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思母亭遺跡位于五常街道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五常港西側。年代為明,類別為古遺址。2009年,思母亭遺跡被公布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擴約10米,總面積為1229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道路西界,南至魚塘邊界及保護范圍外擴約20米,西、北至保護范圍外擴約20米,總面積為3855平方米。……[詳細]
142、小米園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杭城上城區馬坡巷16號最初是清朝桐鄉貢生汪淮所購的中式宅院,園內原有水池、三曲橋、假山等。因傳聞北宋大書法家米芾之子在此留有遺址,便以“小米”二字定名,稱“小米山房”(俗稱小米園)。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軍機處行走龔禔身辭去朝官,回家鄉杭城后,正值汪家敗落,趁機買下小米山房為終老之所,孫子龔自珍就在小米園出生并求學。龔自珍的父親龔麗正,精于史學,著有《國語韋昭注疏》等;其母親也是通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外祖父段玉裁更是精通文字學,重要著作有《說文解字注》、《毛詩詁訓傳》、《古文尚書撰異》、《六書音均表》、《周禮漢讀考》、《儀禮漢讀考》、《經韻樓集》等,學問精深淵博。當龔麗正于嘉慶年間考取進士不過幾年,敬身、自珍及藻身這三個兒子相繼中舉,并在道光年間也先后考中進士,三兄弟并稱為杭州“東城三龔”……[詳細]
  黃湖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位于黃湖鎮西北木魚嶺東南山坡。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黃湖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被公布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4、相國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國井位于解放路北側浣紗路口西北角。據乾道《臨安志》載,井為唐代宗朝(763~779年)〔咸淳《臨安志》云為德宗朝(780~805年)〕杭州刺史李泌所開。因李泌曾任宰相,后人在井旁建相國祠,故名相國井。杭州自隋建州后,城市日益發展,至唐開元年間人口已達8.6萬余戶。杭州城區是由淺海彎演變成為陸地,地下水鹵咸,不能飲用,故杭城居民飲水成為一大問題,嚴重限制了城市的發展。李泌任杭州刺史后,發民工自涌金門至錢塘門分置水閘,掘地為溝,甃瓦石為筒,引西湖水到城內各地,并置六個出水口,即西井、金牛池、方井、白龜池、小方井、相國井,俗稱六井。后五井逐漸湮沒,僅相國井遺址尚存。1980年,對井遺址進行發掘清理,發現井壁用條石菱角式疊砌而成,井下有石刻題記。現相國井井圈和石欄桿及相國井碑記等,均為1980年整……[詳細]
  杭宣古道位于百丈鎮半山村至獨松關,年代為唐。類別為古建筑。2009年4月,杭宣古道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6、隆興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隆興橋位于東湖街道東大街東段,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9年4月,隆興橋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在臨浦鎮通二村一帶,古稱苧蘿鄉,相傳為越國美女西施故:里,今有西施古跡群14處。苧蘿山、--石在西小江東邊,海拔127米。清康熙《蕭山縣:志》載:“苧蘿山在縣南二十五里苧蘿鄉,下有西施宅,上有--石。”相傳西施妝畢,將姻脂水潑于石上,日久變紅;又說,為西施告;別故鄉時,泣血所致。“石留--延朝旭,江帶春紗繞綠蕪”,清單隆周詩即詠此,今開宕取石,多有損傷。浣紗溪在苧蘿山西,南源麻溪,北匯西小江,流經通二村、施家渡等村,長約2500米,寬15米至20米,兩岸綠樹,流水清澈。西施從小喝浣紗溪水長大,長成后常在溪邊浣紗,故名。唐代范攄《云溪友議》:“王軒游西小江,泊舟苧蘿山際,感國色埋塵,愴然題西施石,日:‘嶺上千峰秀,江邊細草青,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西施里即苧蘿村,今通二村、施家渡村,舊稱東……[詳細]
