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21、寒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寒橋
  寒橋位于棲霞區燕子磯街道,時代為宋代。寒橋,又名韓橋,現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寒橋已經有730多年的歷史。如今,這座單孔石拱橋,保留在南京化工廠內。宋代《景定建康志》、元代《至正金陵新志》、明代《萬歷上元縣志》、清代《乾隆上元縣志》等志書,對這座古橋,均有這樣簡要的記載:韓橋。在城東北三十里。其中,南宋編修的《景定建安志》、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對韓橋的記述、更為具體詳細。據《景定建安志》載:當年這座古橋所在地,為上元縣管轄,橋兩端聯絡的大路,往南可達建康城(即今南京)。往北可到長江南岸的笆斗山渡口,遠至烏龍山、周家山諸地,實為長江南岸的一條重要通道。當年,南宋王朝為抵御金國南侵,由制使姚希得,創建了寧江新軍,共6280人,沿江岸設了八個屯,派兵駐守,其中韓橋就是一個屯。所設八個屯地址名……[詳細]
南京泰山廟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泰西路宣化山泰山寺泰山廟始建于明初,原名“東岳廟”,人們習慣稱之為泰山廟,它起先供奉的是“東岳大帝”,即道教泰山神黃飛虎。傳說黃原為殷紂王的臣子,后受-而投奔周武王,在討紂戰爭中卓立戰功犧牲生命,被姜子牙封為東岳大帝,總管人間吉兇禍福。傳說黃有個女兒,人稱泰山0碧霞元君,能為人間帶來眾多福址,泰山廟后又供奉她的神像。受佛教影響,泰山廟從原先的道教場所逐步轉變為以供奉佛像為主、以供奉道教神像為輔,釋道合一了。明初所建的泰山廟毀于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戰火。同治五年(1855)廟內僧人德緣化募重建泰山廟,但只有中殿和后殿等建筑。光緒五年黃仕林修建了從山腳到中殿門口的132級青石臺階,民國25年泰山廟重修一次。1952年泰山廟神像被山下農民-干凈,只剩下空空廟堂。其后,……[詳細]
南京香林寺
  香林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區佛心橋一帶,一度與雞鳴寺、古林寺并稱南京三大寺。紅學專家曾考證出香林寺清朝時是江寧織造府曹家的家廟,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到的鐵檻寺就是以香林寺為原型。香林寺始建于蕭梁天監(502-519年),香林寺始建于南京湖熟鎮杜桂村(今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當時名為杜桂院。宋代改名香林寺。南宋《景定建康志》引《慶元志古鐘記》云:“梁天監中,杜桂二卿平章朝政,舍所居以為寺,故從其姓以旌名。”元代《至正金陵新志》對香林寺的記載:“杜桂院在上元縣丹陽鄉。”該志引用比《景定建康志》早的《乾道志》云:“香林寺在城東南六十里,南唐保大六年(949年)建,在杜桂村,因為院額。今名香林寺,又名香林院,在赤山西。”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林寺遷入城內,即南京城東明故宮北,成化十五年(1479年……[詳細]
南京臺城
  南京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來到金陵,總忘不了去臺城憑吊一番,留下了不少難忘的詩文。 南京臺城位于玄武湖南岸、雞鳴寺之后,東端與明都城相接,西端為一斷壁。由于這里距六朝時代的建康宮不遠,后人通常稱之為臺城。   據專家考證,臺城在今東南大學一帶,本是東晉、南朝皇帝的宮城,是當時政治、軍事和思想文化的統治中心;而后人據韋莊的詩,將玄武湖畔的楊柳與臺城連在一起,并將雞鳴寺后的一段明城墻,皆附會為臺城。   臺城在歷史上屢遭破壞,見證了“六朝金粉”的興衰滄桑:一次是“侯景之亂”;三年后梁軍收復臺城時,“王師之酷甚于侯景”;第三次隋滅陳,將建康“城池宮闕蕩平耕墾”;到了五代十國,先后三次筑金陵府城,臺城被徹底廢除。昔年的繁……[詳細]
