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安慶市旅游

安慶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渡江戰役二野四兵團司令部舊址位于安徽省望江縣涼泉鄉涼泉村陳家沖自然村渡江戰役二野四兵團司令部舊址屬典型的清代建筑風格。祠堂前后共三進,磚木結構,抬梁斗拱,一進有木質通樓,中進較前后進寬大,左右為回廊式廂房。祠堂面積約500平方米。祠堂東廂為電話室,西廂為陳庚司令員的辦公室,是強渡長江前重要的軍事訓練基地。1949年渡江戰役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選擇陳氏宗祠做為渡江戰役指揮部。保護范圍:祠堂院墻周邊3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197米。……[詳細]
  徐高樓屋位于余井鎮嶺頭居委會高樓組,建于乾隆年間,坐北朝南,為明五暗七進建筑,五架梁采用抬梁與穿斗式結構,面闊10.6米,進深43.9米,占地面積約207平方米。建筑大門平面為“凹”字形。中廳結構破壞嚴重,檐柱與內外金柱因腐蝕而被拆除,僅存6個柱礎。大門前有兩根石質八方形旗桿石保存較好,其中一塊旗桿石刻有銘文:“清乾隆壬申高科舉人徐安國立!绷硗庥兴目冒倌暌陨系睦险翗洌c月形水塘組成了一個建筑整體![詳細]
  戴家墩遺址位于安慶市望江縣鴉灘鎮三聯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距縣城北約30公里。面積約3萬平方米。1985年4月文物普查時發現。采集有鼎、豆、壺、罐、缽等陶器的陶片、鼎足、器蓋、器座及斧、鏟、錛、族(族=石字旁+族)等石器,陶器均為手制,多系夾砂紅陶,少數灰陶。多為素面,少數為弦紋、網狀紋。石器均為磨制。遺址主體保存基本完好。2012年10月23日,戴家墩遺址被公布為安慶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遺址中心為基點,東、南、西、北各2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50米。……[詳細]
  碓臼灣老屋始建于明代,坐東南朝西北,一進大門為為木門,門楣上為四個簡易門籫。二道門石框木門,板鑿石孔,橫木為栓,背面為照壁墻,四柱三門。二進中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五架梁,左右廂房設繡樓,后進堂屋,面闊一間,左右耳室各一間,廂房各一間。老屋保存完好,梁架、枋柱、雕花、地面形制均保持明代風格,老屋的選址講究風水,布局合理,結構科學,采用內精外素的手法。保護范圍:本體外,東、南、西、北各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20米![詳細]
  吳家五房屋位于安慶市宿松縣,年代為清!皡羌椅宸课荨蔽挥诎不帐∷匏煽h柳坪鄉大地村境內,該房修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距今230多年歷史,坐南朝北三進七開間,抬梁式,懸山頂,建筑面積1150平方米,規模龐大,設計風格獨特,為現今安慶地區為數不多的保存較為完好的徽派古民居。2012年,吳家五房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四周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100米![詳細]
  安徽郵務管理局舊址位于安慶市墨子巷。該舊址建筑建于民國十五年(1926年),歷時兩年竣工,樓有三層,高20米,面積2200平方米。典型的民國建筑風格,大樓結構嚴謹,布局新穎,青磚混凝土框架結構,二層各室可互為相通,系西洋古典式風格。大樓原為民國安徽郵務管理局辦公場所,現仍為安慶市郵政局辦公及營業場所。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安慶建黨會議舊址位于安慶市龍山路張家拐,1995年安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八批省文保單位。1925年秋,黨中央特派員江長恩從上海來安慶,年底經黨中央批準,正式建立中共安慶地委,地委書記由李竹聲擔任。此處舊址保存較為完好。2019年,中共安慶建黨會議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槐村王氏宗祠建于清嘉慶年間,建筑面積540平方米,整個建筑為一軸三進兩廂帶東西跨院布局。祠門面闊一間,進深一間,左右耳室各二間。二進中廳忠義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左右耳室各一間,左右廂房各一間,五架抬梁,后廳神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左右耳室各一間,東西廂房各一間,為七架梁前后挑檐式。整座建筑雕工細膩傳神。保護范圍:東48米至茶園小路,南50米至河壩,西31米至山崗旁水溝,北20米至后山。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10米,南20米,西25米,北20米![詳細]
