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寧波市 > 海曙區旅游

海曙區文物古跡介紹

祖關山墓葬群
  祖關山墓葬群位于古城南門外、海曙區南郊公園內,1961年5月被公布為寧波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范圍以南郊公園內的祖關山為中心,北至護城河,東至南塘河,南、西兩面至祖關河。1956年建造火車南站時對該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共發掘戰國到明代的古墓葬128座。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東漢時的木墩墓,出土文物1124件,年代最早的是戰國陶豆(即現在的高足盤)、燒煮食物的鼎;西漢的陶壺、罐、敦實用器,都施了釉,呈米黃色,光亮如脂。如洗、燈、釜、甑、鐎斗、酒鐘、鏡和虎子(即便壺)、銅鑄秦半兩和漢五銖古錢幣一等青銅器,壺、耳杯、谷倉、灶等陶器,釜(鍋)、刀、劍、匕首等鐵制器,還有漆耳杯漆器、瑪瑙、琉璃和玉制品以及麻織物、絲織品等。北宋時該地原有崇法寺,佛教十七祖法智大師在此坐關而逝,遂有祖關之名。此處歷代為墓葬地,……[詳細]
汪秀林墓表
  汪秀林墓表位于寧波市海曙區橫街鎮鳳岙村清坑岙莊家溪公墓地內,省祖亭明堂西側。全碑高2.23米,寬1.11米,厚0.17米,陽面上題“秀林汪君之墓”六個楷書大字,上款為“庚申孟東月”,下款為“鄭孝胥題”。陰面為汪秀林墓志銘,由慈溪錢罕書,童弟德撰。 汪秀林墓表保存完好,且題字者多為民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政治家,在當地享有較高的聲譽,2007年8月被公布為鄞州區級文物保護點,2016年寧波市行政區劃調整時歸至海曙區。……[詳細]
143、袁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袁宅
  袁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月湖景區月島7、14、16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系清道光時期建筑,主體建筑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有倒座、正廳、廂房、附樓等。 據調查,此宅原主袁仰周在道光年間官至道員,清代文學家姚燮曾長期寓居于此,并名其居處為“枕湖草堂”,與甬上文士組成“枕湖詩社”久負盛名。袁宅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工藝精湛。在老城區各類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詳細]
144、王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宅
  王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中山西路155號,建于1935年,系磚木混合結構。院落環境清幽,外墻面均用較規則的幾何圖案裝飾,建筑總體保存較完整。此宅原為民國時期工商業者王文翰的住宅。據查,此宅建于1940年,原宅主徐永炎為房產商人。此宅為寧波近現代十大優秀建筑之一,布局完整,保存較好。融西洋風格與傳統建筑風格為一體,對研究寧波建筑史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詳細]
145、蔣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蔣宅
  蔣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月湖東岸,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現存為民國時期建筑,保存尚好,西式磚質掛面,上有玫瑰山花,卷渦狀磚質短柱,梅雨石門框,中軸線上主體建筑依次為大門、前堂、正房,形成封閉式三合院落。前堂硬山頂,山墻觀音兜造,其端面有彩繪殘留,明間前廊有制作精美的鐵花欄桿,外墻為一斗一眠清水山墻。據查證,該宅曾為蔣介石之兄蔣介卿的宅院。……[詳細]
146、范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范宅
  范宅是寧波市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住宅建筑,其以南北為縱軸線,坐北朝南前后三幢主體建筑及左右廂房組成一座“日”字形木結構建筑群,但從左右廂房的后走廊與第三進的后走廊相接,又與第二、三進的前走廊相連來看,又形成一個“月”字形,這“日”“月”之“明”,既借鑒甬城日、月兩湖的命名,但又比它更豐富,從中可見設計者的匠心。1996年重修,后辟為文化商場,成為月湖景區和中山路上的景觀建筑。該宅共三進,整體結構與部分裝飾保存尚好,但內部已有破損和改建。門樓已毀,現殘留方形石柱,第一進主體為單檐硬山式,面寬三間二弄,帶左右挾屋,其中明間拾梁式,前后檐柱柱頭卷殺,上承十字斗拱,下坐鼓形柱礎;次間為穿斗式,前后檐柱同明間,兩挾屋隔山墻緊貼左右弄,用材較堂廳小,在梁架加工裝飾上,該進較其它兩進更為精致細膩……[詳細]
