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飲馬巷古民居
  飲馬巷古民居位于秦淮區飲馬巷67、69、71、90號,時代為清。飲馬巷古民居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私立鼓樓幼稚園舊址
  私立鼓樓幼稚園舊址位于鼓樓區北京西路4號,時代為1923年。該處原為鼓樓幼稚園,是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創辦的中國最早的試驗性幼稚園。陳鶴琴(1892-1982年),1914年赴美留學,1919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回國后曾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東南大學教授。他熱愛兒童教育事業,潛心研究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著有《家庭教育》、《兒童心理學研究》等著作。1923年春,為了研究適合中國國情的幼稚教育,在鼓樓自己新建住宅的客廳里,辦起幼稚園。創辦之初,招收幼兒12人。1925年春,陳發起組織董事會,由東南大學11人組成,在其住宅旁購地2000平方米,建起園舍一座,自任園長,進行為期3年的課程、設備、故事等項研究。其研究成果成為國民政府教育部1932年頒布《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基礎。南京解放后,……[詳細]
鄧子恢舊居
  鄧子恢舊居位于六合區竹鎮居委會后街119-1號,時代為民國。鄧子恢舊居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人和街9號民國建筑
  人和街9號民國建筑位于鼓樓區人和街9號,時代為民國。谷正倫公館舊址建于1946年,原用作美國大使館宿舍。1948年谷正倫以兒子同生之名將該處買下。其基地面積1642平方米,建筑面積449.3平方米,為中西合壁式二層樓房,此樓坐西面東,磚混結構,黃色水泥拉毛外墻,青色筒瓦屋面,木制門窗,二樓帶露天陽臺,另有平房1幢4間,車庫1間,解放后,由南京軍區征用。現為部隊干部住宅,房屋保護較好。谷正倫(1890-1953)字紀常,貴州安順人。1906年畢業于貴州陸軍小學,1908年武昌陸軍第三中學畢業,后赴日本公費留學,入振武學校,不久加入中國同盟會。1928年后歷任南京警備司令,首都衛戍司令,代理南京市市長,甘肅省政府主席,貴州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等職,1949年11月離開貴州,由昆明去香港,1950……[詳細]
武夷路4號民國建筑(李士偉公館舊址)
  武夷路4號民國建筑位于鼓樓區武夷路4號,時代為民國。李士偉公館舊址建于民國24年(1935),整個院落占地約900平方米,建筑面積415.7平方米,整個宅院坐北朝南,主樓高二層另加閣樓,大開間,青磚外墻,覆頂小瓦,磚木結構,布局合理,采光充沛,另有西式平房等4幢18間,院內竹林扶疏,濃陰如蓋,清幽宜人,室內設施齊全,為典型的江南民居。該處解放前曾由英國文化委員會租用,1950年4月該會退租。李士偉,祖籍河南,系協和醫學院畢業,抗戰前曾在南京中央醫院任婦產科主任,抗戰期間在重慶作醫師,抗戰勝利后任青島市山東大學醫學院院長,解放前夕去臺灣。現該處為省級機關干部住宅,保護狀況較好。武夷路4號民國建筑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昆侖路8號民國建筑
  昆侖路8號民國建筑位于玄武區昆侖路8號,時代為民國。昆侖路8號民國建筑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府前路張氏住宅
  府前路張氏住宅位于棲霞區龍潭街道府前路10號,時代為民國。龍潭鎮北張氏民宅,俗稱龍潭張三跑馬樓,是地方上兼有防御功能的私宅,相傳舊時,樓四周有壕溝,前有吊橋,因屋內四面可通,可跑馬巡視屋外情況,故名。該樓長方形,后為主屋,東西為廂房,均為坡頂建筑,中間為天井,面闊22.3米,進深17.5米,高6米,前廳和主屋皆為四間,每間寬4米,前廳進深3.2米,主屋進深6米,廂房長5.9米,寬2.5米,該樓為磚木結構,穿斗式木構架,北側樓房,屋梁上雕有人物,南側前廳上方有一平臺,南墻上留有可供射擊的窗孔。府前路張氏住宅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安基山水庫渡槽
  安基山水庫渡槽,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孟塘村安基山水庫西側橫跨湯龍路至裴墅村。該渡槽建于1974-1977,全長約3.5公里,水槽寬2.1米,深1.2米,最高處距地面約7米,現存殘長約2公里。渡槽與安基山水庫之間有一大型水閘相連,是全國各地學習紅旗渠精神,大搞農業水利設施的縮影,是十分寶貴的近現代農業水利設施,極具時代特征。安基山水庫渡槽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公余聯歡社舊址
  公余聯歡社舊址位于玄武區洪武北路129號,時代為民國。公余聯歡社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原國立編譯館舊址
