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茂名路毛澤東舊居
  茂名路毛澤東舊居位于慕爾鳴路甲秀里318號(威海路583弄7號)一幢兩樓兩底的石庫門房子,是1924年毛澤東來滬時的寓所。1999年,中共靜安區委、區人民政府對舊居進行了修繕,于同年12月舊居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并展出《毛澤東在上海》的圖片史料。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毛澤東參加了大會,并被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2月,毛澤東到國民黨中央上海執行部工作,任文書科代理主任兼組織部秘書。抵滬后,毛澤東先住在閘北三曾里,不久便搬到慕爾鳴路甲秀里居住。同年6月,楊開慧偕母親向振熙、兒子毛岸英、毛岸青來滬,也住在這里。毛澤東一家住在樓下廂房里,蔡和森、向警予夫婦住在樓上。期間,楊開慧除幫助毛澤東整理文稿、料理家務外,還去小沙渡路工人夜校講課,深受……[詳細]
上海總工會秘密辦公機關遺址
  上海總工會秘密辦公機關遺址位于四平路122弄(原溧陽路965弄麥加里21號)。1925年9月25日,中共中央上海區委決定汪壽華、項英等4人組成上海總工會黨團,在此建立秘密辦公機關,領導工人運動。樓上是汪壽華、龍大道辦公室兼寢室,李立三、項英、林育南等經常來此研究工作。在上總領導下,從6月到8月,上海出現-高潮,-人數前后達20萬人。1926年9月后,上總在中共中央和上海區委領導下,參與組織工人武裝起義領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從-轉為武裝起義,總同盟-令在此發出。起義勝利后,上總遷入閘北湖州會館公開辦公。“四·一二”政變后,此處遭破壞。1977年12月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因建軌道交通而拆。麥加里系新式里弄住宅,1923年由麥加利銀行投資建造,弄址在溧陽路965弄,……[詳細]
五卅運動初期的上海總工會遺址
  寶山路403弄2號(原寶山里2號),1925年6月曾是五卅運動初期上海總工會所在地。原建筑在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毀。1980年8月,該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級紀念地。現為公共服務設施。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的當晚,中共中央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反帝運動,發動-罷工、罷市、-。31日晚,上海總工會籌備會在閘北虬江路46號廣東會館禮堂召開各工會聯席會議,決定正式成立上海總工會,并決定將上海總工會機關會址設在閘北寶山路寶山里2號。6月1日早上,上海總工會在寶山里2號掛牌公開辦公。上海總工會“對外以反抗帝國主義,對內以擁護國權為宗旨”,是上海“20萬罷工工人之總樞”。鄧中夏在《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中寫道:“于是光芒萬丈的明星——上海總工會便于當晚出現了。”上……[詳細]
浙江路橋
  浙江路橋俗稱老垃圾橋,位于中國上海市區蘇州河上,南接黃浦區浙江中路,北連閘北區浙江北路,是我國現在僅存的幾座魚腹式簡支梁鋼桁架的老橋之一,更是一座國寶級的橋梁,2014年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光緒三十二年十月(1906年),工部局又拆去木橋,改建成魚腹式簡支梁鋼桁架橋梁,下部結構為木樁基礎重力式橋臺,新橋長59.74米,寬13.9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橋上鋪設單軌,通行英電5路、6路有軌電車。民國13年(1924年),為使能夠雙向通行有軌電車,將單軌改為--,同時橋面由木板改為水泥混凝土橋面,人行道改鋪預制水泥混凝土板,民國35年(1946年),進行油漆養護。1954年,加寬橋臺。1955年,加固橫梁。1965年,橋體修理加固。1974年,加高橋臺,升高橋面;拆除有軌……[詳細]
