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鄭州市旅游

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玄帝廟碑刻
  賀崗玄帝廟碑刻位于中牟縣大孟鎮賀崗村玄帝廟前,占地約100平方米,計有石碑15通,豎置,陽面向南,碑文記載了玄帝廟始建、重修之事。其中14通保存完好,字跡清晰,一通殘損。立于明萬歷、清順治、雍正、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由中牟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于2007年首次發現,2009年6月3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該碑刻的發現為研究玄帝廟的歷史沿革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詳細]
122、穴道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穴道墓
  穴道墓又稱常公墓,群眾俗稱“黑大壽墳”。位于新密市西大街辦事處青石河村,原墓冢高大,坐北朝南,墓前神道原有神道碑、石坊,“文革”中被毀,現僅存石人、石羊列于神道兩側。據《密縣志》記載:常公墓在縣西常村保,元統三年(1335年)孫鵬翼立神道碑。常公仕官參知政事,姓名、籍貫失考。該墓對于研究元代墓葬形制、葬俗以及元代歷史具有一定價值。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紙坊遺址
  東紙坊遺址位于中牟縣張莊鎮東紙坊村東南,西北臨丈八溝,南北長200-570米,東西寬279-690米,面積237900平方米。在遺址地表采集有泥質、夾砂灰陶片和紅陶片,紋飾有繩紋和附加堆紋,可辨器型有豆、鬲和罐等遺物。該遺址是一處商代文化時期的聚落遺址。該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堆積較厚,對研究和探索商代文化具有一定價值。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路莊遺址
  路莊遺址位于中牟縣鄭庵鎮路莊村北50米,東距萬三公路200米,航海路從其中部穿過,南北長22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4.4萬平方米。遺址地表有泥質、夾砂灰陶和紅褐色陶片以及少量泥質黑陶片,紋飾有弦紋、附加堆紋和方格紋等,可辨器形有豆、鼎、罐、盂等遺物。該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聚落遺址,對研究和探索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具有一定價值。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氏祠堂
  白家祠堂位于辛店鎮辛店街,坐北面南。大門為牌坊式三券門,頂用琉璃瓦覆蓋。門內向后為大殿,坐落在高臺上。面闊三間,前出廊,硬山式建筑,灰瓦頂,正脊中間飾寶塔,兩端為吞脊龍吻。檐下平板枋上有木雕裝飾。西廂三間硬山建筑。院內存明、清碑刻4通。此祠堂大門匾額為“樂天祠”,墻上有“樂天故里”碑,為后刻立,主要是慕白居易為辛店名人之名,實際是白氏祠堂。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前楊遺址
  前楊遺址位于中牟縣鄭庵鎮前楊村南100米一南北向高崗上。南北長300米,東西寬130-150米,面積約37000平方米,西臨萬三路,北臨生產路。斷面可見大量紅燒土塊,調查時采集有素面泥質灰陶片和紅陶片,可辨器形有盆和罐。根據采集標本分析,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遺存,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的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滎陽西張村遺址
  西張村遺址位于滎陽市高村鄉張村行政村西張村自然村北的多級臺地上,遺址南北寬約400米,東西長約550米,面積約220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在遺址中部及西南部崖壁上均發現多處灰坑,采集的標本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紅陶也占一定比例,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方格紋、弦紋等,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初步斷定為新石器時代至商代文化遺存。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唐故贈安州都督鄭府君碑
  大唐故贈安州都督鄭府君碑位于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嶺軍峪村南約150米。該碑高2.30米,寬1.12米,厚0.27米。青石質,螭首,碑額篆書“大唐故贈安州都督鄭府君碑”。碑文楷書,記述了鄭仁愷的生平事跡及其夫人的情況,碑刻于“大唐景云……亥朔(公元711年)二十八日甲寅”。碑附近保存有石羊。這是迄今為止鄭州市區發現的較罕見的唐代碑刻。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任洼瓷窯址
  任洼瓷窯址位于滎陽市劉河鎮任洼村北部,遺址分布于多級臺地上,東西長約280米,南北寬約160米,面積約45000平方米。遺址中部崖壁上發現有窯土,南部崖壁上及上下兩處臺地上均暴露有文化層,文化層厚3—4米,包含有大量瓷片,其中以黑釉瓷最多,亦有少量白瓷及黃釉瓷,可辨器型為碗、罐、盤、支燒等,根據采集到的標本特征判定其為唐代窯址。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新密報恩寺
  報恩寺位于新密市西大街辦事處前士郭村南。該寺坐北朝南,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明、清屢有修葺,現存殿宇為清代建筑,有山門、大殿、伽藍殿及廂房等。大殿后有漢柏一株,高約25米,胸圍3.6米,樹冠覆蓋300平方米。寺內存碑碣4通,其中有閆周民撰寫的《報恩寺碑記》。報恩寺歷史悠久,保存較為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馬溝遺址
