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靈山寺位于宜陽縣城西7.5公里靈山山腰,距洛陽市區40公里。靈山原名鳳凰山,因周靈王葬于此地而易名。靈山寺原名報國寺,也因靈山而更名為靈山寺。金大定三年,即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僧人憨休老祖在這里建剎,原名報國寺,后隨山而易名靈山寺。全寺因山勢而建,坐南朝北,寺址占地18667.6平方米。山門形似城樓,單檐歇山頂,高4米。上建閣房3間,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閣中原供祀迦蘭菩薩,1980年重修。下有洞門,門額上有“靈山寺”匾額,為趙樸初題寫。寺內自北向南沿中軸線有四進五層建筑,有殿堂樓閣近百間。一進院為天王殿,硬山頂,明代建。殿中供祀著四天王像,系近年金塑。正中間為彌勒佛像,高1.7米。前有一古銀杏樹,高9丈余,樹圍需數人合抱,頂枝如傘,枝密葉茂。二進為中佛殿(大悲閣)……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