  瓜瀝通濟橋位于瓜瀝鎮長巷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9年4月,瓜瀝通濟橋被公布為杭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9、夢筆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夢筆橋俗稱江寺橋。位于城廂鎮文化路江寺前,跨城河,為單孔石拱橋。南宋《嘉泰會稽志》載,為南朝齊建元(479—482)中建,傳取江淹“夢筆生花”事名。現橋為清代重修。橋長14.5米,面寬2.5米。橋孔跨徑5米。拱圈以縱聯分節并列砌置。橋上設欄板、望柱。1984年,在橋畔立一石碑,鐫“古夢筆橋”,祝遂之書華鎮詠橋詩。1993年4月,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南朝齊建元中建,取江淹“夢筆生花”事名。現橋為清代重修,單孔石拱橋。南北走向,跨于江寺前城(蕭紹運河)上。橋長14.5米,面寬2.5米。橋孔跨徑5米。拱圈以縱聯分節并列砌置。橋上設欄板、望柱。……[詳細]
  浙江省中山紀念林碑修建于1928年,是浙江省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及其倡導的植樹綠化運動而建。孫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1893年,他在《上李鴻章書》中就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時反復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樹,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舉行植樹儀式,并將植樹節由原來的清明提前到他的忌辰,即3月12日。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紀念碑刻有省政府告示,全文如下:照得植樹典禮,總理忌辰舉行,擇地鳳凰山側,建造紀念森林。用以永垂……[詳細]
  歡喜永寧橋年代為清代,位于石橋鎮石橋村。原名李王橋,橫跨上塘河,系單孔拱形石橋。長47米,寬6.5米,高7.5米,橋棟上安有石獅8只,原名為里王橋,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據《杭州府志》載:“永寧橋在堰東北七里,舊為渡曰李王渡,乾隆三十五年創建石梁跨在河南北。”……[詳細]
152、洋關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洋關位于拱宸橋市二醫院內。1895年清政府于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簽訂《馬關條約》,杭州被迫成為開放商埠。同年10月,商定在拱宸橋附近劃出土地作為日本商民居留貿易之地。公共通商場與日租界的設立,正式撕開了杭州對外通商的口子,英、美等國均要求在拱宸橋的通商場內租地經營,浙江巡撫只得“照復諸國”,拱宸橋一帶遂成為各帝國列強經商、投資、掠奪的樂園。因應這樣的情勢,清政府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6、7月間,在杭州設立“海關”開港通商,當時杭州“海關”的全稱為“杭州關稅務司署”,即人們所說的“洋關”,關署建在杭州拱宸橋通商場(現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1896年10月1日,杭州海關與通商場及日租界同時正式使用。當時的杭州海關是杭州最主要的征稅機關,也是貨物進出的樞紐。1937年12月日軍侵占杭城前夕,……[詳細]
  中華老字號“方回春堂”,坐落于杭州著名的歷史街區河坊街上,創建于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據載為錢塘方清怡先生所創。方清怡,字“再春”,寓“回春”,故將自己的藥號命名為“方回春堂”,以期“逢兇化吉,妙手回春”。方清怡出身于中醫醫藥世家,精通藥理,擅長兒科,以家傳秘方精制的小兒回春丸享譽杭城。回春堂家底雄厚,是晚清時期操縱杭城藥材市場的六大藥鋪(胡慶余堂,萬承志堂,葉種德堂,張同泰堂,泰山堂及回春堂)之一。方回春堂擁有二千五百余平方米的建筑面積,整體布局為典型的明清江南傳統特色,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即國藥館、國醫館、參號。國醫館是浙江省、市定點醫療機構,有診室二十余間,上百年的古董家具,古老的診室,透出中醫的神秘氣息,隱隱顯示國醫的博大精深。在這里匯集著中醫各專病專科,70余位國家級重點文物……[詳細]
154、龍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井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西面風篁嶺上,是一個裸露型巖溶泉。龍井泉本名龍泓,又名龍湫,是以泉名井,又以井名村。龍井村是世界上著名的西湖龍井茶的五大產地之一。而龍泓泉,歷史悠久。龍井泉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為與大海相通,有神龍潛居,所以名其為龍井。又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三泉”。龍井泉水出自山巖中,水味甘甜,四季不干,清如明鏡。龍井泉的水由地下水與地面水兩部分組成。地下水比重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攪動井內泉水,下面的泉水會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線,當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時,分水線漸漸縮小,最終消失,非常有趣。據說這是泉池中已有的泉水與與新涌入的泉水間的比重和流速有差異之故,但也有人認為,是龍泉水表面張力較大所致。……[詳細]