求雨山“金陵四老”紀念園
  求雨山“金陵四老”紀念園位于浦口區江浦街道求雨山,時代為1992年-2005年。林散之紀念館1988年元月3日奠基,1992年12月6日一期工程完竣,1996年8月續建二期工程,1997年11月20日竣工開館,占地面積20畝,建筑面積2100㎡,展覽面積480㎡,展線長157米,館內建筑群呈明清園林風格,高低參差,錯落有致,館內主要建設有主展樓——散木山房、碑廊、求胡小石紀念館2003年8月16日奠基,2004年4月1日破土動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5月16日開館,占地面積20畝,主體建筑面積1300㎡,展覽面積533㎡,建筑呈民國風格,四合院形式。主體建筑分為展覽區和胡小石墓、辦公區。展覽區由序言廳、主展廳、綜合廳和多媒體廳組成,館藏胡小石先生書法作品、信箋共計300余件,其中二級……[詳細]
原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舊址
  原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舊址位于中山北路200號(原為虹橋20號)。于1947年,由著名建筑師楊廷寶設計,大樓面朝東南,高二層,西方現代建筑風格,建筑面積約2600平方米。資源委員會大門面朝西南,大門內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警衛亭,(已損毀一個,現只剩北側1個警衛亭)警衛亭仍為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筑風格。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的前身為國防設計委員會。1932年,蔣介石在錢昌照等人的倡議下,決定設立一個國防設計機構。同年11月1日,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的前身--國防設計委員會正式成立。1935年4月,國防設計委員會與兵工署資源司合并改組成資源委員會,直接隸屬于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要職能有三個方面:一是關于職能的調查研究;二是關于資源的開發;三是關于資源的動員。資源委員會設有主任委員(委員長),副主任委員(副委員……[詳細]
南京李鴻章祠堂
  南京李鴻章祠堂 李鴻章(1823-1901),清道光進士。咸豐三年(1853)組織團練,扼殺太平天國革命。同治四年(1865)署兩江總督,同治九年又繼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外交、軍事、經濟大權,開始辦近代軍事工業,建立北洋海軍。他一貫主張妥協投降,與外國侵略者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后,被任命為全權大臣,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李鴻章祠堂建于清代,俗稱李公祠。位于南京四條巷,1901年建,耗資8000兩白銀。祠堂長144米、寬58米,占地面積8120平方米,整個建筑群坐北朝南,分東西兩路。東路為祠堂,前后五進,兩側有廂房;西路為住宅以及花園、魚池、亭臺、樓榭、回廊一應俱全;兩路各有照壁,中間有甬道相隔。大殿坐北朝南,氣勢凌人,從地面到房……[詳細]
福清公主墓
  福清公主墓發掘于南京市雨花臺區鄧府山,現位于雨花臺區鄧愈墓園內,俗稱“八公主墓”,是中國發現并保留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結構復雜、規格宏大的明代公主墓,福清公主墓的發掘和保護對研究明代皇族喪葬禮俗、建筑技術具有重要意義。1998年,發現明朝福清公主和其子駙馬舍人張克俊的墳墓。2000年,經專家和南京市文物局決定,福清公主墓易地重建。2003年,公布為“雨花臺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福清公主墓亦呈長方形券頂,規模宏偉,建筑考究。墓室內壁普遍涂飾一層白石灰。墓分前后室,全長9.35長、寬4.2米。前后室間有隔墻,隔墻厚0.6米、寬0.85米,其中央置木門,已腐。中間門寬2.45米、高2.85米。后室長5.5米。后室中央置須彌座石棺床,棺床底部長2.87米、寬1.……[詳細]
