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永州市 > 祁陽市旅游

祁陽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陶鑄故居位于永州市祁陽縣潘市鎮陶家灣村一半山腰中。1908年1月16日,陶鑄就出生在這里。1926年,他入廣州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28年回祁陽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29年前往福建,先后擔任中共福建省委秘書長、書記,中共漳州特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長,福州中心市委書記,組建閩南紅軍游擊總隊和閩東地區人民武裝,成功地領導和指揮了震驚全國的廈門劫獄斗爭。1933年5月,被捕入獄,1937年被周恩來、葉劍英營救出獄后,被派到湖北省擔任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豫鄂挺進支隊代政委,創建鄂中抗日游擊隊和游擊區。解放戰爭時期,陶鑄先后擔任遼寧、遼吉、遼北等省省……[詳細]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我今天借用李白《夜宿山寺》這首詩來形容我們的瀟湘樓一點都不為過。先生們、女士們各位朋友請隨我的手指處便是瀟湘一帶赫赫有名的瀟湘樓。一眼望去,樓頂穿過云層,樓身巍然聳立。從正面看整個樓閣就如“品”字一樣端莊落座在1209平方米的突兀的小石山上,因樓傍古城墻瀟湘門而得名“瀟湘樓”。樓前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石板街,石板街依祁水(又名小東江)西岸而延伸。小東江上可追溯到邵陽與祁東四明山發源地流經邵陽、祁東、祁陽北部各鎮。祁陽縣城東江村頭海水灣與湘江匯合。祁水與瀟水在此匯合形成兩股水系回漩產生諸多靈氣,瀟湘樓建于此靈氣之地與文昌寶塔、萬卷書巖相得益彰,更……[詳細]
  楊氏宗祠坐落在潘市鎮側樹坪村,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宗教祭祀建筑,歷史悠久,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代宗祠建筑風格和歷史文化信息,是集建筑、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于一體的歷史文化遺產。楊氏宗祠自清代起就承擔著興辦教育的重任,反映出當地民眾渴望知識、崇尚文化的美好品德。它不僅承載著人文歷史、民俗民風演變的豐富信息,也支撐著一個地方乃至一個民族對保持文化傳統的信念和希望,并見證了廢除科舉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對研究清末到當代中國教育體制變革有著重要的價值。楊氏宗祠在辦學生涯中,培養了一大批國家棟梁之才,考取北大、清華及留學國外者甚多,其中清華大學教授楊知行就是其中的翹楚。楊氏宗祠在建筑藝術上也……[詳細]
  九泥壩戲臺位于肖家鎮九泥村,于清乾隆年間修建。九泥村是祁陽寶貴的文化遺產,2016年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九泥壩戲臺是九泥村古建筑群中最出色的一顆明珠。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代戲臺建筑風格和歷史文化信息,集建筑、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于一體,是湖南地區存世不多的保存完整的重檐亭閣式古戲臺。戲臺結構合理,內頂穹窿藻井,雕梁畫棟,精雕細刻,造型精美,形態逼真,匠心獨運,承載著厚重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蘊含著豐富的民間建筑、工藝美術與宗教文化文價值。該戲臺原本為當地宗祠內表演祁劇的場所,目前仍舊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祁劇”的演出場地,它在歷史街區內保持了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是……[詳細]
  文昌塔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祁陽縣城關鎮,此為省內僅有的四面抱廈式結構的磚石塔。塔始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由祁陽人銅仁知府鄧球倡建,重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文昌塔坐東南朝西北,高36.68米,基座直徑18.2米,每邊長7米,磚石結構,底層以青石為基,二層以上為青磚砌筑,從下而上,逐層內收。內為拱頂,外為磚石出挑外檐,外平臺地板、頂蓋、角脊均用紅砂石鋪砌,尤耐風霜。塔中空,各層均有臺階,可繞至塔頂。每層各面均設券門。二、三、七層設外平臺,其余設腰檐。各層高度不等,使塔身造型具有韻律感。塔頂有鐵剎,雄偉壯觀。一層正門嵌“二龍戲珠”立體鏤空浮雕石刻,上刻“文昌塔”三字,其余各層也均在內壁……[詳細]
  天主教堂坐落于祁陽縣城浯溪鎮九塘沖,縣人民醫院住院部旁,1936年建成,歐洲哥特式建筑,總面積700平方米。穹頂式經堂內有禮拜廳、祭臺、唱經臺、講道臺、更衣室,四壁景置圣母、耶穌等油畫,各項設施典雅。是湖南省現有最古老、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1995年被定為湖南省重點宗教活動場所,2003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做a爱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高清 | 日韩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 亚洲一区精品人人爽人人躁 | 欧美日韩国产偷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