  大馬溝遺址位于滎陽市賈峪鎮馬溝村北部,遺址東西長約約700米,南北寬約600米,面積約420000平方米。遺址豐富區在遺址中部,文化層厚約2—3米,東部有板瓦坑、灰坑,西部須水右岸發現西周晚期墓葬,墓寬1米,深1.8米,頭南腳北,足端放置陶盂、陶豆、陶鬲各一件。遺址主要是分布的是西周晚期至戰國早期文化遺存,另發現有仰韶文化遺存。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鎮遠”炮臺
  又名風門口炮臺。位于新密市米村鎮茶菴村西北風門口。方形,石灰巖磊砌,四周壁上均設有炮眼,西壁下層置門,南壁上部中間有“鎮遠”石額,款為“咸豐十年八月吉日飭建。”“鎮遠”炮臺,保存較好,是鄭州地區保存僅有的一處炮臺,又建于魏長城之上,代表著不同時期的特征,又能夠體現在一個地方,對中原地區的軍事建筑研究具有較高價值。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登封白鶴觀
  白鶴觀位于登封市太室山三鶴峰下,坐北朝南,北依峻極峰,南為懸崖,據《河南府志》載:白鶴觀以子晉控鶴得名,不知建于何時。據《登封舊志》載:至元十二年重建,故列元代,1990年修建有驪山老母殿,和白衣老母殿。其中驪山老母殿面闊三間,灰筒瓦覆頂,欞子門窗;白衣老母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小板瓦覆頂,欞子門窗,均系硬山式出前廊。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邢河石窟造像
  邢河石窟造像位于滎陽市賈峪鎮老邢水庫西崖,北齊天統四年(568)刻造,窟高、寬、深度均為2米,窟門左、右各刻一力士,窟內刻一佛、二菩薩、二弟子,這種方形石窟,但尊主造像,四壁無刻,與唐初洛陽以及山東益都云門山等石窟相似,特別是門左右的力士浮雕,昂首瞪目、威嚴護法,栩栩如生,與龍門奉先寺力士酷肖,現石窟已沒于老邢水庫中。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車莊遺址
  車莊遺址位于滎陽市廣武鎮車莊行政村車莊自然村周圍,遺址東西長約1100米,南北寬500米,在村內地表、南側溝崖、臺地周圍可以發現較多的陶器殘片,而且發現有灰坑,夯土等文化遺存,陶器有四足盤,鬲,盆,甕等,紋飾有附加堆紋、繩紋,還見有布紋陶片。該遺址是滎陽迄今發現的最大一處集仰韶、龍山、兩周,漢等多種文化遺存的重要遺跡。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蘇寨遺址
  蘇寨遺址位于新密市來集鎮蘇寨村洧水河北岸的高臺地上,東、西、南三面皆為斷崖,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6萬平方米。在遺址地表、文化層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殘片、獸骨等遺物。該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以及夏代的聚落遺址。蘇寨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堆積較厚,對于研究龍山文化時期和夏代的文化面貌具有一定價值。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頭遺址
  北頭遺址位于索河路街道辦事處(索河辦)槐樹洼行政村北頭村周圍,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300米,總面積21萬平方米。遺址為多級臺地,其中部、北部崖壁的文化層中暴露有紅陶片、石鏟等,少量陶片帶有彩繪。文化層距地表約1—3米。根據陶片特征,可辨認器型有陶罐、陶缽、陶甕等,初步判斷以仰韶文化遺存為主,兼有裴李崗文化晚期遺存。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新密馬家遺址
  馬家遺址位于新密市曲梁鎮馬家村北金莊村南的臺地上,西鄰溱水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50米,面積7.5萬平方米。在遺址地表、文化層及灰坑中保存有石器、陶器殘片等遺物。該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晚期和夏代早期的聚落遺址。馬家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文化堆積較厚,對于研究龍山文化時期以及夏代的文化面貌具有一定價值。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池溝寨遺址
  池溝寨遺址位于滎陽市高村鄉北馬溝行政村北400米,遺址為一突出的山間臺地上,分作南、北兩部分,且北高南低,南大北小,文化遺存最豐富的南部臺地,周邊尚存晚期寨墻數段,東西南三側崖壁上分布有陶窯、灰坑和文化層,其中灰坑最深者達4米,文化層一般厚2—3米,包含物豐富,有陶片、碎骨、紅燒土塊和蚌殼,可辨器形有罐、甕、雙腹盆等。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0、蘆醫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蘆醫廟
  蘆醫廟位于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上街村,又名扁鵲祠,據傳初建于西漢洪嘉三年(前18年),宋、明、清 歷代皆有重修。其主要供祀扁鵲,而后歷代名醫也依次左右列內受祀。其建筑群坐北朝南,原有規模5000平方米,圍繞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門、鐘鼓樓、長桑閣、卷棚、老君殿等建筑。廟內現存建筑只剩山門、長桑閣、卷棚、大殿。第一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另类 |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欧美精品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最新AV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