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黔南州 > 長順縣旅游

長順縣文物古跡介紹

肖國寶烈士陵園
  肖國寶烈士陵園肖國寶烈士陵園位于長順縣城東北,與長順縣民族中學毗鄰,地處東經106°26′,北緯26°11′,海拔1140米。陵園占地面積20余畝,左為小山坡,右為蓑衣坡,三座六角紅柱小亭遙遙相望。兩山之間,翠柏森森,綠草如茵。一九五0年十一月十三日,解放軍一四0團二連一班0員副班長肖國寶隨部隊到長順剿匪。匪首曹紹華是當時蔣介石任命的“貴州-自衛救-”司令,他帶領一幫土匪,四處0淫、擄掠,涂害生靈,成為貴州最兇惡的一股頑匪。追剿部隊將曹紹華頑匪追至長順縣斗蓬沖。該沖地形險峻,僅有三個埡口與外相通,易守難攻。曹紹華與四百余名殘匪龜縮于斗蓬沖,在三個埡口架設機槍,-山下剿匪部隊企圖頑抗。十三日下午,肖國寶和七十七名解放軍戰士圍追到斗蓬沖山腳,遭遇曹匪機槍猛烈掃射,追剿受阻。四百多土匪在敵參謀馬啟……[詳細]
廣順古墓群
  廣順古墓群廣順古墓群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海拔1280米,為兩墓群。①舊場坡古墓群:距縣城28公里,位于廣順鎮西舊場坡土山上,1993年和1997年經貴州省考古專家考證,形成時間為宋代末期,多數是明代時期墓葬。墓室結構考究:深埋地下,四壁用青石砌成,頂部用青石拱成,無墓碑;至清代時,間或有入葬,其中一墳碑上刻有“金筑夜郎候四世祖諱鐮墓”,保護范圍東面至山腳水渠,南面至半山腰菜地坎,西面至山凹菜地處,北面至公路,保護范圍地界外延3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②馬王坡古墓群位于廣順鎮西2公里處,距縣城29公里。1978年經貴州省考古專家考證,確證此墓群為漢墓群,時間上有延續,極具研究價值。整個墓群占地1.5平方公里,地勢較為平坦,墓葬封土呈橢圓形或圓形,大多數高1.5米、長2……[詳細]
斗蓬沖戰斗遺址
  斗蓬沖戰斗遺址斗蓬沖座落在長順縣睦化鄉北境,距縣城30多公里,地處東經106°25′15〃,北緯25°51′,海拔1100米。地處鼓揚、睦化兩鄉交界。置于群巒迭峰之中,山上林木幽深,中間低凹,型始倒置鍋底,整個地形為300余米長的山溝,南北環山,東西走向,南面山有一條險峻的山凹口。進出僅有三個山埡口能通行。1950年10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州軍區下達了合圍長(順)紫(云)惠(水)的剿匪命令,調集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三八團、一四0團、一五一團、十七軍隨校、十六軍偵察營、貴陽軍分區部分部隊等三個整團及五個營的兵力,還有2000多農民自衛隊員配合。斗蓬沖戰斗卻只有78名武工隊員,總計殲匪337名(以曹紹華為首),繳獲輕重機槍1挺,輕機槍3挺,沖鋒槍1支,七九步槍168支,短槍8支,各種子彈9000……[詳細]
交麻崖墓
  交麻崖墓崖墓位于東經106°15'、北緯25°42'30、海拔960米的縣城南七十公里交麻鄉干代村天星洞內,洞高約二點五米,寬十四米。干代河穿洞流向敦操電站,兩岸峽谷懸陡,天星洞地形險要,無旱路可至,僅能乘船由干代河逆水駛入。進洞十米后,從左側攀壁而上,就可看到洞內整齊放置的棺木。該洞現存棺木一百二十余具,置于洞內自然臺地上。棺下橫放兩根方木,長短大小不一。棺木排列有序,疊放層次不等,少則一層,最多四層;每層多者二十具,少則十具左右。棺木大小形制也不統一,最大的長約二點一米,寬零點六米,高零點五米,最小的長一點八米,寬零點五五米,高零點四五米。所有棺木均用青杉木制成。墻板相接處,用陰陽槽扣緊,兩端用長條枋呈井字型打榫加楔固牢。從部分棺內的殘存物能看出死者身著臘染布料服裝,有的棺木外還有陶罐、……[詳細]
中壩烈士墓
  中壩烈士墓中壩烈士墓位于中壩鄉政府駐地東南方向0.5公里的后頭坡,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5°53′,海拔1110米,距縣城30公里,共葬有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1950年,貴州匪患猖獗,當時盤踞在長順縣的匪首曹紹華是蔣介石任命的“貴州-自衛救-”司令,這股土匪,四處0淫、擄掠,殘害百姓,是貴州最兇惡的一股頑匪。一九五0年十月初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四0團二連一排將被擊潰的曹紹華匪部中的一股頑匪追至中壩,在中壩經過3天激戰將土匪全殲。戰斗中我方犧牲7名戰士,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只知道其中一名戰士姓胡名寶剛,其佘未知。當地政府和老百姓將這7名烈士留在中壩,載入解放中壩的史冊,讓后人永遠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跡。1992年4月29日長順縣人民政府以長政字(1992)12號文將中壩烈士……[詳細]