虹橋路2310號住宅
  虹橋路2310號住宅為“羅別根花園”是一幢經典的英國鄉村別墅,二層磚木混合結構。1930年沙遜洋行以大中實業公司的名義購置,于1932年建成。建造者沙遜是英籍猶太人,是到上海最早的外國冒險家,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上海地產大王.羅別根花園曾經是沙遜的私人別墅,墅建筑面積930平方米,屬于英國鄉村風格的尖頂花園別墅。虹橋路2409號住宅與建造在同一條路上的“伊扶司花園”(又名沙遜別墅),是姐妹花園別墅,均為維克多·沙遜故居。據說沙遜在虹橋路2409號的“伊甸園”沙遜別墅(龍柏飯店一號樓)與高爾夫球場相鄰,主要用于招待客人,而羅別根花園才是沙遜自用的花園別墅,是真正的沙遜花園。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中國軍隊曾在羅別根花園駐軍。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租界,沙遜全部財產為日偽所有……[詳細]
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舊址
  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舊址位于新閘路613弄12號(原新閘路經遠里1015號),是一幢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老式石庫門里弄住宅建筑。彭湃(1896~1929),中國共產黨早期的農-動領袖。民國17年(1928年)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同年11月,彭湃經汕頭赴港轉滬,擔任中央農-動委員會書記,兼中央軍委委員。民國18年2月,中央決定改組江蘇省委,調彭湃兼任省委常委、省委軍委書記。省委軍委即租用公共租界西區新閘路經遠里內一幢石庫門房屋的二樓作為機關,經常在這里召開省委軍委會議,由當時省委軍委秘書白鑫夫婦住在這里。8月24日下午,彭湃在經遠里召開省委軍委會議,由于白鑫叛變告密,租界武裝巡捕和公安局的中國包探,包圍了經遠里,彭湃不幸被捕。同時被捕的還有中共中央……[詳細]
上海總工會第四辦事處舊址
  1924年9月成立的滬西工友俱樂部,為避開帝國主義的破壞,于1925年2月從租界區檳榔路(今安遠路)德昌里遷址到蘇州河北華界潭子灣三德里。共產黨通過俱樂部組織領導滬西、滬東日商紗廠二月-取得了勝利,迫使日本資本家第一次與工人簽訂了“不準打工人,準許建立工會”等條款的協議。同年5月,顧正紅被日本大班-殺,滬西工友俱樂部組織日商紗廠工人-,-日本資本家的暴行,同時派出工人代表控訴日本資本家剝削、壓迫中國工人的罪行。5月24日,滬西工友俱樂部主任孫良惠主持召開上海各界萬人追悼顧正紅烈士大會。顧正紅的犧牲和全市的聲討大會,成為5月30日爆發的“五卅”反帝-的導火線。上海總工會把潭子灣的原滬西工友俱樂部改名為上總第四辦事處,主任劉華,副主任陶靜軒,領導滬西工人參加五卅-,潭子灣成了上海工人反帝-的主要……[詳細]
姚光故居
  姚光故居位于張堰鎮新華路139號,姚光故居建于清光緒十七年(1891)以前,是典型的清末民國初年建筑風格,為一條中軸線左右對稱的院落布局。故居是南社第二任主任姚光的故居,也是當時南社人士通訊聯絡及會晤交流的場所。無論是在建筑的歷史、藝術方面,還是作為南社重要成員姚光活動足跡的歷史記錄方面,姚光故居都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姚光(1891~1945),一名后超,字鳳石,號石子,又號復廬。張堰人,為高燮之甥。7歲入私塾,11歲即能文,15歲入秦山實枚學堂,17歲(1907年)入上海震旦學校,未數月即因大病輟學,遂鄉居自學。讀書、藏書、著書。幾乎每年都有所作,至老不衰。每有所作,輒就正于其舅,故他與高燮兼具師生之誼,感情特深。姚光故居是江南大戶人家,從前埭到后院共四進,4幢5開間二層樓,另加廂房及平房……[詳細]
上海大學遺址