獅子山古墓群
  獅子山古墓群位于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懸慈村。1973年,當地村民挖土時發現墓葬二座,并在其中墓內甬道口出土青瓷蓋罐和缽二件文物。1984年6月-物普查考察,該古墓均為凸字形券頂磚室墓,發現刀形磚上印有“寧康二年作”紀年字樣(寧康二年即東晉孝武帝時期,公元375年)。墓葬兩側尚隱現眾多墓穴,其范圍約1000平方米。2005年5月被公布為鄞州區級文物保護點,2016年寧波市行政區劃調整時歸至海曙區。……[詳細]
寧波城隍廟
  城隍廟又稱寧波郡廟,位于市中心繁華地帶。寧波府城隍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隍廟之一。該廟建于明洪武四年,建成后屢遭火災,現存的廟殿是清光緒十年重建的。郡廟有照壁、頭門、二門、戲臺、大殿、后殿,建筑完整,氣勢宏偉。戲臺建得尤其精美。戲臺是單檐歇山頂,藻井呈雞籠形,雕龍畫鳳,朱金裝飾,遠遠看去,熠熠生輝。郡廟內保存著30余塊碑刻及宋井等古跡。如今,城隍廟已經成為寧波最大的購物中心,這里商店林立,小吃遍布,實為了解寧波民間風情的一大好去處。寧波府城隍廟整體由照壁、大門、儀門、戲臺、大殿、后臺及東西偏殿和左右廂房組成。大門是一座建筑氣勢的象征。城隍廟三道黃銅鋪首的朱漆實榻大門盡顯了城隍廟的尊貴和威嚴,整座大門不僅莊嚴肅穆,而且十分精美。三重如意斗拱把門檐高高的托起,橫空“出踩”近二米之多。大門外的斗……[詳細]
屠滽故居
  屠滽故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鼓樓街道中山社區尚書街51號。 1992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點。屠滽(1440—1512)字朝宗,號丹山,成化二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右僉都御史、右都御史,弘治初災異疊起,他數次上疏陳述時弊,得采納,1498年擢吏部尚書。屠滽立朝公允,推賢讓能,后被劾致仕,正德元年(1506)起復。抵拒宦官劉瑾,致仕歸卒,謚襄惠,著有《丹山集》。屠滽為明代名臣。……[詳細]
和義門甕城遺址
  和義門甕城遺址位于海曙區姚江南岸、解放橋東側、萬豪大酒店西側,2010年12月被公布為第五批海曙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坐南朝北的石砌墻基,甕城墻基大致呈東西走向,平面呈凸字型。據資料記載:和義門建于元代至正二十年(1360)又稱鹽倉門,為古寧波六城門之一,民國十八年與其它五門一起被拆除,2003年考古發掘得以重現。資料提供:海曙區文管所……[詳細]
孫傳哲故居
  孫傳哲故居,清代建筑,其二原為藏書樓,名曰“蝸寄廬”,是甬城為數不多私人藏書樓之一,孫氏后裔將藏書分別捐獻給天一閣和寧波大學。孫傳哲(1915-1995),系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大師,1980年全國評選建國30年最佳郵票時,其設計的入選作品占三分之一,并曾赴維也納參加世界郵票博覽會,獲大會授予的榮譽證書。孫傳哲故居,位于寧波天封塔南邊的塔前街。2001年為海曙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孫傳哲故居居住過孫傳哲祖孫三代,對社會各有所建樹。孫家桂,字翔熊,號蝸寄廬主人。喜歡藏書。在二十世紀的兵荒馬亂之中,孫家桂先生竭力搶救收藏行將滅絕的善本,甚于包括天一閣、盧氏抱經樓、徐氏煙嶼樓散失于民間的珍本,其中著名的有元刻《隋書》、《范文正公全集》,明刻本《蔡中郎集》、明抄本《圣宋名賢四六叢珠》等,約有……[詳細]
朱洪山“公館”舊址
  浙東游擊隊在四明山區的艱苦環境中開展革命工作,將地下秘密聯絡的艱苦地方愛稱為“公館”,海曙區集士港鎮山下莊村潘岙就是其中的一處,這里基本呈東西向的縱深夾長山岙中,兩邊山峰陡險,岙內森林蔥郁,至潘岙水庫過淹沒區后,再向西挺進,有一處開闊林地,地面上有一處不起眼的亂石墻基。這處墻基就是朱洪山等烈士秘密聯絡處的遺址,同時在附近也是朱洪山烈士的犧牲地。據當地80多歲的老革命汪成康和離休干部、抗日老革命翁紹初回憶,這里原是游擊隊的第一“公館”,1946年9月任中共鄞慈縣特派員的朱洪山因部隊北撤而留守開展地下工作。國民黨軍對浙東四明山地區進行殘酷“清剿”,他領導同志們千方百計地戰勝困難,出色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12月31日,朱洪山時年29歲的那天,曾與金聲同志一起在該處秘密商量工作時,被敵人包圍,他首先……[詳細]
鎮明嶺廟