孫中山舊居(中山樓)
  孫中山舊居(中山樓)位于漢口路9號(南京大學南苑)。中山樓是一幢西式風格的別墅,占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50平方米。該建筑高為兩層,上有老虎窗,坐北朝南,灰色墻面,紅色屋頂,磚混結構。一樓有柱式外置門廊,二樓有簡易陽臺,房頂有三個并排而立的老虎窗,其外表為紅色。孫中山自1912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以來,致力于繼續推進革命。然而,阻力重重。一是帝國主義國家壓迫臨時政府,拒絕承認臨時政府;二是袁世凱誘脅兼施,在清朝和臨時政府之間居中漁利,居于操縱整個局勢的地位;三是臨時政府內部的立憲派和舊官僚,與袁世凱相呼應,從內部破壞革命;四是革命黨人內部存在種種問題,或以為革命已經成功,斗志松弛,主張妥協;或以爭權奪利,造成組織渙散;或對帝國主義列強乃至對袁世凱抱有幻想。堅持進行革命的孫中山……[詳細]
南京王安石故居
  南京王安石故居 南京王安石故居在清溪路附近的半山亭,今南京海軍軍事學院內。明代亮山國劃入皇宮禁地范圍內,清道光時兩江總督陶澍在半山國故址重建半山寺。咸豐時被毀,同治九年(187年)重建,宣統時重修。 王安石(1020—1086)生在江西,卻與金陵有著不解之緣。他在金陵度過青年時代后,又來此兩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年,逝世后葬于鐘山腳下。1076年,56歲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與保守派發生爭端,遂于是年10月復求罷相,趙頊應允,給王安石一個“判江寧府”的官銜。回到金陵后,王一直沒去衙門視事,第二年六月辭官,在城東門到鐘山途中的白塔為自己建造了這所居室。因主塘距江寧城東門7里,距鐘山主峰也是7里,所謂半途上處,故將居室命名為半山園。在園內,王安石結交了許多高逸之友,包括米芾、李公……[詳細]
南京掃葉樓
  南京掃葉樓 南京掃葉樓始建于1664年,明清式樣,磚木結構,覆小瓦,二層,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占地面積約270平方米,樓前翠竹婆娑,綠樹掩映,平臺遠望,樓0院內假山層疊,與善慶寺前石階結合一體。掃葉樓是明末清初畫家、詩人龔賢的故居,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南峰。善慶寺亦明清式樣,建筑面積929.7平方米,占地面積1430平方米。1979年重新修復掃葉樓時將樓0院與善慶寺連成一體,成為一組結構完整、景致優雅的古建筑群。掃葉樓系明未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龔賢晚年居所,因其自寫掃葉僧狀小像故名。龔賢(1619-1689),字半千,號半畝居人,清涼山下人等。清軍攻占南京后,龔賢悲憤出走,漂泊海安、揚州等地十余載。晚年回歸南京購清涼山荒地半畝,建屋四椽,號“半畝園”,栽花種竹,深居……[詳細]
32、莊昶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莊昶墓
  莊昶墓 [浦口區珍珠泉風景區定山寺遺址后·明代·市文物保護單位] 莊昶(1437-1499)字孔旸,號木齋,晚號活水翁,浦口人。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后授翰林院玦泡。明成化三年,莊昶因反對皇帝朱見深-元宵節大張燈火,不僅不寫青詞進賦,反而上呈《培養圣德疏》,疏中寫到:“……今煙火之舉,恐非堯舜之道,煙火之詩,恐嚇非仁義之言……省此冗費以活流離困苦之民、賞征伐勞役之士,則干戈可息,災異可消,百姓可以富庶,四夷可以賓服”。因言事得罪憲宗,被貶官,時稱“翰林四諫”。后隱居定山30年,在珍珠泉附近修筑“定山草堂”、“天峰閣”、“半云亭”等建筑,又在草堂周圍建了“雙泉橋”(珍珠泉、卓錫泉匯合處)及“活水”、“春風”、“溪云”、“鳶飛魚躍”、“回海”、“天地一我”、“東顧”七亭,開珍珠泉園囿建……[詳細]