  上海大學遺址位于青云路309號—317弄處。上海大學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合作創辦的培養革命干部的一所高等院校。1922年10月,原私立上海東南師范專科學校發生-,進步學生決議更名為“上海大學”,力邀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出任校長,中共黨員邵力子出任副校長,擇靜安(原閘北)青云里(今青云路309號—317弄處)為最初的校舍。上海大學創辦時,正值國共兩黨醞釀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一大批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的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如瞿秋白、鄧中夏、蔡和森、陳望道、惲代英、蕭楚女、張太雷等先后在此任職任教。他們嘔心瀝血,銳意改革校務,使之成為一所新穎的革命大學。上海大學校址曾歷經多次搬遷,1924年2月,校舍遷西摩路132號和同路時應里522~526號,同年6月被公共租界當局查封。同年秋,學校又遷原閘北青云……[詳細]
滬江大學歷史建筑建筑群--思晏堂
  思晏堂是1906年8月,校董事會在莫干山會議上議決先筑的一幢樓、外國教員住宅四所、兩層八間之中國式房二所、膳廳一所。1907年春,開始建造校園建筑,由于所購灘地低洼,土質松軟,漲潮時常被淹沒費時八個月打好思晏堂(YatesHall)的地基。是年,北堂(NorthHall)先建成。同年9月,四川北路神學院移入新建之北堂。1908年1月21日,美南浸信會主席和美國南北浸會第一屆聯席主席E.W.斯蒂芬斯(E.W.Stephens)為思晏堂(YatesHall)奠基。1909年2月10日,大學開學,滬江大學第一座大建筑物思晏堂(YatesHall)啟用。建筑費墨洋4萬元,合2.13萬美元(以下均按當年匯率折算為美元)。堂名思晏,取紀念浸會最初來華的傳教士晏馬太氏(MatthewT.Yates)之意。……[詳細]
小桃園清真寺
  小桃園清真寺舊稱清真西寺、上海西城回教堂,是上海穆斯林宗教和教育文化活動中心。因寺門正對著小桃園街,故得名“小桃園清真寺”。該寺初建于1917年。由上海清真寺董事會董事金子云先生出資1.2萬余銀元購2.4畝的花園住宅,捐作清真寺。1925年在現址重建,是一座四座園頂的具有西亞伊斯蘭建筑風格的清真寺。現在還設有上海清真寺管理委員會、上海市伊斯蘭教協會等機構。清真寺北向大門為拱形花格鐵門,1343代表的是伊斯蘭教的年份,相當于1925年。門額嵌金色“清真寺”三字。門頭橫嵌著《古蘭經》-一節:“真主所喜悅的宗教,確是伊斯蘭教。”建筑東立面設塔什干柱式門廊,尖拱門窗,屋頂中央與四角設阿拉伯式拱形圓頂,中央大穹頂上筑有望月亭。望月亭穹形亭頂之上豎有高聳入云的星月桿,成為伊斯蘭教寺院的重要標志。大門內有……[詳細]
中共中央與中央軍委聯絡點舊址
  中共中央與中央軍委聯絡點舊址位于浙江中路112號2樓(前門)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中共中共被迫轉入地下并從武漢遷至上海。1928年夏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周恩來擔任大會的秘書長,會上周恩來被選為中央委員。六屆一中全會周恩來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并和--、蔡和森等一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常委分工周恩來負責黨的組織工作和軍事工作并兼政治局常委會秘書長和中央組織部部長。11月上旬周恩來秘密返回--籠罩的上海,當時中央機關分散隱藏在各處。中央政治局與中央軍委聯絡點設在浙江中路112號二樓,是周恩來與軍委領導討論研究問題的場所。浙江中路112號二樓該處為磚木結構2層老式民居建筑。現二樓舊址為居民住家。《黃浦區革命遺址、遺跡和紀念地目錄》中記載:該處二樓曾是中共中央及軍委的聯絡點,周恩來同志……[詳細]
錢大昕墓