  余氏遷潛十六世祖文章,是原明朝駐云南宣慰司副使余彥鑒公的十世孫,余文章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建起了這座祠堂,五世堂支祠。因謫祖鑒公(六世)祠近在咫尺,并側面相對,五世堂家廟未冠“宗祠”、“支祠”頭銜,所以在門頭“余氏宗祠”。原大門前建有六尺高花墻遮之(解放后花墻拆除)。保護范圍:東至小河,南至民居,西至“官舒路”。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10米![詳細]
  紅三十四師活動地舊址群(胡氏宗祠、金山村王氏宗祠、響腸村王氏宗祠、吳氏宗祠—立德堂、儲氏宗祠、王氏支祠)位于安慶市岳西縣響腸鎮響腸村、金山村,毛尖山鄉鶴林村,溫泉鎮東營村,年代為現代。2019年,紅三十四師活動地舊址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皖源村汪家新屋位于安慶市岳西縣河圖鎮皖源村,年代為清。皖源汪家新屋建于清代,坐東北朝西南,三進兩廂,東西跨院相連,內部弄道縱橫交錯,建筑高大牢固,簡單實用。2012年,皖源村汪家新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外,東、南、西、北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15米。……[詳細]
  褒隱寺塔位于安徽省望江縣碼頭鄉袁畈村鳳棲沖口,建于唐寶歷二年。明萬歷二十二年《望江縣志·山川圖》有載。古塔以青磚砌成,6方7層,高約25米,中間實心,層層有門,門似佛龕,惟有底層,四門對開。各層以磚斜鋪,出挑為檐。塔頂年久失修,有損壞。保護范圍:以塔基為中心,周邊3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7米![詳細]
  鄂豫皖軍政大學皖西分校舊址位于安慶市岳西縣中關鄉中關村,年代為1947年。2012年,鄂豫皖軍政大學皖西分校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10米至圍墻,南24米至大門前石壩處,西17.2米至圍墻,北9米至圍墻外。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20米,南至保護范圍外大河邊50米,西20米,北至山腳15米![詳細]
  安慶葉氏宗祠位于安慶市宜秀區大橋街道葉祠社區,年代為清末。2019年,安慶葉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尾河暴-動-舊址位于安慶市岳西縣,年代為1930年。2019年,黃尾河暴-動-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虎山胡氏宗祠位于安慶市望江縣高士鎮虎山村,年代為清。2019年,虎山胡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養英山莊位于安慶市宿松縣,年代為1915年。2019年,養英山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太湖龍門橋位于安慶市太湖縣北中鎮馬嘶村,年代為清。2012年,太湖龍門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畇墓位于太湖縣北中鎮寶坪村筏形組。墓座東朝西。為堆土式,墓前有三塊墓碑,為三人合葬墓,有拜臺,整體呈半圓形,墓壙用石塊壘砌。趙畇(1808-1877),號岵存,清嘉慶元年狀元趙文楷四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特旨上 書--房行走、教授皇子讀書,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總纂、實錄館總裁、編寫《漕運史》,任廣州潮州府知府、高廉道、按察使等官、惠潮嘉道。咸豐三年回籍辦團練,助曾國藩、呂賢基在皖抗拒太平軍,制定《團練章程》六條。晚年主講敬敷書。其女趙繼蓮嫁晚清重臣李鴻章為妻。其子趙繼元同治七年戊辰科進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其兄長子趙繼泰光緒已丑科進士,翰林院編修,朝考一等,刑部主事……[詳細]
  第五戰區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抗日英烈園位于安徽太湖縣大石鄉大明村小屋組。1939年,安徽人民自衛軍改編為游擊縱隊,分為十七個縱隊。第十一挺進縱隊轉戰江淮。1944年,該支隊在各戰役中犧牲的官兵674人全部遷葬在一起,修建第五戰區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隊抗日英烈園。1946年竣工,占地面積約5畝,原有紀念廣場、忠烈祠等。1939年1月,時安徽省主席廖磊和民政廳長陳良佐對安徽人民自衛軍進行改編為游擊縱隊,按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命令,全省分為十七個縱隊。第十一挺進縱隊第一支由阜陽、渦陽、穎上、亳縣等四縣人民自衛軍改編,有官兵1059人,轄第一大隊、第二大隊、第三大隊、支大隊和機-中隊,該支隊轉戰江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受辱视频在线看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