吳學禮烈士辦報遺址
  吳學禮烈士辦報遺址營盤鄉位于長順縣西部,總面積68平方公里。距縣城23公里,屬山地地形。這里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宜人,全鄉森林覆蓋率為89%,空氣清新宜人,可說是天然氧吧。革命烈士吳學禮曾在這里生長和進行革命活動。他創辦的《大眾報》是黔南最早的進步報刊;這里,曾是紅軍長征時駐扎過的地方,在松港村幾面斑駁的民房墻壁上,當年紅軍書寫的大紅標語至今依稀可辨。那鮮紅蒼勁的字跡,像一簇熊熊燃燒的火苗,像一個毫不動搖的信仰,更像一粒飽滿的種子,在老百姓心中生根發芽。紅軍經過這里發生的一個個感人故事,村里的長者如數家珍。這里至今還保留著的一整套古法造紙術,見證著人類從文明走向文明的堅實足跡;走進這里,你會感受到在這里生生不息奮斗的人們的那種淳樸、善良和勤勞的良好品質。……[詳細]
苦竹廟
  苦竹廟苦竹廟位于廣順鎮北場村上街北側馬鞍山腳,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海拔1280米,距縣城27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占地250平方米,座北朝南。木雕工藝精湛,毀于文革時期,后年久失修不經風雨剝蝕,雕板現藏于廣順鎮政府。其保護范圍及周圍建設控制地帶為東面至喻家蘭、金幫明屋基,南面至馬路,西面至代勒忠屋基馬鞍山腳,北面至馬鞍山腳。1992年4月29日長順縣人民政府以長政辦(1992)12號文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長順睦化地層剖面
  長順睦化地層剖面石炭紀稱奇世界睦化鄉格董關泥盆系地層剖面石炭紀位于西部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之一————貴州長順縣睦化鄉格董關泥盆系地層剖面石炭紀。是中外考古專家學者贊不絕口的一處絕世奇觀,因為泥盆系石炭紀屬于世界上獨特的地質奇觀、而且是“世界之最”。因此,這片神奇的土地,在上世紀初就引起中國著名科學家李四光(已故)重視,專程到長順來考察。長順南面的睦化鄉格董關、山峰壁立高聳,層巒疊翠,山險林幽,溪流交錯,溝坎縱橫,枯藤老樹,姿態萬千,加之村寨的古樸人文景觀,構成一幅古樸典雅的畫幅景觀。這在距公路旁不遠處,就是舉世無雙的石炭紀地層剖面,它不但是地理學界牙形類生物相研究的珍貴資料,而且是迄今的世界自然地層景觀之最。……[詳細]
長順來遠寫字崖
  長順來遠寫字崖位于長順,類別為摩崖、石刻和崖壁畫。寫字崖系1978年1月省博物館考個工作者調查時發現的,寫字處為半洞穴式凹槽,空間高2.5米,長3.5米,寬1.5米。在槽內石壁上有古代、近代文人用墨書寫的漢字20余處,雜于其間的符咒、繪畫則多以紅土為之。最早者為明洪武元年(1368)書寫,最晚者為1930年書寫,詩句多為觸景感情,也有憤世之作,如清康熙二十六年(1768年)的一首七律為:“小壑舟上依石邊,澄澄碧水映長天。兩岸乳鴉眠石竹,一池皎月墜金蓮。僧倦夕陽驚夢鶴,士憐芳草傍啼鵑。此日好景知多少?山徑靜處水總閑。”寫字崖的發現,對研究長順及貴州的歷史文化有著重要依據。1992年2月23日,寫字崖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長順來遠寫字崖為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青山貞潔牌坊
  青山貞潔牌坊青山貞潔牌坊位于廣順鎮馬路鄉青山村西200米處,地處東經106°18'45,北緯26°15',海拔1280米,距縣城43公里。據傳為歌頌青山村一潔身守孝寡婦而建,為磚體結構,其上圖案文字均為燒烤而成形,獨具特色。……[詳細]
廣順廣福寺
  廣福寺廣福寺位于廣順鎮北場村后街下段北側,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海拔1280米,距縣城27公里。其始建年代為清乾隆九年(1744)。八字廟門而入,有一六角塔,為六月二十八燒千障(紙錢)用。經一院壩是廟的四合院,左兩間叫“孤魂祠”,右五間為“道人舍”,五間大殿,中供“城隍主者輔德大帝”(簡稱“城隍老爺”)塑像,左右供東獄、南獄大帝,還有各種泥塑木雕菩薩。每年農歷七月半都要抬城隍老爺出游,俗稱“抬神”大批信男善女跟隨出行,各家各戶備紙燭果品迎接,場面熱鬧非凡,這已成為廣順民俗的一大特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视频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亚洲第一网站a√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