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旅游

天津市文物古跡介紹

納森舊居
  納森舊居時代:1928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睦南道70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納森為英籍猶太人,青年時在英國軍隊中供職,后來華一直在開平煤礦、開灤礦務局工作。1928年以后任開灤礦務局副總經理、總經理。1935年奉調回國。該樓東抵河北路,南沿睦南道,西臨桂林路,北抵大理道。建于1928年,磚木結構,占地面積4362平方米,建筑面積1433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局部三層西式樓房,紅磚清水墻,人字屋架,大坡度筒瓦頂,高低錯落,風格別致。內裝修豪華典雅,高級大理石地面,硬木裝飾,內設餐廳、舞廳、書房、客廳、臥室等。寬敞的院落種有塔松、藤蘿等各種花草樹木。后院原設有花窖和馬廄。是一座具有典型英國鄉村別墅風格的私人花園住宅。納森舊居,坐落于和平區睦南道70號。該樓建筑現狀良好。……[詳細]
大沽海神廟遺址
  大沽海神廟遺址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大沽船塢路27號,年代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大沽海神廟遺址位于原北洋水師大沽船塢舊址,即今天的天津船廠內。中心對該遺址進行了初步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發現清代海神廟甬道、山門、西配殿、御制碑亭及圍墻建筑基址等遺存,出土文物包括清代御制海神廟漢白玉石碑1通、柱頂石5個,其它重要石質建筑構建若干,同時還出土大量清代黃綠琉璃筒瓦、板瓦、瓦當,帶有“永通窯造”戳記的銘文磚和少量清代青花瓷片等。據文獻資料記載,1695年,康熙視察大沽,修建此廟,題寫御制海神廟碑記,并御題“敕建大沽口海神廟”匾。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同治五位皇帝也都先后對海神廟題賜匾額與楹聯。1922年,海神廟觀音閣失火,大廟化為灰燼,遂成遺址。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詳細]
北疆博物院舊址
  北疆博物院(法文名:MuseeHongHoPaiHo黃河白河博物館),為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由法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甫、博物學家桑志華(PaulémileLicent,1876-1952)于1914年來華創建,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館”。北疆博物院建筑由三部分組成,即北樓,陳列室和南樓,南樓、北樓兩座建筑以連廊相接,整體建筑呈“工”字型布局。北疆博物院藏品包括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巖石礦物標本以及歷史民俗文物20余萬件,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基礎,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享譽世界。其出版著作、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學文獻寶庫,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1991年北疆博物院舊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北疆博物院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詳細]
陳光遠舊居
  陳光遠舊居時代:1931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大理道48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陳光遠早年畢業于天津武備學堂,后追隨袁世凱、馮國璋,為北洋軍閥直系骨干。曾任江西督軍多年。1922年被廣東北伐軍打敗而去職,攜近千萬元財產住進天津英租界現煙臺道的一處別墅。后來投巨資又在此處建成第二座豪華別墅。并廣置房產、投資企業、開銀號、開當鋪,過著舒適的寓公生活。1939年8月陳光遠病逝于該寓所。陳光遠舊居,坐落于桂林路與大理道拐角處。該樓東抵衡陽道,南沿大理道,西臨桂林路,北臨常德道。為一座二層、局部三層的歐式現代風格建筑。黃色硫缸磚墻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二層凸出于三層,二層上有一大型露臺,三層樓頂有一八角涼亭,建筑風格獨出心裁,端莊氣派中透著豪華壯觀。……[詳細]
首善堂舊址
