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咸陽市 > 淳化縣旅游

淳化縣文物古跡介紹

秦直道遺址(淳化段)
  秦直道是秦始皇兩項震驚中外的規模宏大的國防建設工程之一。萬里長城聞名遐邇,被譽之為世界奇跡。但對能與其媲美的千里直道人們似乎忽視了它的存在。為了抵御外患,鞏固擴大秦帝國之疆域,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始皇委派大將軍蒙恬為統領,太子扶蘇監軍,率20萬大軍鎮守邊關,同時承擔修筑直道之重任。到公元前210年,僅兩年半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偉大工程。秦直道始于秦云陽林光宮(即漢甘泉宮所在地),向北沿子午嶺經榆林、內蒙東勝縣西,直抵今包頭市西的九原縣。途中飛渡黃河,橫跨陜甘兩省,穿越14縣,全長約900公里。而且,走向盡求其平直,故謂之“直道”。于是,途中逢山劈嶺,遇石鑿道,臨溝填谷。其間,勞役之苦難以想象。道寬一般為30米,最寬處達60米左右。可并排行駛10至12輛大卡車。其最寬最大處,可作現代中型……[詳細]
爺臺山戰役遺址
  爺臺山戰役遺址位于咸陽市淳化縣方里、固賢、城關三鄉(鎮)交界處(爺臺山)。1945年7月,國民黨頑固派肆意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把矛頭指向了英勇抗戰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公然調集11個師向陜甘寧邊區大舉進犯,妄圖奪取關中分區,鉗制陜甘寧邊區部隊向日寇的--,進而發動全面內戰。7月21—22日,國民黨26軍暫編59師向爺臺山關中分區保安縱隊、關中警衛隊、警1旅3團和新4旅711團的6個連駐軍發起攻擊,侵占了爺臺山南10多個村莊。蔣介石、胡宗南無視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立即停止一切行動,以利團結抗日”的警告,不但不后撤,反而又增加了預備第3師的兵力繼續進攻,爺臺山守衛部隊經過七晝夜艱苦奮斗,終因寡不敵眾,于27日奉命撤出爺臺山以西的41個村莊。隨后,國民黨軍即侵占了爺臺山等……[詳細]
3、漢云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云陵
  漢云陵位于淳化縣城北8公里鐵王鄉大圪埏村西處,是漢武帝愛妃、漢昭帝之母趙婕妤(勾弋夫人、趙太后)之陵墓,云陵又稱“陽陵”、“思合墓”、“女陵”。史書記載很多,且詳盡。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記載:“鉤弋夫人姓趙氏,河間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薄独ǖ刂尽酚浭鲈屏辏骸傲暝谠脐柨h西北五十里”(指唐云陽縣,治所在今涇陽縣境)。《三輔黃圖》又記:“昭帝母趙婕妤云陵,在云陽甘泉宮南,今人呼為女陵!薄蛾P中勝跡圖志》記:“鉤弋夫人墓在淳化縣北三十里。乾隆《淳化縣志》記載;“舊志昭帝發卒二萬人筑陵,號云陵,自漢始元迄今一千七百六十余年,遺冢巍然,俗呼大疙瘩(音)”。史書記載與云陵的現狀相印證,云陵在今縣北鐵王鄉南部,大訖埏村以西,俗名大疙瘩(音)。墓冢封土為覆斗形,底部邊長155米至158米,……[詳細]
金川灣石窟
  金川灣石窟位于淳化縣石橋鄉金川灣村,是唐代初期建造的刻經石窟。石窟面臨冶峪河,背依仲山,山清水秀,林木豐茂,幽谷雅靜。唐代以后,這里是一處佛教勝地,宗教文化色彩非常濃郁。在1981年文物普查時,當地文物部門發現了這一刻經石窟。石窟由一石窟室構成,石窟窟形結構為簡單長方體,口小內大,頂部為平頂。南壁為正壁,中有大佛坐像一尊,東西兩壁滿壁刻經。刻經為佛教史上已湮滅的三階教教徒所為。其所刻經典,有三階教祖信行所撰之數種經典,為存世孤本。據《陜西淳化金川灣三階教刻經石窟》簡報論述,金川灣石窟為三階教的刻經石窟,窟中刻經對研究缺乏歷史資料記錄的三階教有重要意義。由于石窟中刻經十分珍貴、數量較多,也使金川灣石窟成為現存的中國刻經石窟中最重要的石窟之一。但歷史是無情的,昔日金川灣佛寺的繁華,隨著時代的變遷……[詳細]
淳化龍盤寺