  張同泰藥店創始人張梅,浙江慈溪人。清嘉慶五年(1800年)在杭州新宮橋下開設茂昌藥號。嘉慶十年,盤進沈同泰藥號而取名為張同泰。咸豐初,他購地4余畝把張同泰擴建成杭城一流的大藥店,并在靴兒河下等地增開益元參號。張同泰生產各種丸散,膏丹,藥酒,在杭嘉湖一帶享有盛名,和胡慶余堂,葉種德堂齊名號杭州三大藥堂。民國元年,藥店經大規模翻建后,新屋落成,重建石墻門,上刻“萬象”商標。“張同泰”鍍金大字熠熠生輝,大門兩旁懸掛“張同泰道地藥材”銅牌,自制傳統成藥360余種。文革期間,張同泰鋪面雕花匾額碑刻,悉被砸毀,改名春光藥店,原建筑面積2596平方米,1981年部分房屋改建為醫藥站宿舍。沿街店面呈原貌,后面房屋大部分已經拆除。1988年恢復“張同泰藥店”原名。保護范圍:東至中山北路西側路緣石線,南至6層及……[詳細]
  蜀山遺址坐落在河莊鎮蜀南村蜀山,1956年發現,經考古發掘,出土青銅矛、紡輪、稻谷灰化石、鹿角等100多件,陶片10余筐。第一、二層為距今2300年至2700年間的商周時期的印紋陶堆積層,第三層屬良渚文化堆積層。1987年又出土玉璧、玉琮、石鉞等7件文物,均屬良渚文化典型器物。蜀山原是錢塘江邊一座小山,歷史上錢塘江幾度改道。蜀山忽南忽北,變化不定。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堆積層,起著浙江古文化南北交流融合的作用。蜀山遣址是我省現存一處高祭臺類型文化遺址,別看其海拔只44米,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古話。……[詳細]
157、玉泉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泉堂,位于杭州市蕭山區浦陽鎮安山村東北的獅子山腳下,坐北朝南。中軸線上分布門廳、戲臺、后廳,兩側有看樓。戲臺內槽八邊形頂藻井,彩繪云龍紋,歇山頂,翼角起翹。戲臺前石柱楹聯:“飲蠟吹豳須妙舞,睦姌任恤樂成書”,后化妝間三門額“思無邪”、“承平雅奏”、“奏其樂”。玉泉堂,又名朱氏家廟,俗呼安山祠堂。始建于明代,清光緒間重建,民國已卯重修,解放后曾做小學校舍,1963年重修,2007年再次整修。2009年4月,公布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站在玉泉堂門口,正門上方“朱氏家廟”匾額映入眼簾,正門上則有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畫像。而在兩邊的柱子上有“聚族成村南渡勛臣綿世澤,依山立廟西來爽氣護宗祧”的楹聯,可見當時朱氏族人是南遷而來,在這方土地上聚集成村落,并特地在山腳下立廟,以護佑朱氏宗祧。據載,今安山……[詳細]
  朱鳳標墓位于所前鎮山里沈村里仁嶺。朱鳳標逝世后葬于山里沈村上年王山,文革期間被毀,1994年重修。墓前面列有曾孫朱家氵晉書的圣旨;兩側鑲有華標、石獸等物。……[詳細]
  節孝承恩坊,位于蕭山區義橋鎮新壩村上埠西37號南,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石質,仿木構,四柱三間五樓,歇山頂,面闊8.3米,高9米。牌坊浮雕麒麟、仙鶴、斗拱組合,象鼻昂作,四角起翹。脊頂兩端吻獸,中間欄桿式裝飾。建筑結構緊密,用材講究,式樣美觀,采用浮雕、透雕等多種雕刻手法,保留了清代的建筑藝術風格。該牌坊為蕭山區保存最好的牌坊。據乾隆《蕭山縣志》記載:倪潤妻金氏29歲守寡,76歲去世,雍正七年(1729)受旌。……[詳細]
160、惠濟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惠濟橋又叫竹林寺橋,位于杭州蕭山區城廂街道,和距離不遠的東旸橋同為清代單孔石拱橋,為同治年間重建,現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河道清澈,石橋古樸,附近的竹林寺也依然屹立在這靜謐歲月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视频中文2021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极品 | 色影院不卡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第一视频不卡 | 亚洲国产欧美亚洲gif动图 | 欧美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