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忠橋(第二批省保)時代:元地址:山西晉城市城區東關東門外沙河上景忠橋又名永濟橋,俗稱東關橋、東大橋。晉城老城區古橋,從清朝澤州府時期至今,仍是山西晉城市東向交通往來的必經之路。據清乾隆《澤州府志》載,橋始建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初建時為木構橋梁,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仿晉城西關景德橋大券拱式樣,改建為石橋。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建,四十八年(1783年)又進行了大的修葺。景忠橋是一座單孔弓形石拱橋,橋長16.55米,橋寬5.7米,橋面略有弧度。橋身為單孔拱券,橋拱寬6.5米,共由99道石圈采用并列自由錯縫法砌造而成。拱石厚0.62米,上、下接面處不設露明腰……[詳細] |
![]() | 西四義普覺寺(第五批省保)時代:元至清地址: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西四義村西四義普覺寺,據寺內現存的清道光十四年(1834)碑文記載及實物佐證,該寺創建于唐天寶元年(742),后經歷朝維修,終成今日之貌。該寺坐北朝南,兩進院落,東西長64.61米,南北寬36.36米,占地面積2204.87平方米。現存主要建筑及殿宇有四大天王殿(南殿)、三佛殿(中殿)、關圣殿(正殿)、藏經樓等,各神殿前后照映,相互貫通。三佛殿位于磚砌臺基之上,前有方形月臺,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柱頭斗拱四鋪作,單下昂,螞蚱形耍頭,補間鋪作共五朵。經后代改建,建筑門窗已失去原有風格。關圣殿,該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詳細] |
![]() | 高都東岳廟高都東岳廟(第二批省保)時代:金地址:澤州縣城東北21公里的高都村亦名東大寺。始建于金大定年間(1161年—1189年)。清康熙五十七年與乾隆五年重新整修。現存建筑為山門、東西廊廡、大齊殿、藏經閣及兩側垛殿等。其中大齊殿為金代原構,余皆明清重建。大齊殿內奉齊天大帝。殿前月臺上建卷棚頂抱廈一座,大齊殿面寬三間,單檐懸山頂筒板瓦頂,前檐為一間敞廊,廊柱上刻有金大定年間布施題記。檐下斗栱四鋪作單下昂,殿內梁架規整,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屋頂上三彩琉璃剪邊。殿內泥塑五尊,基本完好。神臺基座束腰須彌式,滿雕力士及各種花紋圖案,有“金大定二十九(1189年)題記。板門四周立額、門額……[詳細] |
![]() | 大南社土地神祠(第五批省保)時代:金、清地址: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大南社村北大南社土地神祠位于澤州縣高都鎮大南社村北,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南北長39米,東西寬23米,占地面積897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碣記載,明崇禎元年(1628)、清康熙二十年(1689)均有修葺,現存建筑正殿為宋代遺構,其它建筑為清代風格。南北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有舞樓、拜殿、正殿,兩側依次有妝樓、看樓、廂房、耳殿。大殿為面闊三間,進深六椽的懸山頂建筑。梁架結構采用四椽栿前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頭鋪作采用五鋪作計心造。……[詳細] |
![]() | 天井關天井關(第四批省保)時代:漢、唐至清地址:澤州縣晉廟鋪鎮天井關,又名太行關,因關南有三眼自然形成的深穴(天井)而得名。是利用太行天險而修筑的重要關隘,晉豫兩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漢書·地理志》“上黨高都有天井關,即天門也”,是有關天井關的最早記載。漢建武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天井關,擊赤眉,至此戰事頻繁。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遺址。天井關南延25公里,分大、小二口兩個關隘達省界,沿途關城、古道、堡寨甚多,現存建筑遺址有天井關、孔子廟、星軺驛、橫望隘、碗子城、羊腸坂、盤石長城、古寨等十余處。……[詳細] |
![]() | 高都遺址高都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至殷商地址:澤州縣城東北21公里的高都鎮保伏村北寨上附近1955年曾出土新石器時期的陶片、瓦片、骨針等物品。面積約420平方米。1996年調查,斷面上可看到灰坑5座及文化層。文化層距地表深50厘米左右,厚度約2米。從采集的陶片看,時代單純,均屬龍山文化遺存。陶片的陶質有夾砂灰陶、泥質灰陶和少量紅陶、紅褐陶、紋飾以籃紋和繩紋為多。器形有侈口折沿肥足鬲、方唇內折斂口缸、侈口折沿鼓腹罐、深腹筒形罐。另外有石刀、石鏟等殘石器。……[詳細] |
![]() | 高都二仙廟高都二仙廟(第四批省保)時代:金至清地址:澤州縣高都鎮湖娌村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為金、元、明、清歷代遺構。中軸線主要建筑有佛龕照壁、山門、獻殿、正殿、耳殿、東西配殿,偏院內建三教殿、白衣大士殿。正殿為金代原構,獻殿為元代所建。正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懸山頂,殿頂舉折平緩,出檐較遠。前檐青石柱與方形覆蓮柱礎同為金代遺物,當心間西側檐柱上有金泰和五年(1205年)題記。獻殿(即舞亭)山面透空,平面呈正方形,寬、深均6米,單檐歇山頂。……[詳細] |
![]() | 澤州湯帝廟澤州湯帝廟(第四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澤州縣南嶺鄉神后村俗稱南大廟。創建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歷代均有修葺、擴建。坐北朝南,三進院落。主要建筑有正殿(湯王殿)、東西偏殿(東為關帝廟,西為高禖祠)、龍王殿、蠶姑殿、藥王閣、五瘟殿、庫樓、東西廊、廂房、角樓等。正殿湯王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舉折平緩,殿前檐施通額枋。斗栱七鋪作雙下昂,補間鋪作出45度斜栱。殿內存有壁畫。……[詳細] |
![]() | 三教堂三教堂(第四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澤州縣李寨鄉陟椒村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其后屢有修葺。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占地面積為1321平方米。主要建筑山門、舞樓、獻亭、正殿,東西偏殿、配殿等。正殿為三教殿,臺基高1.9米,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內塑儒、釋、道三教像。三教殿及偏殿后墻、山墻尚存明清時期壁畫近百平方米。寺內建筑梁枋、斗拱、雀替等皆雕刻精美,整個殿宇遍施琉璃脊飾。……[詳細] |
![]() | 馬坪頭天仙廟位于晉城市澤州縣川底鄉馬坪頭村,年代為元、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馬坪頭天仙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郭莊三清殿位于晉城市澤州縣川底鄉郭莊村,年代為元,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郭莊三清殿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高都玉皇廟位于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北街村,年代為金至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高都玉皇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紫金山大云院石窟位于晉城市澤州縣柳樹口鎮中村,年代為后唐、元,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紫金山大云院石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下麓湯帝廟位于晉城市澤州縣川底鄉下麓村,年代為元、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下麓湯帝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成莊湯帝廟位于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成莊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成莊湯帝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北村佛堂位于晉城市澤州縣大東溝鎮北村,年代為元至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北村佛堂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