  原首善堂時代:1919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承德道21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首善堂是法國巴黎天主教圣味增爵會,即遣使會在中國北方設立的管理教會財產的機構。它以經營房地產為主業,在天津擁有大量房地產,為當時天津實力雄厚的一大財團,以其所收房租及投資所得利潤支持天津、北京、保定、正定四個教區及北京神學院所需經費。首善堂初設于營口道上的原紫竹林教堂內。1900年后遷于此處,1919年建起該座大樓。天津解放后首善堂由中國神父接管,1956年改為天主教天津教區神學院,1958年改為天主教修女院。該樓東接吉林路,南抵營口道,西臨大沽路,北沿承德道。建筑面積1544平方米,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多坡瓦頂,外延水泥飾面,立面兩翼對稱,中間突出,是一座風格穩重的法式建筑。建筑現狀良好。……[詳細]
天津清真大寺
  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天津市紅橋區西北角小伙巷。距市中心2公里。是天津市著名的清真古寺。始建于清順治元年(1664),嘉慶六年(1801)重修,翌年冬竣工。已有360余年歷史。集中國宮殿式建筑和伊斯蘭教建筑為一體,風格獨特,其中禮拜殿建筑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千人進行禮拜。歷代“阿林”(學者)和“回儒”留下豐厚的宗教文化歷史遺存。寺藏典籍中有兩本袖珍本《古蘭經》,一本8.5平方厘米,一本僅4平方厘米,精巧絕倫。寺內懸掛有阿拉伯文和漢文-匾額、-抱柱楹聯、-望板、-石刻匾額、-轉刻匾額、漢字磚刻匾額,漢字抱柱楹聯、漢字磚刻匾額、漢字石刻匾額,漢字碑和一組磚刻。題贈者有清代醇親王、禮親王、肅親王。此外還有清待御使、總督、舉人等回族官員和學者,以及當時的社會賢達。是全國保存古傳匾……[詳細]
龔心湛舊居
  龔心湛舊居時代:1930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64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龔心湛(1871—1943),清末監生,安徽合肥人。曾任駐英、法公使館隨員八年。民國后任安徽財政廳廳長。1919年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兼代理國務院總理,1924任內務總長。1925任交通總長。1926年去職后,來津經營實業,先后任中國實業銀行總理,大陸中孚銀行董事、啟新洋灰公司總經理、耀華玻璃公司總董、開灤礦務局議董長等職。1940年與靳云鵬等發起重修大悲院。該樓東沿長沙路,南抵重慶道,西臨桂林路,北臨成都道。建筑面積936平方米,磚混結構,西式三層樓房,平頂帶護欄,有地下室。清水墻,首層中央為高階出檐門廳。門廳上方筑護欄式陽臺,門窗作假柱、起眉子,莊重典雅、自成院落。建筑現狀良好。……[詳細]
那桐舊居
  那桐舊居時代:二十年代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新華路176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那桐(1857-1925)字琴軒,葉赫那拉氏,滿族鑲黃旗人。初任清朝戶部主事,1900年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奉慈禧之命留任留京辦事大臣,和奕劻、李鴻章與聯軍議和。1902年署外務部左侍郎。1906年被授體仁閣大學士。1909年被任命為軍機大臣。1911年奕劻成立皇族內閣,被任命為內閣協理大臣。清政府被推翻后,那桐來到天津英租界隱居,在此購買地皮蓋起一大一小兩座樓房,均為德式別墅,原在院內還建有花壇水池。大樓已于1981年拆除,小樓東沿新華路,南抵南京路,西臨河北路,北臨煙臺道。為二層歐式洋樓。建筑面積700平方米,自成院落。那桐退隱后主要在此居住。建筑現狀良好。……[詳細]
袁乃寬故居
  袁乃寬故居坐落在河北區海河東路39號。該樓建于1908年,占地3109.35平方米,該樓先后委托英、德工程師設計,為一座歐洲古典式建筑,分為主次樓。主樓平面為L形,三層磚木結構帶局部半地下室,共54間,建筑面積2089.02平方米,是北歐荷蘭、比利時的建筑形式,有尼德蘭式建筑特點。它面向海河及民主道一側均為山墻,尖尖的山花,裝飾著哥特式的雕飾,山花上形成三個臺階式的水平層,加強了水平分劃。屋頂是木結構的,陡峭的紅色屋頂與高聳的亭樓顯得非常俏麗。主要入口從凹角處進入,門廊是由方柱與圓柱相結合成的。底層有大客廳、餐廳、書房等。二層為臥室,再由小轉樓梯上三層。主樓共有大小房20多間。住宅入口處有一間門房,上有穹頂,曾為居民居住,現已修復一新。該故居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公撝舊居
