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寧市旅游

濟寧市文物古跡介紹

春秋魯九公墓 (茅家堌堆墓群)
  春秋魯九公墓(茅家堌堆墓群)茅家堌堆墓群位于汶上、嘉祥、梁山三界交界處。據《春秋、定公十年》載:“桓公游于闞,面南望氣卜吉,而欲葬焉。”公元前694年,桓公死,遵其遺愿葬于闞城西南之鳳凰陵之陽。之后,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八公俱葬于此。又據《史記》記載:“魯昭公以前九公葬于闞里(即汶上縣西南南旺附近)。”根據文獻記載的這些線索,1981年文物部門進行了實地勘查,汶上縣南旺鄉附近,即闞鄉澤共有八處遺跡,有的群眾直言為魯諸公墓,而大部分群眾將這些遺跡之處稱為堌堆,它們的名稱為:吳家堌堆、芭家堌堆、王家堌堆、黃家堌堆、姬家堌堆、周家堌堆、平家堌堆、三堌堆。前五處堌堆蹤跡可尋,后三個堌堆只是傳說,已不能確指其位置。姬家堌堆位于嘉祥縣劉桐梧村南約300米處;吳堌堆、茅堌堆、王堌堆、蓼堌堆均位于……[詳細]
夏鎮李堌堆遺址
  李堌堆遺址年代為商至周,位于微山縣夏鎮李堌堆村。李堌堆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防山墓群
  時代:周、漢防山墓群位于曲阜城東8公里、防山西麓。墓群分布在東西3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的山丘上,原有墳冢22座,現僅存10座。封土最大的一座東西為71米,南北達75米,斜面高40米。最小的徑lO米,斜高4米。墓前無碑,亦未經發掘。據已暴露的墓葬可知,墓室均依山勢直鑿穿石而下,前有墓道,上為封土,多為夯筑。從采集到的鼎、豆、盤等陶器殘片和幾何花紋方磚判斷,為東周至漢代的墓葬。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84、漢碑群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碑群
  漢碑群:在山東濟寧市鐵塔寺街市教育局院內東北隅。有漢代碑刻十種,建屋保存。州志載,原濟寧文廟內有漢碑多種,宋趙明誠《金石錄》、歐陽修《集古錄》均有記述。歷經戰亂,至清代僅存“司隸校尉魯峻碑”、“廬江太守范式碑”、“北海相景君碑”、”朱君長墓石”、“尉氏令鄭季宜碑”五種。另有明代仿刻的“郭林宗墓志銘”。清乾隆年間,金石家黃易發掘嘉祥武梁祠,將“執金吾丞武榮碑”、“孔子見老子”漢畫像石運來濟寧。繼發現“鄭固碑”殘片后,“鄭固碑”亦隨之出上,連同原有漢碑,一同移置州學明倫堂內。1929年,濟寧縣教育局長王大恕又移置現址,名曰“小金石館”。這批漢碑屢見著錄,是研究漢代歷史及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詳細]
獨山抗日殲滅戰遺址
  獨山抗日殲滅戰遺址位于梁山縣水泊街道,年代為1939年。1939年8月2日至3日,八路軍一一五師由陳光代師長、羅榮桓政委和楊勇旅長指揮,在梁山縣水泊街道獨山村圍殲了日軍第三十二師團由長田敏江少佐帶領的一個精銳大隊(日偽軍約400人),即梁山戰斗(也稱為獨山戰斗)。此次戰斗共斃敵300余人,俘20余人,繳獲炮3門,--支200余支,戰馬50余匹。雖然我軍取得了勝利,但因裝備上處于劣勢,有100余名軍民在戰斗中英勇犧牲。此次戰斗,八路軍創造了在裝備上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全殲日軍1個大隊的模范戰例,被“集總”謄為“模范的殲滅戰”,是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繼平型關大捷之后又一次著名的抗日殲滅戰。2015年6月23日,獨山抗日殲滅戰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棚四合院
  張棚四合院位于金鄉縣胡集鎮張棚村,年代為古建筑,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12月26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濟寧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87、慎修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慎修堂
  慎修堂 (1)位置:曲阜市魯城街道龍虎居委東門大街路北。 (2)保護范圍:院墻外5米。 (3)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0米。……[詳細]
保安古橋
  保安古橋(1)位置:曲阜市姚村鎮保安村。(2)保護范圍:各橋橋體周圍5米以內。(3)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詳細]
389、迎坤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迎坤橋