  龍盤寺位于陜西省淳化縣官莊鄉席家村南5里涇水北岸的金牙山(又名金牙堡),孤峰特立,三面臨水,北有走馬嶺一線之道,其勢險峻,風光獨秀。舊宇佛殿3間,觀音菩薩與無量祖師前后列置。清嘉慶八年(1803),居士焦學唐約同四村八鄉村民迎請臨濟正宗第39代傳人勝林禪師徒弟撥云,來此募化主持佛事。嘉慶十二至十六年(1807~1811),3間舊宇改修成觀音殿和藥王殿,又建關圣帝君殿3間、無量祖師殿3間。道光七年(1827),又修佛殿3間,塑神像23尊,建鐘樓1座。當年龍盤寺,綠蔭蔽山,殿宇輝煌,佛道共融,香火鼎盛。其后兵禍匪患,香火漸趨寂寞。建國后,1955年,耀縣香山寺和尚釋傳利(俗名趙榮山)來此并當家,暫住土窯,開荒種地10余畝,植松柏數10萬株,果樹8畝多,養牛數頭,以寺院經濟維系佛事,香火不絕,鐘磬……[詳細]
甘泉宮遺址
  甘泉宮遺址位于中國西北部陜西省淳化縣的甘泉山南麓,是一處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宮殿遺址。甘泉宮遺址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夯筑宮墻局部保留,最高處約5米,墻基寬約8米,城墻的西、南、北三面中部辟有城門。城址內發現有大型夯土宮殿臺基8處以及部分宮室基址、水道等遺跡。城東北的通天臺遺址內,發現有圓形夯土臺基兩座,高15~16米。臺基周圍還有宮墻,柱洞,門樞石,陶水管道等遺跡。遺址的西南部發現有陶窯10余座。遺址內出土有石柱礎、鋪地磚、空心磚、筒瓦、板瓦、瓦當以及陶器、銅器、鐵器、貨幣等遺物。此外,遺址內的大型漢代圓雕石熊和宋代石鼓也很有特色。甘泉宮遺址的發現,對于研究秦漢乃至隋唐時期的宮殿形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文物局)……[詳細]
淳化清柏樹山別墅遺址
  淳化清柏樹山別墅遺址位于固賢鄉柏樹山村。據遺址所存光緒二十六年(1900)《清川修泉記》石碑載,別墅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三原縣東里堡劉毓英創建,清末逐漸廢棄。主體建筑在柏樹山東麓,今僅存少量殘墻斷壁。村北300米處有“石室”遺跡,原有石砌窯洞5孔,今尚可辨認。遺址南段有“捉月池”;東段隔河有“五松臺”,松樹今不存;西山石崖中有清代吳大澂書:“龍崗環翠”摩崖刻石;再西1000米有“桃花川”。西山附近有“臥龍潭”、“大泉”、“涼水泉”、“匯泉”、“平泉”、“雙泉”等,皆以自然景觀命名。另有吳大澂“陶齋”題記石刻,原嵌于柏樹山東側窯洞,現存縣文化館![詳細]
興淳塔
  興淳塔位于陜西省淳化縣縣城冶峪河東塬之上,是依據淳化縣城原佛圖塔文化,于2007年重建的。興淳塔總投資150萬元,塔體呈六角形,塔身九層,空心內旋轉樓梯,型體樓閣式,每層共有拱形門洞,逐層逐次變換方式,形態典雅,塔體-刻有縣情概述,漢甘泉宮、爺臺山戰役、梨園浮雕、圖文并茂,令人目不暇接。塔內壁畫有淳化歷史沿革、宋人淳化八景、淳化風土人情、民間傳說軼事,造型別致,巧奪天工;塔體結構為青磚理石,仿古寓今,雕繪作工。新建管護房和接待室及六角亭一座,復制懸掛金代大鐵鐘一尊。意義興淳塔的建成使它成為淳化的標志性建筑,也是淳化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場所。……[詳細]
淳化烈士陵園
  淳化烈士陵園位于縣城東北1公里處的龍屋村旁。東依泰山,西臨冶水。青山環抱,肅穆壯觀。園內蒼松翠竹,郁郁蔥蔥,花艷草碧,亭臺輝映。為革命光榮犧牲的73位烈士長眠在這里。1995年春,淳化烈士陵園被中共咸陽市委、咸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淳化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革命戰爭時期,這里發生過30多次戰斗,殲敵萬余人。在為保衛紅色政權,保衛人民生命財產的英勇斗爭中,不少外地和本地的優秀兒女,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為了慰藉忠魂,教育后代,1958年9月,淳化縣黨政聯席會議決定于泰山西麓修建淳化革命烈士陵園。建園工程于1959年5月開始,1961年6月落成。陵園整體為長方形,坐東面西。大門為三個拱形門洞,平頂,磚砌混凝土結構。正面門洞上方各鑲嵌四個大字。中間為“烈士陵園”,左書“永垂不朽”,……[詳細]