  張公撝舊居時代:三十年代地址:天津市和平區花園路2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張公撝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之婿,天津英租界華人董事,曾任中國駐美國檀香山總領事,后加入美國籍。該住宅東沿花園路,南抵新華路,西臨赤峰道,北臨遼寧路。占地面積591平方米,建筑面積754平方米。為一座三層西式樓房,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設計師鮑乃弟(BONETTI)設計。主體二層,外檐水泥飾面。入口設于樓房夾角處,設坡頂式門廳,上設弧形陽臺。樓房中間內臥,兩側突出,頂層設八角坡頂涼亭,兩側設露天平臺。樓房外形高低錯落,層次分明,造型精巧別致,富于美感。樓內設客廳、花廳、餐廳、衣帽間和臥室等,功能齊全,裝修考究,是當年法租界內一座具有英國風格的別墅式私人住宅。該樓建筑現狀良好。……[詳細]
法國公議局舊址
  原法國公議局大樓位于天津市和平區承德道12號。1929至1931年建成,先由法國建筑師慕樂做方案設計,后由義品公司工程師門德爾森正式設計。二層混合結構帶半地下室,局部三層。建筑形式為羅馬古典復興。古典主義三段設計很明確,中央主體突出,左右兩翼呈對稱,比較簡潔,底層作為基座。檐部上有女兒墻,兩側尖處為斷山花加盾飾,是受巴洛克思潮的影響。整幢建筑用仿花崗巖塊砌筑,造型穩重壯觀。建成后作為原法租界法國公議局辦公大樓使用,造型穩重壯觀,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該樓在天津各租界統治機構建筑中,是現存規模宏大,藝術水準高超,保存最完好的西洋建筑。歷史上也是法國在津租界內的最高統治管理機構所在地。亦是列強侵華牟取暴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1945年駐津日軍向中國軍隊投降儀式即在此舉行。……[詳細]
田中玉舊居
  田中玉公館坐落于和平區營口道42號,是目前天津保存比較完好的小洋樓。該公館為一所羅馬式三層磚木結構樓房,建于1922年。占地1554.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756.16多平方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該樓前的四根兩層樓高的愛奧尼克式柱,顯得雄偉壯觀。該樓共有18間房,一樓有客廳、餐廳、舞廳、休息廳、衛生間等;二樓多為臥室、書房、居住間;三樓多為居住間和儲藏室。在二樓的三個陽臺下有線條柔美的花草雕塑。該樓屋頂為尖頂四面坡式,且裝飾華麗。室內裝潢也分外講究,里有壁爐、護墻板、雙層玻璃外帶紗窗,人字形硬木地板。1935年田中玉故去后,其公館由其后輩居住。1954年以后,成為天津市一商局石油采購供應站營業樓,之后又經過了兩次改建和擴建。現為民宅,被列為天津市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中國古城堡(疙瘩樓)
  中國古城堡位于天津市和平區河北路,是五大道上的經典建筑之一,別名“疙瘩樓”,這座建筑本是1937年建造的一座意大利風格洋樓。后來經過改造,外表布滿了瓷片,很有特點,因此也成為了天津的一座地標建筑。疙瘩樓的“疙瘩”是指這座建筑外面的過火磚砌的粗糙質感,有很多個小突起。在各個突起的周圍,房主人用眾多明清時期的瓷片把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古瓷風格融合到了建筑中,在外面觀看非常特別,也適合拍照。疙瘩樓曾經是作為一座餐廳開放,如今正在整修改造成一座博物館,博物館的具體開放時間未知,因此目前僅能在建筑外面觀看建筑外貌。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河北路283-285號類型:博物館歷史建筑游玩時間: 建議1小時電話: 022-23309930;022-23398888……[詳細]
正法禪院
  正法禪院年代:清地址:天津市薊縣官莊鎮磚瓦窯類別:古建筑正法祥院又名慧因寺,位于天津市薊縣官莊鎮磚瓦窯大隊一小隊,東鄰北少林寺北靠紫蓋峰,是盤山風景名勝區中保存較好的寺廟遺址之一。正法禪院自東南入口,在入口處是塔林,塔林以西則是群山環抱的幽靜谷,自然環境獨特。在四周崖壁上刻有大量康熙、乾隆、嘉慶的題字。除寺廟、行宮遺址外還有自然名勝“說法臺”和“別是一天”經舍。盤山是中國十五大名山之一,清朝是盤山的鼎盛時期,正法禪院的特殊功能(僧人管理機構)使這里成為研究清代盤山的重要實記。正法禪院的塔林是天津市唯一的一處全部花崗巖石塔,造型多樣,做工精細,是盤山重要的文物景觀,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高的保護價值、研究價值和社會效益。……[詳細]
王仲山故居
  王仲山,資本家,是北洋時期段祺瑞部隊的軍需官。王仲山故居坐落在河西區南京路21號。該宅為德國花園式宅邸,建筑面積2480平方米,為二層加0帶半地下室的磚木結構建筑,平面近似矩形,庭院花草樹木環繞。建筑正立面底層入口有十六階的高臺階,大理石飾面,雙柱支成折角門廊。進門廳后到大廳,一邊為客廳、書房,另有餐廳、廚房等,各廳都有小八角凸肚窗或弧形窗,凸肚窗使立面富于變化,轉角處形成多邊形的角樓。大廳內設有木玻璃隔斷,通過隔斷門有大樓梯通向二層。二層有大廳、臥室、平臺等。臥室相互連通,臥室外臨窗有走廊。三層為0,木梁暴露在外,為儲藏室。該建筑為牛舌瓦多高坡屋頎,展示了德國建筑的風格。王仲山的花園宅邸屬中西合璧,風格獨特。該故居現為天津市煤建公司使用。被列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邦平舊居
