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聊城市 > 陽谷縣旅游

陽谷縣文物古跡介紹

41、新添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添廟
  新添廟年代為清,位于陽谷七級鎮蔣莊。2000年7月3日,新添廟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2、運河石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運河石橋
  運河石橋位于陽谷縣張秋鎮區運河,類別為古建筑。運河石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秋山陜會館
  張秋山陜會館位于陽谷縣張秋鎮,年代為清。2013年10月10日,張秋山陜會館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4、阿城上閘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城上閘
  阿城上閘位于陽谷縣阿城鎮,年代為明。2013年10月10日,阿城上閘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阿城陶城鋪閘
  阿城陶城鋪閘位于陽谷縣阿城鎮,年代為清。2013年10月10日,阿城陶城鋪閘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坡里教堂
  坡里教堂位于陽谷縣定水鎮坡里莊。是一座結構完備、功能齊全、建筑精美的天主教堂,是山東西部最大的教堂。坡里教堂1882年由德國傳教士開始興建,1889年落成,1909年附屬設施全面完工。據《聊城地區志》記載:清光緒七年(1881)德籍神甫安治泰和奧籍神甫福若瑟到陽谷縣坡里莊傳教,次年購地建堂。到光緒十五年(1889)教堂建成,教務得到迅速發展,遂成立坡里本堂區,轄陽谷鎮、范縣、觀城、朝城、梁山等地堂口。1933年,經羅馬教廷批準成立陽谷宗座監牧區,主教府設在坡里教堂。1939年,陽谷監牧區升為宗座代牧區。1945年,陽谷代牧區升為主教區。1947年,因戰爭等原因教會活動基本終止。1928年1月,在坡里教堂爆發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省最早的一次農民革命暴-動,為后來魯西北地區的革命事業起到了重要……[詳細]
阿城下閘
  阿城下閘位于陽谷縣阿城鎮,年代為明。2013年10月10日,阿城下閘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阿城於陵會館
  阿城於陵會館又名東會館,(也稱為周村會館),位于阿城鎮海會寺東北角,西距運河約300米。會館始建年代無考,現存主要建筑有山門、前殿、后殿、配殿等。南北長72米,東西寬47米。山門包括正門和兩便門。正門門楣上方有一石質匾額,長1.8米,高0.5米,邊飾浮雕騰龍、花卉等。中書“護國佑民”四個大字。前殿共六開間。后殿即正殿,殿中原P奉有關帝圣君,現已無存。殿東西寬18米,進深12米,硬山起脊。配殿亦為磚木結構,卷棚頂,東西寬29米,進深12米。另有西配房3間。會館遺址尚有一些碑座、碑身和碑帽散存于殿前院中。……[詳細]
七級碼頭
  七級碼頭位于陽谷縣七級鎮,年代為清。2013年10月10日,七級碼頭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0、上下閘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下閘
  上閘位于張秋鎮上閘村西首,始建于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閘由青石壘砌而成,設有雙閘板,閘涵南北長10米,東西寬3米,閘壩雁翅長8米,閘板槽寬15厘米。今閘板已不存在。閘欄尚有鎮水獸石刻遺留,為圓型浮雕,形態可鞠。下閘位于張秋鎮下閘村西,阿城鎮宋莊村東,南距上閘約1000米。下閘為陽谷明代所設六閘之一。閘涵南北長12米,東西寬8米。閘板槽寬25厘米。閘頭有石刻石獅四尊,現僅存一尊。獅高1.2米,座0.8×0.6×0.3米。據下閘村民講,閘頭曾有碑刻多幢,連同閘頭石獅已墜于閘下運河內![詳細]
戊己山遺址
  戊己山遺址位于張秋鎮東北隅運河東岸,為一圓形土山,原高30米,現殘高僅2米許,占地約5畝。山南巔有一石碑,中間鐫“戊己山”三字,為當年管理河道的官員所立。碑高1.8米,寬0.8米,厚0.28米。現置于遺址西南隅。據《張秋志》載:“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塞決河成,通政使韓公鼎筑龍潭之上,名曰戊己山。列為三峰,環以松檜。后有蓮花池,瀲滟可愛,及河東建成(城),蓮花隔在城外也。”舊志將“戊己雄峙”列為張秋一景,稱“黑龍潭上中峰隆起,松檜陰森,郁然有云蔚之色,其巔一亭,即梁父、徂徠可坐而招也!闭f是站在戊己山的亭子上,連泰山、徂徠山都能望見。由于人們常年在此取土,戊己山現僅存遺跡。遺址上殘磚斷瓦、石雕石獅、瑞獸殘件隨處可見。今尚存有一鐵牛,重約1000斤,似為旗桿座,估計也應為原山上建筑遺存![詳細]
張秋運河古渡
  張秋作為運河重要碼頭,運河古渡口被稱為“漕湟要津”,被列為張秋一景。志稱“冠蓋云從,帆檣鱗集,實中原綰轂之襟喉也”?梢韵胂螽斈甑姆笔⒕跋蟆,F存古渡口仍在原有位置,系利用原渡口石料及所拆周邊建筑物石構件精心設計壘砌而成。橋上明清石刻遍布,多達千余塊。橋由三空涵洞、欄板及四獅組成。橋長25.3米,寬6.6米,深6.4米,雁翅長10.4米,欄板長15米,高1.4米。橋頭端坐四獅,神態可鞠,雕鑿精細。中涵洞上鐫一石質匾額,上 書“張秋運河橋”,F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3、陽谷教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陽谷教堂
  陽谷教堂位于陽谷縣城中心,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陽谷教堂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4、紅堌堆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堌堆遺址
  紅堌堆遺址,魯西地區黃河北側新石器文化遺址。位于陽谷縣東南的張秋鎮陸海村西,屬平原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東部斷崖文化堆積厚3米左右。采集陶片以泥質紅陶為多,也有彩陶,紋飾有戳刺紋、壓劃紋、附加堆紋等,可辨器形有紅陶缽、紅頂缽、彩陶缽、鼎、盆、環等。石器有扁平長方形石鏟和磨棒。文化面貌和文化性質尚不清楚。年代上限當早于大汶口文化,是迄今魯西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址![詳細]
張秋水門橋
  水門橋位于陽谷縣張秋鎮南街,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14年10月,水門橋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6、吳鎧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鎧墓
  吳鎧墓位于陽谷縣陽谷縣城西關,類別為古墓葬。吳鎧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7、石羊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羊
  石羊位于陽谷縣大布鄉朱廟村,類別為古石刻。石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蓮花池楊氏民居
  蓮花池楊氏民居位于陽谷縣金斗營鎮蓮花池村,類別為古建筑。蓮花池楊氏民居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陽谷民居
  陽谷民居位于陽谷縣縣城區棋盤街,類別為古建筑。陽谷民居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青楊李野戰醫院
  青楊李野戰醫院位于陽谷縣石佛鎮青楊李村,類別為古建筑。青楊李野戰醫院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