10、魏村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魏村遺址
  魏村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淳化縣方里鎮魏村保護范圍:東至魏村東咀東溝,南至魏村南溝,西至魏村東咀西溝,北至遺址本體外擴200米處農田。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100米。2018年,魏村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明鄒應龍墓
  明鄒應龍墓1980年發現。在石橋鄉閆家溝村東臺地上。塋冢略高于周圍地面,其西存石人、石馬、石羊、石虎各2件。另存碑首、龜形碑座殘件。此墓墓主不詳,民傳為明代鄒應龍墓,但無資料佐證,石刻表現明代風格![詳細]
南新莊遺址
  南新莊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淳化縣卜家便民服務中心南新莊村保護范圍:東至卜家公路西側,南至通深溝北側,西至通深溝東側,北至通深溝南側。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100米。2018年,南新莊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黑豆咀遺址
  黑豆咀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淳化縣方里鎮夕陽村保護范圍:遺址中心點(東經108°44′40.0″,北緯34°46′45.0″)向東、西外擴200米,南、北外擴25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100米。2018年,黑豆咀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秦直道起點遺址
  秦直道起點遺址,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淳化縣,2014年7月21日,秦直道起點遺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直道遺址南起云陽(陜西淳化縣),北達九原(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郊),全長700余千米,是秦始皇命蒙恬監修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2009年3月至7月,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路面、車轍遺跡以及路面腳印、建筑遺跡等。秦直道的研究、保護和開發,對于中國古道路考古、中國秦漢史、中國古代民族融合史等,均具有重要價值![詳細]
史家塬遺址
  史家塬遺址 時代:西周 地址:咸陽市淳化縣石橋鎮史家塬村 保護范圍:遺址南、北長約700米, 遺址東、西寬約200米。 建設控制地帶:A區外延100米。2014年,史家塬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赤淳蘇維埃革命委員會舊址
  赤淳蘇維埃革命委員會舊址1934年8月,南區革命委員會在今卜家鄉蔣家山村始設赤淳蘇維埃革命委員會,舊址在蔣家山村北溝道東西兩側(1936年赤水區也曾在此辦公)。革命委員會辦公處及主席王振喜住溝道西側(現為村民何少生住宅),書記牛漢山住東側(今為村民程啟福住所)![詳細]
17、明羅奎墓
明羅奎墓
  明羅奎墓在潤鎮鄉寨子村南,草地村林場內。乾隆《淳化縣志》記羅奎墓在“寨子村”,與今位置合。封土已毀,墓壙存,墓地今存石雕馬1件![詳細]
淳耀縣政府舊址
  淳耀縣政府舊址1937年,淳耀縣政府駐南村鄉安社村。舊址在安社村中部城外東、西、南3面的土窯洞內。張策、陳學鼎、封正寶等同志曾在這里工作![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先锋影音少妇资源 | 午夜国产福利看片 | 午夜福利小草久久99 |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