  錢大昕墓位于外岡鎮徐秦村青竹園,年代為清。位于外岡鄉清竹園,練祁塘畔。墓道南側石馬有銘載:“嘉慶廿五年十月建”。墓毀于1966年。1984年11月,嘉定縣文化局與上海語文學會聯合召開紀念錢大昕逝世180周年學術討論會時重建。顧廷龍重書墓碑。墓占地450平方米。錢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正月七日(1728年2月16日),死于嘉慶九年十月二十日(1804年11月2日)。早年,以詩賦聞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歷南巡,因獻賦獲賜舉人,官內閣中書。十九年,中進士。復擢升翰林院侍講學士。三十四年,入直上 書--房,授皇十二子書。參與編修《熱河志》,與紀昀并稱“南錢北紀”。又與修《音韻述微》、《續文獻通考》、《續通志》、《一統志》及《天球圖》諸書。錢大昕墓極其簡樸,一碑、一案而已。墓道兩旁,各有一……[詳細]
裕華新村
  裕華新村位于靜安區富民路182弄的花園里弄住宅,共有36幢房屋組成。其建于1941年,由上海裕華銀公司投資建造,興業建筑師事務所的徐敬直、楊潤均、李惠伯等建筑師設計,屬于后期新式里弄住宅。新村基地的東半部布置有建筑面積和庭院面積較大的四坡頂偶合式住宅16幢,每4宅為1組,成“田”字形布局;西半部布置有建筑面積和庭院面積較小的兩坡頂偶合式住宅20幢,成行列式布局。所有住宅全部正面向南,布局規則有序。這2種住宅雖樣式、規格不同,但其共同的特點是采用短進深、寬正面的雙開間式布局。其中,四坡頂住宅進深為10.5米,面寬達10米;兩坡頂住宅進深8.5米,面寬大于7.5米。從而使住宅的采光大大增加,室內更顯寬暢明亮。總弄弄口位于富民路,寬7米。四坡頂住宅的支弄寬5米,而兩坡頂住宅的支弄的寬度則要窄0.5……[詳細]
松江明磚雕照壁
  磚雕照壁:位于松江區方塔園景區,在方塔的北側照壁原位于松江府城隍廟前,據(明)正德《松江府志》:城隍廟,在谷市橋西,興圣塔院后。初在今府治西,宋政和間遷于東南,今盟素道院之側。元至正二年,知府楊伯野臺拓地改建,丙戌毀。邦人孫明緒成之。國(明)朝洪武三年,知府林慶即興圣寺殿址作今廟。景泰庚午災,知府黃平重建。弘治巳酉知府劉璟重修。可知照壁建于洪武三年。城隍廟在抗日戰爭初期毀于日機轟炸,只有照壁僅存。照壁前有一水池,對照壁起了保護作用,至今保存較完整。照壁面闊三間,中間高4.75米,寬6.10米,面積約30平方米,為一巨幅雕刻。以一怪獸為主題,鹿角、獅尾、牛蹄、龍鱗,足踏元寶、如意、珊瑚、玉杯,旁有搖錢樹、靈芝等,皆人間財寶。傳說此獸吃盡人間珍稀財寶還不滿足,還想吞食天上的太陽,結果掉進東海里淹……[詳細]
黃淳耀墓
  黃淳耀墓又名“二黃先生墓”。為明末殉節的抗清志士黃淳耀黃淵耀昆仲墓葬。原墓建于清順治五年(1648年),坐落在今鹽鐵塘西方泰水產村東南隅,墓地0.64公頃。1962年9月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68年8月被夷為平地。1986年,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會同嘉定區人民政府決定易地重建墓址在原址東側,按原墓式樣重建黃淳耀墓。1990年,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撥款12萬元,方泰鄉人民政府撥地0.17公頃,是年8月開工,12月25日竣工。原上海圖書館名譽館長顧延龍手書“二黃先生墓”鐫于墓前石牌坊正面,其背鐫“陶庵留碧”4字,系復制前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吳玉章手跡。墓碑亦為顧延龍手跡。碑刻——明黃淳耀事略碑高72厘米,寬105厘米。1990年12月立于重建黃淳耀墓前。1992年6月,二黃先生墓再次被列為上海市級文……[詳細]
丁香花園
  位于華山路上,是上海灘最負盛名、保存最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園的盛名,不僅在于其建筑本身,還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傳奇色彩。此園副西洋花園官邸建筑與中國江南園林于一體,園中建有三幢西式花園別墅,其中1號樓即為李鴻章和丁香居住的丁香樓,二樓為19世紀后期美國式的別墅建筑。該處現為丁香花園,被列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筑保護單位。上海著名的十大優秀花園洋房之極品,坐落在武康路口華山路849號的丁香花園,成就了華山路一百年前的尊貴。如今,這紫藤纏繞、巨龍盤踞的庭院,這滿園0、馥郁芬芳的丁香,依然在訴說著那古老而浪漫的傳說。這座花園傳聞是晚清北洋大臣李鴻章的私家花園,后來傳給了他庶出的幼子李經邁。另一種傳聞是丁香花園原是英國泰興洋行大班(經歷)林克勞夫的住所,后來賣給了李鴻章最小的兒子李經邁。但不管哪個傳……[詳細]
