城村,距縣城5公里。花城又名花家城、竹子市和花園城。上世紀八十年代,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花城遺址進行了認真的勘探調查,發現大量的商周至宋代的陶鼎足、陶鬲足、夾砂陶片和宋代時期的影青瓷片等遺物,確認為商周與宋代的古城遺址。……[詳細] |
![]() | 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政府機關舊址位于六安市金寨縣湯家匯鎮小街,年代為1933年。寺院后東南兩邊各有兩條山嶺。南邊一條長300余米,北倚湯匯大河,河似“鰱魚”,故曰“鰱魚山”。唐代名將郭子儀四子郭金五平叛亂,戰死于大別山,后葬于該山山南,現仍存墳一座,碑一塊。東邊一條長600米,彎彎曲曲,肖似民間花鼓燈之滾龍,它與另外八條山嶺同向鰱魚山南一小山包,神似九龍朝拜,人們戲稱為“九龍戲珠”,因而此山被取名為“九龍山”。據史料記載,該寺建于明初。相傳,當時鰱魚山下梅溪鎮為商南商賈云集之地,因湯姓居多,改名為湯家匯。后因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三襲河南,該庵被毀。清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由地方名士募……[詳細] |
![]() | 皖西北道革命根據地金寨革命舊址群位于六安市金寨縣,年代為現代。2019年,皖西北道革命根據地金寨革命舊址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毛澤東視察舒茶休息室舊址位于六安市舒城縣舒茶鎮,年代為1958年。2019年,毛澤東視察舒茶休息室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許繼慎故居及許繼慎墓位于六安市裕安區,年代為民國、現代。2019年,許繼慎故居及許繼慎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霍邱小古城遺址位于六安市霍邱縣白蓮鄉岔路村古城村民組,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商周。2019年,霍邱小古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中洪城孜遺址位于六安市霍邱縣,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商周。2019年,中洪城孜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范家古城遺址位于六安市霍邱縣,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商周。2019年,范家古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