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通市 > 崇川區旅游

崇川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南通城隍廟
  南通城隍廟,濠東路199號。始建于宋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由州官王茂所建,亦名郡廟、邑廟。原在市區十字街州署東南側,千年來屢加修飾,長盛不衰。一九九八年城隍廟遷建于濠東綠苑北首、濠河之畔,從儀門、甬道、拜殿、大殿及元辰殿、財神殿、東西兩廡均按原樣重建。繼建有山門、戲臺、后宮、文昌閣、藥王閣、前后東西廂房、耳房、東西回廊,占地近十畝。建筑面積兩千二百四十八平方米,全部為磚木結構,平房簡瓦,古色古香;布局嚴謹,庭內綠化,仿佛江南園林景色。園林具特色的圍墻鏤空向濠河借景,鑄鐵篆書作窗,內容為勸善經句。廟以河為景,河為廟增色。西側回廊從戰國晏嬰到清朝林則徐等十八位清官造像,東側回廊是道教歷代格言碑廊。門票·開放時間7:00-17:00。……[詳細]
富貴巷明代住宅
  富貴巷明代住宅位于崇川區富貴園新村,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圍墻,南至富貴園9幢現狀建筑,西至富貴園新村現狀小區道路,北至富貴園6幢現狀建筑。建設控制地帶:邊已建成居民小區,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北極閣城墻遺址
  北極閣城墻遺址位于崇川區北濠橋路與環城北路交叉口西南100米,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西側至現狀界址,北至環城北路。建設控制地帶:周邊已建成江蘇省南通中學,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啟秀別業
  啟秀別業位于崇川區啟秀路20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啟秀別業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為張孝若別業,1928年3月張緒武先生出生于此。后曾為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外國專家宿舍。啟秀別業為二層磚木結構樓,坐北朝南。該別業面闊三間,前有走廊,東南角附樓梯間,樓房中室北側外加廚房,建筑面積356平方米。風格簡潔,中西合璧,是近代南通具有代表性的別墅建筑。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含南側臺階和花圃)。建設控制地帶: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周邊已經劃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通博物苑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伶工學社舊址
  伶工學社舊址位于崇川區嚴家巷4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伶工學社建于1919年,是張謇創辦的我國第一所戲劇學校,利用望仙橋畔武圣殿原址修建,當時有校舍60余間。張謇親任伶工學社董事長,張孝若為社長,梅蘭芳為名譽社長,歐陽予倩任主任,主持日常事務,并親自給學生講戲劇理論,還進行京劇劇目、舞臺藝術和劇場管理方面的改革,在我國戲劇史上享有特殊地位。1926年停辦。伶工學社舊址現存校舍20余間,為磚木結構平房。分東西兩列,前后各三進,中有走廊相連。其間有古銀杏三棵。現為南通醫學院附屬醫院職工宿舍。保護范圍:東至金誠大廈,南至健康路,西至白家園公寓,北至現狀界址。建設控制地帶:周邊已建成居民小區,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掌印巷清代住宅
  掌印巷清代住宅位于崇川區掌印巷22號、25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院墻。建設控制地帶:位于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因樹齋
  因樹齋位于崇川區環城南路21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院墻,南、西至現狀連廊,北至環城南路。建設控制地帶:位于濠南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馮旗桿巷明代住宅
  馮旗桿巷明代住宅位于崇川區馮旗桿巷26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院墻。建設控制地帶:位于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興化禪寺
  興化禪寺位于崇川區西寺路17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北均至院墻,南至西寺路。建設控制地帶:位于濠南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李方膺故居
  李方膺故居位于崇川區寺街29號、31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院墻。建設控制地帶:位于寺街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白雅雨故居
  白雅雨故居位于崇川區白陸巷2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建設控制地帶:東、北側保護范圍外拓6米,西至南大街,南側保護范圍外拓8米。……[詳細]
女紅傳習所舊址
  女紅傳習所舊址位于崇川區環城南路23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院墻。建設控制地帶:位于濠南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金滄江故居
  金滄江故居位于崇川區西南營29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庭院。建設控制地帶:位于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趙丹故居
  趙丹故居位于崇川區西南營36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院墻。建設控制地帶:位于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顧儆基故居
  顧儆基故居位于崇川區環城東路153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位于環城東路153號,建于1930年,是原私立崇敬中學創建人顧儆基故居。該建筑座北朝南,為二層磚木結構樓,建筑面積270.94平方米。雙坡頂紅洋瓦,頂兩側呈小三角形狀。清水磚墻,白灰水勾縫。樓平面為長方形,面闊三間,東、西室前各有一等三邊形樓面向外凸出。中室兩側前有羅馬柱,室后部向外擴出1.2米,并設有木樓梯。二樓中室前有寬闊的陽臺,鑄鐵欄桿。該樓既體現了西方建筑風格,又保持了中國傳統的建筑特色,是一座中西建筑藝術相結合的住宅。顧儆基(字仲敬)先生是開啟南通近代教育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于1917年創建中英學塾,后四遷校址,兩建校舍,1928年定名為“私立崇敬中學”。1930年購城內東北營地興建校舍。他抱定“國賴民救,民賴校救”的……[詳細]
軍山氣象臺舊址
  軍山氣象臺舊址位于崇川區軍山山頂,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建設控制地帶:位于狼山風景名勝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特來克墓
  特來克墓位于崇川區劍山南麓,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園及周邊區域。建設控制地帶:位于狼山風景名勝區范圍內,不劃定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鐘秀山遺址
  鐘秀山遺址位于崇川區鐘秀路100號,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鐘秀山,俗稱北土山,居南通舊城中軸線北端。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由由州牧高啟新、鄭舜臣率民眾筑土建成。原有五座小山,與南五山遙相呼應,構成古城南通的中軸線。鐘秀山遺址現存主山部分山體,高約5米,占地200余平方米;另有重要文物明隆慶三年(1569年)顧養謙題額、陳堯撰、袁隨書的石碑《新筑鐘秀山碑記》,及碧霞閣殘碑一方。鐘秀山遺址是南通古代城市重要遺存。1985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在鐘秀山遺址建鐘秀山烈士陵園,主要建筑有烈士紀念碑,烈士事跡陳列廳,南通“三·一八”慘案烈士墓碑。保護范圍:南通革命紀念館、南通革命烈士紀念堂。建設控制地帶:鐘秀山烈士陵園界址。……[詳細]
  劉瑞龍故居位于崇川區狼山鎮街道,年代為清,為第六批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0、靜業庵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靜業庵位于崇川區北濠橋新村,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建筑及院落、院墻。建設控制地帶:東、南至現狀道路,西側至現狀道路和綠化邊界,北至現狀綠化邊界。……[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 | 夜夜38亚洲综合网 | 在线观看91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