三山會館(工人糾察隊滬南總部)
  三山會館始建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由旅滬福建水果業商人集資興建,是同業用于討論商務、祭祀天后的地方。“三山”因舊時福州城的越王山、九仙山、閩山而得名。三山會館是滬上唯一保存完好對外開放的晚清會館建筑,也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唯一保存下來的遺址。會館整幢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雕梁畫棟,別致秀麗,富有藝術價值。解放后,會館曾被用作學校校舍。1986年,會館因市政工程建設南移30米重建。2008年市、區政府撥專款實施了會館始建百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物修繕工程,進行了會館的磚雕門樓修復和大殿漢白玉“天后”神像重塑,重現當年風采。三山會館是社會發展的見證。上海歷史上曾擁有會館公所400余座,時間長達三個多世紀。值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之際,在三山會館舊址旁新建上海會館史陳列館,以珍貴的歷史文……[詳細]
方塔園內天妃官
  方塔園內天妃官位于中山東路235號方塔園內,宋代初建于上海小東門,稱順濟廟,祀媽祖。元、明、清屢次修建,清咸豐三年(1853年)毀于戰火。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于蘇州河河南路橋北堍。天妃宮大殿為五開間,歇山頂,前后落地長窗,四面環廊。梁柱粗碩,月梁、額枋雕仙鶴卷云紋,懸“湄州圣母”匾。1980年搬遷至方塔園。2002年,松江區人民政府重修。現已恢復媽祖神像。列為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方塔天妃宮是現今上海地區唯一幸存的媽祖廟遺跡,1978年,因市政建設影響,從上海市河南路橋橋堍遷建于方塔園。它坐落于方塔園中心廣場的東北隅,大殿俊秀,飛檐翼角,基座坦蕩,氣勢恢宏。面積為330平方米,高17米,磚木結構,雕刻精致華麗,體現了晚清建筑的特色,殿內懸有當今書法家吳健賢、陳佩秋、周慧珺……[詳細]
沈家祠堂
  沈家祠堂位于江橋鎮虬江村東陳,年代為民國。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面臨虬江,面寬三間,三進院落,前有照壁,內有回廊,前后還有數十米的建門樓一座,屋面為本土傳統的硬山式,兩端用觀音兜山墻,由當時最先進的西方鋼筋水泥為建筑材料,整體氣勢壯觀。祠堂屋瓦和門廳結構既吸納了當時西洋建筑的風格,也傳承了中國傳統建房藝術的精髓。據嘉定博物館地文部金蓉主任介紹,沈家祠堂本有“陰陽”兩院。“陽院”為傳統木結構,在抗戰時期被日軍炸毀。現存的“陰院”因為采用了混凝土工藝,整個建筑無一根木梁,節省大量木材的同時又解決了傳統材料容易漏雨、腐蝕的問題,并且達到了牢固、美觀的立面效果,一直保存到了現在。對于目前沈家祠堂破敗不堪的現狀,嘉定區博物館齊春明館長告訴記者,這處建筑是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的,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后陸續……[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阿v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1 |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网站你懂得中文字幕 |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手机电影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