煤炭港中共南京鐵路地下黨小組活動地
  中共南京鐵路地下黨支部舊址,位于鼓樓區煤炭港22號,是一座兩層小樓,2014年被列為鼓樓區不可移動文物。1945年12月,中共南京市地下工委為了更好地領導鐵路工人運動,決定成立中共南京鐵路下關車站支部,當時名稱雖然是“下關車站支部”,實際上轄括了南京地區各鐵路基層單位的地下黨員。支部書記先后由原地下黨市工委交通員馬文林、馬緒善擔任。位于煤炭港22號唐紹泉的家就成為地下黨秘密活動據點。唐紹泉,1902年5月20日出生在安徽巢縣,1926年加入北伐軍,1937年后參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唐紹泉和馬緒善等工友在下關一帶散發傳單,給工友們講故事、讀報紙,教育啟發工人的革命覺悟。《南京當代人物大典·英烈卷》中記載著這樣一段歷史:“唐紹泉用講故事和讀報紙方式,冒著有特務監視的危險,教育啟發工……[詳細]
花山玉泉寺
  南京花山玉泉寺南京花山玉泉寺是高淳縣迄今唯一保存下來的古佛寺。花山玉泉寺在南京市高淳縣城東南15公里的花山半腰,相傳始建于南北朝。因山間長有白牡丹(一說石牡丹)和“峻嶺盤旋,飛泉清洌,久旱不涸”而得名。現為高淳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相傳早在五代時期,白衣居士羅隱一日來到花山,走到此處只見左右兩峰相抱,左為青龍,右為白虎,東南方向,前有五座山峰連綿疊嶂,與此處遙相呼應,形似“五虎臥地”。羅隱吟詩贊日:“地肖石獅含暖氣,峰成五虎臥寒煙。風少地,月當燈,藏風聚氣常旺僧。”玉泉寺起初是一個只有一兩座大殿,幾間禪房,僧人甚少的小寺院,但卻以地佳幽靜、花多泉盛而揚名甚廣。據寺志載,在原寺西南八十三步處,因生長白牡丹花而引人人勝。在開花處建有南、北花園,殿后山頂,立觀花壇和觀花亭。每逢春暖花開,游寺賞花,香客……[詳細]
南京長蘆寺
  南京長蘆寺構造宏偉,規模龐大,有“跑馬出山門”之說,是六合最大的古剎,也是南朝時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古長蘆寺目前僅存正殿,現被辟為長蘆中學校史陳列室,1983年被市政府定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古長蘆寺地處南京市六合區長蘆鎮,始建于南朝梁武帝蕭衍普通年間(520~526年)。其時,建康佛寺眾多。晚唐詩人杜牧在絕句《江南春》中寫道:“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極言南朝佛教之盛。長蘆寺就是當時“四百八十寺”中著名的寺院之一,和隔江的棲霞寺遙遙相對。千百年來,長蘆寺風雨滄桑,幾度興廢。據史料記載,初建的寺址緊臨江岸但這段長江河道很不穩定。堤岸經常塌陷,因而長蘆寺建筑群也不斷遭到破壞。據《六合縣志》記述,北宋天圣初,曾大興土木重建寺院。后來江岸繼續后退,至南宋……[詳細]
南京岳飛抗金故壘
  南京岳飛抗金故壘南宋建炎四處(1130年)四月,“兀術趨建康,(岳)飛設伏牛首山待之”。所謂“故壘”,便是岳飛大戰牛首山時留下的遺跡。后來,太平天國與清軍作戰時也曾加以利用。南京岳飛抗金故壘位于南京南郊牛首山及韓府山山脊處。山脊處多裸露山石,較險峻。自然裸露山石的斷隙處,有較為明顯的人工堆壘與其連接的痕跡。因年代久遠,兩邊多為倒塌散亂的石塊。此段長度約為300米。牛首山,俗稱牛頭山,坐落在南京城南約15公里處的起伏的丘陵之間,頂峰高243米,面積約5平方公里。因山勢陡峭,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韓府山,地處牛首山以北,綿延數里,北起鐵心橋東約500米處的秦淮河邊,南與牛首山緊密相連。牛首山和韓府山,形成南京南郊的一道天然屏障。北起第3個山峰前約50米處,故壘改呈“丁”字狀,原沿故壘西側……[詳細]
浦口城隍廟
