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卒后,葬于山東新泰金斗山北麓南師店村,南師、北師就是以師曠墓而得名。墓葬現位于北師店村。明嘉靖年間《山東通志》和清康熙年間續修《山東通志》均在“新泰”條目下載有:“師曠故里,縣北十五里,今名南師店、北師店。”據近代王懿榮編、羅振玉校補的《漢石存目》記載,“師曠墓畫像,四石,無題字,山東新泰師曠墓前。”而魯迅在早年間,也收藏了師曠墓漢畫像拓片四幀,其編纂的《漢畫像目錄》中“石刻雜件·新泰志”一節,則記載有“周師曠墓,縣東北十五里,古碑師曠墓,左籀篆十三行,古奧不可識”之語。師曠墓遺址分布面積2500平方米,漢、唐以來,人們又在墓西側建成祠堂。以后,祠與陵墓不斷修葺擴建。到清代中葉,祠墓已擴建成占地約近十畝,建筑規模較大的一處人文景觀。后遭破壞,存封土墓一座,高約2米,直徑7米,黃土夯筑。墓……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