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松林村石德壇(本坊業主老尊福德碑、松林紳士碑)年代為清,位于回龍鎮泉嶺村委松林村南,類別為石刻。2018年11月8日,松林村石德壇被公布鐘山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主體四周3米。保護范圍:以石德壇及石刻文物本體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同界。……[詳細] |
![]() | 文明閣座落在黃姚鎮東南天馬山麓,前依姚江,右旁螺峰,為黃姚八景之首,建于明萬歷年間。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光十年(1830)、同治九年(1870)及民國15年4次重修,原有步云亭、文明首第、土地祠、豁然亭、福祿亭、惜字爐、天然圖畫、財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樓等12個建筑物,今存8個。閣內歷代名人題詩勒石頗多。1987年,自治區有關單位撥款10000元,當地群眾捐資2000元,再次修茸;區政協副主席莫乃群重書“文明首第”,韋瑞霖親書楹聯。現屬縣重點保護文物。……[詳細] |
![]() | 東嶺泰山石敢當年代為清乾隆27年(1862年),位于燕塘鎮合群村委東嶺村,類別為石刻。2018年11月8日,東嶺泰山石敢當被公布鐘山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石敢當文物本體為中心,向四周外延1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同界。……[詳細] |
![]() | 英家起義遺址位于英家鄉油榨峒村西500米白巖塘。1947年6月5日,中共桂東地下組織根據中共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精神,當晚9時于白巖塘泉公廟東側全體武裝人員集中宣布起義,在吳贊之的指揮下取得了襲擊英家鄉公所開倉濟貧的勝利。泉公廟為單間小廟,已毀。1985年縣委、縣政府于英家大橋頭建筑六角形攢尖頂鋼筋水泥結構紀念亭一座,占地面積100平方米。亭內立高2米,寬1.4米紀念碑,記述起義簡介、烈士芳名,在泉公廟舊址立紀念碑、碑高1.85米、寬1.6米、厚0.7米。……[詳細] |
![]() | 石龍橋石龍橋位于石龍鎮鎮政府門前,橫跨于石龍河南北兩岸,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緒年間,全長40米,寬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橋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點灰漿連結,充分顯示我國橋梁建設的高超技術和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石龍橋橋堍兩端各置石獅一對,兩石獅怒目圓瞪,虎虎生威,橋面兩側石欄、望柱、華蓋內側飾滿浮雕圖案,望柱外側分別陰刻“龍蟠東水”、“石鎖珠江”八個雄健橫聯大字,兩石欄上分別雕刻著“雙龍戲珠”、“雙鳳朝陽”、“八仙賀壽”,“灃磯訪賢”、“三顧茅廬”、“巧借東風”、“西湖借傘”、“十八相送”等刻工細膩、形象生動的神話傳說和戲文掌故,給大橋以溢彩……[詳細] |
![]() | 凌霄塔又名“梵塔”,俗稱“文筆”。原建于馬峽口東面的山旗嶺,坐東向西,為清末所建。民國23年秋,城鎮何武等士紳倡議把塔遷至河西殺人坪(今址在縣城南),初由縣人朱勝龍領銜主建,建成兩層后因朱病改為龍坪人潘先盛及廣東羅定人梁三記續建。塔高五層,坐南向北,為六角形磚木結構,壁厚0.40米,高14米;底層寬4米,由旋轉樓梯逐層而上,塔底層拱門兩側有楷書對聯一副:“兩粵通津石柱擎天扃馬峽;三城保障碉樓沿岸鎮龍坪”,為本地文人梁材鴻所作并書。”二層北面塔壁上 書--:“砥柱中流”,由國民黨陸軍少將何武所題。三層塔窗上直書“南天翹秀”亦梁材鴻撰寫,“超以象外”為縣人黎騰達手書。因頂層有“凌霄”兩字,故名凌霄……[詳細] |
![]() | 開寧寺在開山鎮南和村,為明萬歷年間的賀縣縣令歐陽輝所建,現存建筑面積:南北寬11米,東西長31米,為前、中、后三殿式建筑。前殿大門外有一對浮雕盤繞石龍柱,均以石獅為柱礎。造型工藝細膩精湛,張牙舞爪的龍和開口含笑的獅栩栩如生,其柱形如華表,具有典型的明代藝術特點。寺門左前方29米處有一石塔,底呈正方型,塔身六角形,三層重檐,葫蘆頂,通高5.20米,塔身鐫有浮雕圖案和陽刻文字,為清代咸豐四年(1854)立。1981年4月7日,開寧寺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松桂文星閣年代為清光緒,位于石龍鎮松桂村委松桂村,類別為古建筑。2018年11月8日,松桂文星閣被公布鐘山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星閣主體建筑四周墻基為基線,向四周外延1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同界。……[詳細] |
![]() | 里太古墓群位于鐘山縣公安鎮里太村,年代為漢-宋。里太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新華村客家圍屋(含石城、泰龍、生利圍屋)位于昭平縣樟木林鎮新華村,年代為清。新華村客家圍屋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福溪村古建筑群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福溪村,年代為明至清。福溪村古建筑群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秀水村古建筑群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秀水村,年代為明至清。秀水村古建筑群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八步陳家大院位于賀州市八步區蓮塘鎮上寺村,年代為清。八步陳家大院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浪水莊園位于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浪水村,年代為清。浪水莊園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高屋背嶺古墓群位于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田廠村,年代為戰國、秦漢。高屋背嶺古墓群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楓樹坳古道位于鐘山縣兩安鄉竹梅村委大竹坪自然村,年代為秦至清。楓樹坳古道位于賀州市鐘山縣兩安鄉至富川縣柳家鄉之間,是一段由卵石和青石板鋪就的古道。古道寬在0.9-1.4米之間,現存長約5公里。下段為卵石道,上段為板石道。據考:該道經過多次修砌,現富(富川縣)鐘(鐘山縣)交界的涼亭遺址處還保存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修建大竹坪楓樹坳的碑刻一通。楓樹坳古道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鐘山碧云巖石刻位于鐘山縣鐘山鎮大巖山,年代為宋-民國。鐘山碧云巖石刻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石龍戲臺位于鐘山縣石龍鎮石龍街,年代為清 。石龍戲臺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龍道村古建筑群位于鐘山縣回龍鎮龍道村,年代為清 。龍道村古建筑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東水村古建筑群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東水村,年代為清。東水村古建筑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