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江門市旅游

江門市文物古跡介紹

  立益翁百歲亭位于臺山市都斛鎮下莘村村委會下莘村北面,年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筑。2017年6月14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聞溪陳公祠位于臺山市汶村鎮汶村村委會,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2017年6月14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汶村村陳氏祖祠位于臺山市汶村鎮汶村村委會,年代為明清時期。類別為古建筑。2017年6月14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宋宗室親臣趙公祠位于新會區古井鎮霞路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1995年3月29日,被公布為新會區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竹坑華僑義冢墓群位于新會區會城街道圭峰山,年代為清。類別為墓葬。2008年9月27日,被公布為新會區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石花山摩崖石刻群位于臺山市臺城東云社區石花山上,年代為明、清。類別為石刻。1989年4月28日,被公布為江門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遇陳公祠位于臺山市汶村鎮汶村村委會,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7年6月14日,被公布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線女故居位于開平市水口鎮黎村村委向北村一巷2號,年代為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筑。2020年11月29日,被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梁嘉和梁寒光故居位于開平市月山鎮博健村委會聯興村11巷9號,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筑。2020年11月29日,被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橫江紹賢學校舊址位于開平市月山鎮橫江村委會,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筑。2020年11月29日,被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凌云古塔位于臺山市臺城新橋社區塔山頂,年代為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類別為古建筑。1989年4月28日,被公布為江門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母林氏墓位于新會區古井鎮管咀村,年代為明代。2010年12月,被公布為江門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梅閣烈士墓園位于新會區沙堆鎮梅閣村馬鞍山,年代為20世紀50年代。2010年12月,被公布為江門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新會人民會堂位于新會區會城街道南寧社區,年代為20世紀50年代。2010年12月,被公布為江門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祿抗戰紀念塔建設于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1939年9月17日,日偽軍數百人侵入天祿境內,肆意焚燒劫掠,村民在葉橋煥、葉渠均等率領下,以土炮、-槍、機關槍等奮力抵抗,消滅侵略者百多人,俘獲二十多人。隨后,日本侵略者再次進攻天祿,鄉政府組織自衛隊拼命抵抗,直至彈盡糧絕。侵略者攻入天祿殺人放火,天祿頓成廢墟。抗日戰爭勝利后,村民為紀念這場痛擊日軍戰事興建天祿抗戰紀念塔。1995年4月7日,江門天祿抗戰紀念塔被定為新會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羅山咀貝丘遺址在新會環城都會村羅山南面的山坡上。占地約132平方米,距縣城5公里。1957年夏,經省文物普查隊探掘。1959-1963年前后,再經3次探掘和清理,出土文物有石器、骨、蚌器和陶(片),還發現墓葬1座。后因筑路,遺址已破壞無存。出土石器有石斧、石、砍硒器、石網墜、礪石,都是半磨制的,器物上留有很明顯的打制痕跡。石質為板巖和砂巖兩種。出土骨、蚌器有骨奔、骨針、骨飾、龜牌、圓骨飾、蛤殼雕刻,用魚骨、獸骨和龜殼做成,一般都磨得較好。出土陶器、陶片多為罐和缸之類,也有珠式陶紡輪、穿孔陶網墜、陶簪和3件圓底小陶罐。全部是夾砂粗陶,以黑色最多,少量是紅色的。紋飾多為繩紋、藍紋、斜方格劃紋和素面陶。墓葬葬具為一粗黑大陶圓底大陶缸,死者是個年長的女姓,是廣東省最早發現的甕棺葬。擾考古分析,羅山咀……[詳細]
  下沙遺址,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古井鎮三崖村下沙里。是距今3000-4000年以前的沙丘遺址,年代在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時期,于1998年發現。該遺址分布近3萬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器時代文物,石器有石錛、礪石、網墜等器型,陶器有罐、釜等器型,多為夾砂灰褐陶,紡飾有繩紋、水波紋等。還夾雜有戰國、秦漢、唐代等陶瓷。該遺址分布廣,延續時間數千年,是新會僅存的幾處石器遺址之一,與附近炮臺山沙丘遺址相類似,具有較重要的考古價值。2004年公布為新會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臺城東風旅店位于臺山市臺城街道南塘社區西榮街53號,年代為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筑。2002年7月17日,被公布為江門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林玄輔墓,位于中國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睦洲鎮充美村。該墓是南宋瓊州太守林玄輔及其兩位夫人的合葬墓,始建于元代,明、清兩代重修。林玄輔墓長約7米,寬約4米,是新會僅有的幾座元代墓葬之一。林玄輔曾受宋室皇族趙必次托孤而隱居新會。為答謝林玄輔之恩,趙氏多有祭祀林墓。2004年,林玄輔墓被列入第五批新會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見龍橋,位于新會區雙水鎮富美村,橫跨沙富河。為沙富村通往邦龍貴美村的一座橋梁。始建于明代,原為木橋,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邑人張鐘沛等人倡議改成石橋,橋寬四尺五寸,長二十五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坍塌。翌年,監生張元、張仰齡等修復。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塌。由于石橋長達70多米,原來選擇建橋的位置水流很急,以至一塌再塌。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舉人張元進、監生張挺立捐資重建時,移建下游水勢稍緩的地方,即今天的位置,但橋的規模、形制照舊。1933年作過重修。石橋為懸臂式全石結構,九孔十墩,長73米,跨長64米,寬2米。10個橋墩狀似船形,上下游均作尖三角形以減輕河水對橋墩的沖擊。橋兩端設有臺階及引橋,橋兩面側置有望柱欄板。橋中央兩邊欄板均刻有“見龍橋”字樣。1995年公布……[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va成高清在线播放人 | 中文有码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性爱第一页 | 亚洲人成在线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综合第一在线影视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