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全面爆發后,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為了培養抗日救亡青年干部,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于1938年1月15日借用原山門疇溪小學校舍,創辦抗日救亡干部學校(簡稱“抗日干校”)。該校對外稱“國民革命軍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救亡干部訓練班”。粟裕任校長,黃先河任副校長,黃耕夫任教導主任,鄧掃空任總務主任。學員主要來自溫州各地進步知識青年及少數工人、教師等,以及來自麗水、臺州、寧波、紹興和上海等地的知識青年,共計100多名。學校開設哲學、政治經濟學、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游擊戰術等4門課程。粟裕親自講授游擊戰術,劉英也時常到該校作形勢與任務的報告。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曾山在山門期間也到過干校向學員作形勢與任務的重要報告。3月15日,抗日干校提前結業。部分學員組成隨軍服務團,隨粟裕北上抗日;部分學員……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