  原國立編譯館舊址位于玄武區天山路39號,時代為民國。原國立編譯館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秋湖山古采石場
  洞壁琴音位于溧水縣永陽鎮秋湖林場內的秋湖山上,此處原為明代溧水當地人的一處采石場,目前仍保存有在山腰上的大石洞兩個。所謂洞壁就是采石后的石塘,在石塘的石壁上斧鑿之痕仍十分清楚,琴音指的是在石塘深處有通過石壁滲下的水而形成的泉水,在水滴不斷滴下的過程中發出的如彈琴一般的聲音,此泉水雖在山腰之上卻能常年不涸。民間曾相傳,明代溧水筑石城,就在這里采石,后因方家言,溧水的龍脈從此山而來,不宜開采,隨即停止。在石壁的高處留有清代人所刻“洞壁琴音”四字。秋湖山古采石場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蔣山村何氏宗祠
  蔣山村何氏宗祠位于高淳區固城鎮蔣山村,時代為清。蔣山村何氏宗祠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樺墅石佛庵石窟
  樺墅石佛庵石窟,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樺墅社區樺墅村東北角一個小山坡向南的石壁上,當地人稱石佛庵。據當地百姓介紹,此地原有寺廟5間,佛窟50余龕,最多的一個佛窟有50余尊佛像。1968年開煤礦時將佛窟淹埋,2002年初,當地村民清理出現在的六個石窟,窟內共有8尊佛像,最大佛像高1.4米,最小的高0.8米,佛龕內均有精美壁畫殘留,東邊一窟外側石壁上有:大明永樂元年二月吉旦興造,開山第一代白云禪師等20余字,另外在石壁上多處有“天中天”字樣。經專家認定該組佛像為明代漢傳佛教造像,藝術價值較高,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下路清代建筑
  白下路清代建筑位于秦淮區白下路101號,時代為清。白下路清代建筑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育群中學舊址
  育群中學舊址位于秦淮區中華路369號,時代為民國。育群中學舊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桃源村民國建筑群
  桃源村民國建筑群位于鼓樓區黃土山,時代為民國。桃源村民國建筑群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雍園1號民國建筑
  在雍園1號。此處房產原是一頗有財勢的資本家的產業。1947年白崇禧租下此處后,就從原住地藍園9號搬過來,并作為他在南京的主要公館。該處是融中西建筑風格為一體,高2.60米的紅磚圍墻和古銅色木門組成典型的中國式四合院,占地面積388.9平方米,共有房屋三幢16間,建筑面積266.3平方米。大門旁有一可停三輛小車的車庫。院內兩幢二層紅色小洋樓東西錯位,南北相向而立。院子前部和兩幢小樓之間有兩個修整得十分雅致的小花園。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廣西臨桂人,回族。陸軍一級上將。保定軍官學校畢業。1924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參謀長。國民政府成立后,歷任軍委會常委、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軍委會副總參謀長、軍訓部部長、國防部部長、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兼華中“剿總”司令等職。白崇禧入住后,將圍……[詳細]
九華山三藏塔
  九華山三藏塔位于玄武區九華山公園內,時代為1943年。九華山在南朝時香火鼎盛,主要寺廟有:龍光寺,“在城北覆舟山下,宋元嘉二年(425)號青園寺,是晉恭思皇后褚氏所立,本種青處,因以為名。史載:宋元嘉中,高僧竺道生來此寺,文帝深加嘆重,旋以忤眾被擯。其年夏雷震寺中佛殿,龍升于天,光照西壁,遂改名為‘龍光’。”0-寺,劉宋時興建,為司徒何尚之所造,寺成,清釋志道居之,是六朝人論佛談玄之處。亦早毀地。目前,僅存玄奘寺及三藏塔一座。入園門拾級而上,繞過九華山茶社和假山,直攀九華山頂,三藏塔矗立頂峰。它為五級方形樓閣式磚塔,是仿唐代長安南郊興教寺玄奘墓塔建造的。塔每層辟有四門,塔下四個拱門,中間的小石碑上刻“玄奘法師靈骨”六字。塔基青石上刻玄奘像和西行路線圖,圓形,直徑1.45米。玄奘法師部分頂風歸……[詳細]
戴西村黃氏宗祠
  戴西村黃氏宗祠位于高淳區古柏鎮戴西村,時代為清。戴西村黃氏宗祠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潭會師亭
  龍潭會師亭位于棲霞區龍潭街道中國水泥廠,時代為民國。龍潭會師亭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综合网 | 日韩一区二区二区久久 | 中文字幕第2页 | 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96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