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防城港市旅游

防城港市文物古跡介紹

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
  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東興市東興鎮中越人民友誼公園內。紀念碑占地面積10多畝。西面、南面、北面均有石階可上。紀念碑由碑身和碑座構成。碑身高13米,沿著正南面66級臺階拾級而上,抬眼可見紀念碑正面用中越文鐫刻的“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同樣用中越文刻著“光榮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樣;碑座長6米、寬4米、高3米,正北面均以灰黑色大理石鑲上。正面東側刻有劉鎮夏、陳鳳鳴、項世秀、蘇芳勤、鄭儒蘭、徐春田等中方烈士名字。正面西側用越文刻有越方烈士名字。背面介紹兩國共同戰斗的背景,謳歌兩國人民的戰斗情懷。兩側刷淺灰色石米。1958年,中共東興各族自治縣委員會、東興各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為紀念中越兩國人民共同抗擊法國帝國主義、國民黨-派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教育后人,弘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而興建紀念……[詳細]
社山遺址
  社山遺址又稱交東貝丘遺址,位于廣西省防城港下轄東興市江平鎮交東村西南海邊,是新時期時代的遺跡。遺址在高出海面約10多米的山丘上。山上有一社山,遺址在社山東部隆起處,故得名社山遺址。社山遺址是1958年春村民在山邊建牛欄挖墻基時發現的。1958年至1978年,廣東、廣西兩省(區)博物館文物普查組先后對遺址進行了考察,采掘了磨制石斧、夾沙繩紋陶片、動物化石、貝殼等,因而被確定為新石器時期晚期遺址,1983年立了保護標志,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遺址面積約1500平方米,呈東西走向,南臨北部灣,北為丘陵地,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400米。西面有一條小河從北向南流入海灣,北面是起伏的山丘,高約10多米。 山上堆積大量貝殼,以蠔殼居多,雜有泥蚶、白螺、網錘等先民遺物,人稱“蠔殼山”,被一層……[詳細]
東興觀音寺
  觀音寺位于廣西省防城港下轄東興市明虹路,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1922年,由欽州俗家弟子歐文坤發動信徒到北海、合浦等地化緣所建。東興市的觀音菩薩信仰,可追根溯源到漢唐時期;在鄰國越南廣寧省芒街市有《萬靈慶寺》里的大鐘上留有記載,《萬靈慶寺》還保存有唐朝時期竹林禪師,寂珍和尚的靈位,由此證明東興的佛教活動都沒有停止過。據考證,東興觀音寺在法國侵略越南劃定北侖河邊界線時,已經有僧人在此搭建毛棚修行,1922年,欽州市的俗家弟子歐文坤(法名“覺寧”),發動信徒四處化緣而重建。觀音寺于1923年農歷9月18日開光,1996年8月6日 恢復修建,由閩南佛學院畢業的釋蓮山法師主持。 觀音寺目前建有正定樓、鐘樓、藏經閣、素食館、山門、放生池、九龍壁等景點,藏有舍利子12粒。歷史悠久、……[詳細]
防城港觀音廟
  觀音廟觀音廟原各名“靈峰古寺”現名水月庵。系當地防城港市防城區城郊外的旅游景點和宗教文物保護單位,距首府南寧147公里從南北高速公路直達景區僅需一個多小時。距離防城港市20公里,距離南防高速公路5公里,距離防城中心市區2公里,總占地面積30畝。坐落在防城鎮防城江二橋南岸的龜山頂上,是城郊的旅游自然景觀之一,建于清光緒年(1883年),在文革破四舊中破壞,于1989年集資重建;經重修擴建后改稱為水月庵,水月庵設有山門、碑亭、功德箱、鐘鼓、彌佛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悲壇、龍王堂;左路有戒臺、右路有僧房,寺后是一片幽靜的園林,這個旅游景點和宗教文物圣地,樹木繁茂,鳥語花香,廟在江掩映,寺在林半藏,每月農歷的初一、十五游客川流不息,年均接游客3萬多人次,是當地市民和游客的好去處。……[詳細]
羅浮恒望天主教堂