  宋元禧年間(1017-1021),明州郡守李夷庚通風水,特于府署前堆土成嶺,時稱“鎮明嶺”,為府治的前案山。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建鎮明嶺廟,祀六邑城隍之神。廟坐東朝西,正殿為硬山式三開間平屋。總建筑面積132.08平方米,由山門、前天井、大殿、后天井、后殿組成。該廟系清代建筑,其在日本、韓國有一定知名度。現因舊城改造拆遷后還未重建。……[詳細]
寧波商會舊址
  寧波商會舊址位于海曙區蒼水街195號,2010年12月被公布為第五批海曙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代建筑,該舊址主體—小花廳,坐北朝南,為原寧波商會建筑的一部分,中山公園建設時留存花園中的假山名木及花廳部分,小花廳左首有一《寧波商會碑記》及碑亭。建筑外立面融入了大量的西洋建筑元素。是近現代建筑以及寧波商會發展史的實物見證。資料提供:海曙區文管所……[詳細]
張家祠堂
  張家祠堂位于寧波市海曙區青石街70號,明代建筑,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坐北朝南,由臺門及正廳組成。臺門朝南,上有彩繪(大部分剝落),正廳為單檐硬山式高平屋。 據查此處為張氏祖堂,后為寧波毛紡廠職工宿舍。張氏祠堂為寧波老城區保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明代建筑。用材碩大,風格樸實,對研究明代寧波地區的建筑風格有一定的意義。 ……[詳細]
156、望春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望春橋
  望春橋位于海曙區望春橋街中段南側,清代建造,2010年12月被公布為第五批海曙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乾隆庚申年初修,光緒丁酉年重修。橋南北走向,橫跨于西塘河上,為單孔石拱橋,平面略呈“H”形。2005年,港商鐘寶昌先生出資修繕。望春橋亭位于該橋的東堍,為一單檐四柱涼亭建筑。望春橋、亭是浙東運河寧波段重要的水利交通遺產點。資料提供:海曙區文管所……[詳細]
157、金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宅
  金宅位于寧波海曙區鎮明巷21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該宅建于民國,西邊現存建筑青水墻、水泥嵌縫,內部裝飾石膏頂,卷蓬梁飾有中國傳統戲劇雕刻圖案,門窗較西式,是一處中西合璧的優秀近代建筑。 此宅原為民國時期工商業者金廷蓀的住宅,金之產業涉及醫院、紡織、金融、五金等。1934年金當選為浙東商業銀行首任董事長。……[詳細]
海曙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海曙區云石街27號,2010年12月被公布為第五批海曙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建筑,主體建筑坐北朝南。據查此宅原主姓蘇,后售于李杲堂后裔,遂改為李氏宗祠,現位于月湖盛園內。李杲堂(1622-1680),鄞縣人,受學于黃宗羲,詩文自成一家,著有《杲堂文鈔》、《杲堂詩鈔》等,今有《杲堂詩文集》行世。資料提供:海曙區文管所……[詳細]
159、桂花廳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桂花廳
  桂花廳位于寧波海曙區桂芳巷17、18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建筑坐北朝南,單檐硬山式,上覆小青瓦。整個廳堂無雕飾、素面,具有明代建筑型制的特征。 此建筑原系甬上望族倪氏介石園內花廳。倪氏自宋移居鄞縣,元時家產頗富。明末錢肅樂抗清復明起兵時,倪氏子弟懋喜(字仲晦,官至僉事)、元楷(字端卿,官至評事)從之。……[詳細]
寧波延慶寺
  延慶寺位于寧波市海曙區靈橋路延慶巷1號,現存為清代建筑,1961年5月被公布為寧波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五代后周廣順五年(953),時稱報恩院,宋大中祥符三年(1070)始為今名,為天下講宗五山之第二,歷代多有興廢重建。原大殿西側偏房內有明《重建世澤堂序》、清《延慶寺大乘會捐資助田題名碑》、《延慶寺捐田碑記并題名碑》三通石碑。2011年該寺吉祥殿重修,三通石碑重嵌于大殿北側外墻。延慶寺曾是天臺宗的“中興道場”,對日本及東南亞各國影響較大,是明末“南湖詩社”的聚集地,黃宗羲也曾在此開設“證人講會”。地址:寧波市海曙區靈橋路203弄類型:寺廟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香蕉在线手观看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内妇视频 | 午夜福利H动漫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