  金邦平舊居地址: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114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金邦平,字伯平,安徽黟縣人。生于1882年。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畢業后曾任清政府翰林院檢討,直隸總督袁世凱的文案,北洋常備軍督練處參議等職。1906年清政府成立天津自治局,任督理,不久又任資政院秘書長。1912年任中國銀行籌備處總辦。1914年任政事堂參議。1916年任北洋政府農商部總長。1927年去職來天津英租界居住,期間主要致力于實業活動,曾任啟新洋灰公司經理。1938年任耀華學校校長。該建筑東沿桂林路,南抵重慶道,西臨云南路,北臨成都道。建筑面積1134平方米,磚木結構二層西式樓房,清水墻,二層中部設弧形陽臺,頂部為多坡瓦頂,上設天窗,獨自成院。,建筑現狀良好。……[詳細]
安氏祠堂
  安氏祠堂年代:清代(公元1720年)地址: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估衣街施醫局胡同2號類別:古建筑“安氏祠堂”始建于1720年,距今已有285年的歷史,趕大營的先導安文忠即在此出生、成長。該建筑于民國二十三年(1934)改建家祠,后幾易其主。2001年辟為安氏祠堂,被西青區政府批準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對該建筑進行了大規模修復,2003年9月28日成立楊柳青年畫館,正式對外開放。安氏祠堂座北朝南,由兩進四合院組成,建筑面積630平方米,均為青石高臺,磨磚對縫,典型的清代建筑風格。門前的南運河,川流而過,河上舟船穿梭,兩岸楊柳飄曳,田園似錦。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本地區特有的地域民俗文化。……[詳細]
卞氏舊居
  卞氏舊居時代:三十年代地址:天津市和平區睦南道79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卞家是天津八大家之一,天津人俗稱其為“鄉祠卞家”,或以其所經營的商號名稱,稱其為“隆福號卞家”、“隆順榕卞家”等。該樓是卞家后代卞肇新等人的住宅,卞肇新曾任中央銀行天津分行經理,并投資工商業。該樓東抵河北路,南臨馬場道,西臨桂林路,北沿睦南道。建筑面積3280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四層樓房,清水磚墻,緩坡瓦頂,頂部出檐,立面兩側前凸,各有一方形三層陽臺。二層中部筑有一排半圓曲線形陽臺,陽臺正門兩側有絞繩式立柱,上部有歐式山花。整座樓房線條明快,莊重古樸,具有典型的西班牙建筑風格。建筑現狀良好。整座樓房是現存完好的,有特色的小洋樓,應予以保護。……[詳細]
蔡成勛舊居
  蔡成勛舊居時代:1935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大理道1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蔡成勛,字虎臣(1871-1946),天津人。早年畢業于天津武備學堂,此后一直追隨馮國璋、曹錕,成為北洋軍閥直系骨干,曾任北洋政府陸軍總長、甘肅督軍、江西督軍等職。1924年12月因部下合謀倒戈而下臺,先逃避到上海,后回天津英租界買地蓋起了這座住宅和旁邊的家廟,過上了寓公生活。該樓是三層磚木結構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該樓東臨新華路,南抵睦南道,西臨河北路,北沿大理道。磚混結構,三層西式公館建筑,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磚木結構,外檐為青磚墻,頂層中部為平頂,兩側為坡頂,第三層有前出檐的平臺,風格莊重古樸,樓內裝修豪華,有中式硬木透雕落地隔扇,做工精美。……[詳細]
御碑園碑林
  御碑園碑林地址:天津市武清區楊村鎮雍陽西道西頭“楊村小世界”內御碑園碑林位于天津市武清區楊村鎮雍陽西道西頭“楊村小世界”內,1997年9月建成。南方園林式的建筑格局,由古典式門樓,百米碑廊,三座碑亭,環以三米多高的圍墻,內藏古代碑刻文物40多件,保存完好,使我市藏展古代碑刻較多的碑林,是“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大型田野石刻文物的重要實例。御碑園碑林眾多碑刻文物與武清區的歷史息息相關。其中金代五件,明代八件,余為清代。其中明代萬歷二十五年(1597)的“楊村公署碑”,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皇帝御書“倒流濟運碑”以及乾隆皇帝御書詩碑都是研究天津歷史、漕運史和水利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展藏的眾多碑刻上的銘文,書法藝術價值較高。……[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密桃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