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連城城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俗稱十二連城。民間傳說,此城為北宋時期楊家將佘太君率十二寡婦征西所筑,但據《元和郡縣》記載,十二連城原為隋唐勝州榆林城,始建于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當時該城地處戰略要點,可北憑黃河天險,控蒙古草原,南臨中原大地,進退兩易。十二連城現存的城墻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厚約18~20厘米的夯層,說明這些城完全是由人工夯筑而成的。同時在夯層中,還發現直徑10厘米左右的棒夯或捆扎棒夯的夯窩。在城墻的表層和墻體附近,曾出土過青銅戈、劍、箭簇等兵器文物,墻體深層內涵,沒有發現秦漢及其以后的遺存物。因此可以斷定十二連城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工修建的。以“十二連城”蜿蜒曲折的走向,連綿10余里的長度判斷,它不像是一座城邑的城墻,而可能是用于防御的邊墻——即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