  迎坤橋 (1)位置:曲阜市尼山鎮桑莊村。 (2)保護范圍:橋周圍5米以內。 (3)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詳細]
大峪西渡槽
  大峪西渡槽 (1)位置:曲阜市息陬鎮北大峪村。 (2)保護范圍:渡槽外30米。 (3)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0米。……[詳細]
兗州侵華日軍觀象臺
  兗州侵華日軍觀象臺位于濟寧市兗州區酒仙橋街道,年代為1938年。觀象臺位于兗州市酒仙橋街道辦事處三河村原膠木廠內,建于1938年,為日本人占領兗州后所建,為觀象輔助設施。臺為樓房,三層,南北向,面闊三間長8.8米,東西寬5.5米,臺底為庫房,臺北側為樓梯間至臺頂,木質樓梯,多已腐朽,不堪負重,墻皮多已脫落,一、二層頂棚已塌落,頂為平面。其他配房十余間,現為玻璃廠職工宿舍所用。觀象臺是日本人為飛機場的配套建筑設施之一,也是日本人侵華重要佐證。2009年10月經兗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兗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6月23日,兗州侵華日軍觀象臺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房頭北村城門
  房頭北村城門位于兩城鎮房頭北村,年代為清。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城門”應為“寨門”,此處古寨門應是當年筑寨抵御土匪的遺存建筑。……[詳細]
西參溝大屋窖
  西參溝大屋窖位于鄒城市嶧山鎮西參溝村,年代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12月26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濟寧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鐵道游擊隊隊部舊址
  鐵道游擊隊隊部舊址位于微山島鎮墓前村,年代為清、近現代。2019年10月24日公布為微山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近湖泉碑
  近湖泉碑位于微山島鎮西張阿村,年代為清。2019年10月24日公布為微山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尹洼遺址
  尹洼遺址位于山東省微山縣歡城鎮尹洼村北100米處,北臨官(橋)西(崗)鐵路線,西靠濟微公路。遺址東西寬500米,南北長400米,總面積20萬平方米。尹洼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屬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有2至3個文化層,所含陶片較多。1984年秋末,濟寧市文物處組織發掘,出土石器及灰陶器。……[詳細]
宋氏碑刻群
  宋氏碑刻群位于濟寧市魚臺縣王魯鎮孟樓村南,年代為石碑刻,類別為石碑刻。2016年12月26日,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濟寧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微山島古墓群
  微山島古墓位于微山島西部,有微子墓和張良墓及小型漢墓群。微子墓封土高10米,底徑70米,墓前有明、清碑4塊,墓主微子是殷紂王的庶兄,“微”是他的封國,死后葬于微山。微山島古墓群含殷微子墓、張良墓、目夷君墓、墓前村漢墓群、萬莊漢墓群。張良墓位于墓前村北,封土高15米,直徑100米,墓前有清康熙二年石碑一塊,上 書--“漢留侯張良墓”,微山是張良的封地,死后葬于微山,漢代原有建筑物及漢碑早年損壞。附近漢墓眾多,近十幾年來,已發掘百余座,出土各類文物600余件,現仍有大批漢墓暴露在外。……[詳細]
微山古船閘
  微山古船閘位于魯橋,年代為元至清。含仲淺閘、師莊閘、棗林閘。2013年10月10日,微山古船閘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官口隋唐佛教遺址
  官口隋唐佛教遺址年代為隋、唐,位于夏鎮鎮官口村。19881997年,在夏鎮官口村薛河中,先后發現包括隋大業二年造像碑、唐開元十四年碑、唐開元二十五年像碑等一批隋唐佛教石刻。……[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色一色l噜一噜噜噜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 | 一区二区三区四亚洲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制服丝袜亚洲日韩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