  浦口城隍廟[浦口區泰山街道點將臺路52號南空軍地兩用人才學校院內�明代�市文物保護單位]浦口城隍廟始建于明初洪武九年(1676),就是江浦縣設于浦口城內的時候。它供奉城隍,是官方的祭祀官廟。后來縣城因水災因素搬到了今江浦街道,并修建了新的城隍廟,原先的城隍廟遂改名“玉虛觀”。玉虛觀為道教活動場所,但仍將城隍供奉在前殿,當時駐浦口城的軍事和后勤機構有“五衛三倉”,大小-每年仍在此進行定期祭拜活動。雖然改名為玉虛觀且主要是道教活動場所,但是由于其供奉城隍,再加上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泰山廟廟會時人們都將城隍老爺抬出來巡游,因此從古至今人們一直習慣稱之為城隍廟。明隆慶元年(1567),江浦知縣王之綱創立了十所文會,“玉虛會”就設于此,從此這里又成了文人學士聚會場所。明成歷四……[詳細]
顧昊墓石刻
  顧昊墓 石刻 [浦口區珍珠泉風景區佛手湖半島上�明代�市文物保護單位] 顧昊,生卒年不詳,字欽甫,號石坡,世居浦口顧村。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鄉試中舉,后出任嘉興府通判。當時,倭寇對我東南沿海江浙地區的劫掠最為猖獗,1552年后的三、四年間,江浙沿海軍民被害達數十萬人。顧昊上任后重視軍事訓練,以提高士兵的戰斗力,當時嘉興總督軍務張經對他非常器重。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在內0的配合下,突然難犯嘉興,張經命顧昊帶兵反擊。顧昊在平望縣將倭寇包圍,“斬首180級,降者數百”,有力的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由于顧昊抗倭有功,朝廷特給他“賜奉一級,赤金二鋌,毳衣一裘,升任云南知府”。晚年告老歸居故里,死后葬于家鄉顧沖村后小山腳。該墓封土高2.5、直徑4米,墓前有碑,上刻“……[詳細]
南京天后宮
  南京天后宮位于秦淮區升州路488號,建于(公元1758)清代乾隆戊寅年間,由江寧知府金蒲蔡長云及福建仕商等人捐建,為祭祀天后之所。現存大殿北墻尚有碑文記載“敕封天后宮”修建年號。兩廂配殿西墻亦有兩塊碑文,一塊是(公元1758)乾隆戊寅年立“茲羊皮巷老會館拆遷至水西門內的事因經過”,則另一塊是(公元1812)嘉慶十七年所立,刻有“敕封天后圣母宮”在俯治水西門內系福建仕商捐建的碑文。此碑文再度記實了水西門天后宮與福建會館屬合二為一的活動處所。1982年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圣母屬道教神仙信仰體系,在諸多道教信徒積極要求恢復道教活動場所的呼吁聲中,在市、區二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天后宮被正式批準為南京道教活動場所。使這座中斷香火近60余年的天后宮除去了歷史的塵垢,始之圣德重光。歷經……[詳細]
江上草堂
  江上草堂[浦口區橋林街道林蒲村沈營組�1970年代——2000年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代書法大師林散之(1898-1989),浦口區烏江鎮人氏,自幼酷愛書畫詩文,自號“三癡”,曾師從黃賓虹等名師,后游學萬里,既師古人、又師造化,藝術功底深厚。1973年,草書條幅《東方欲曉》發表在《人民中國》第一期首頁,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當代草圣”。散之先生22歲時,為創造一個讀書學習、習字作畫的幽境,于宅后小山上筑草堂三間,取名“散木山房”,后改名“江上草堂”,并于草堂四周二十畝山地上種植花草竹樹。散之先生對“草堂”感情深厚,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50歲后雖遷居江浦和南京,但每年均回來住一段時間。該草堂及周圍園林于1954年尤其是1974年徹底被毀。只殘留了先生……[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播放国产熟睡乱子伦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亚洲一区国产二区三区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