  羅浮恒望天主教堂位于東興市東興鎮楠木山村恒樂屯西面,這是一座低調且鮮為人知的教堂,其建筑為典型的歐洲教堂式建筑,由法國傳教士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羅浮恒望天主教堂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始建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占地10447平方米,設有教堂、鐘樓、育嬰室(收養棄嬰)、男校、女樓、仁愛堂、圣堂、織紡堂等各組成部分。如今的羅浮恒望天主教堂只剩下教堂,鐘樓和仁愛堂,相隔幾十米,總占地大概800多平方米。羅浮恒望天主教堂鐘樓長約5米,寬4米,高12米,呈五層結構,內外飾有彩色圖案,頂端懸著一口大銅鐘,為平時做圣事敲鐘所用。……[詳細]
文廟遺址
  文廟遺址黌宮,亦稱學宮、孔廟,明正德五年(1510年)建于城東門外,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陳世瞻遷入城內東隅。清咸豐六年(1856年)道憲-,知州武衛會同團紳遷于今地(現縣文工團駐地),有正殿、后殿、泮池、五框、鄉賢名宦祠等。正殿屋脊雙龍戲珠,青瓦紅磚、雕梁畫棟,金碧輝煌。1981年,因改建,將唯一留下的正殿拆掉。……[詳細]
劉永福父墓
  劉永福父墓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父劉以來之墓,位于那明村,葬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清政府曾于墓地四周各距數百米地建有5處牌坊,鑲嵌越南皇帝和清朝皇帝分別賜給的“浩封”碑。民國后期,牌坊均倒塌。1985年6月,縣文管所給劉以來墓立碑,并于墓旁立文物保護標志一處。……[詳細]
陳漢東等六位烈士墓
  陳漢東等六位烈士墓 位于東興鎮中越友誼公園內,陳漢東(1917—1945)原名黃木芬,廣西蒼梧人,1937年參 加中國共產黨。 是1945年6月防城縣那良抗日武裝起義領導人之一,任欽防華僑抗日游擊大 隊黨代表兼參謀長, 于1945年6月底同敵人的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1959年移葬于東興鎮中 越友誼公園南側一個小山上,墓碑上刻有“陳漢東烈士合葬墓”。其余5名烈士情況不詳。……[詳細]
劉永福那良故居
  劉永福故居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劉永福回國后,利用回鄉省親掃墓之機,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邊境)選地擇吉日興建住宅,經過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房屋占地面積約659.75平方米,建筑面積602.86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房屋寬32.5米,進深20.3米,兩層磚瓦結構。共十二間,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為廳,廳中央橫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慶”“金玉滿堂”八個大字。上下座之間中央為天井,天井兩則樓附房。同年十一月,劉永福返欽州,購得板桂街莫姓舊宅,籌建晚年住宅“三宣堂”,決定于欽州定居,那良所建之房屋作為回鄉省親掃墓臨時住所。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春,劉永福返那良省親掃墓暫住后,返欽州(其母陳氏二品夫人之墓座落于那良鎮樓村虎龍嶺)。光緒十七年(1891年)……[詳細]
石龜頭炮臺遺址
  石0-古炮臺遺址,位于企沙鎮炮臺村西海岸的石0-山丘上,是防城港市重要的歷史文物,也是防城港三處清代古炮臺中最古老的一處。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為抵御倭寇騷擾,由當時的總督楊琳奏請設沿海炮臺,提督王文雄受命勘察和修建,將炮臺建在一座20多米高的獨立小山上,因山腳海灘上有塊凸出的青黑色大礁石形似大石龜的0-,故取名“石0-炮臺”。石0-炮臺與江山鄉白龍炮臺對稱,據守暗埠江出海口,故有“龜蛇守水口”之稱。炮臺遺址附近有石如龜狀,其周圍是岬角狀的巖礁,飽經滄桑,顯得古樸而神秘。保護范圍:以炮臺遺址所在的石0-山體邊沿及山體腳下水塘岸邊外延3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20米范圍內。……[詳細]
潭蓬運河
  潭蓬運河 位于江山鄉潭蓬村西南,故名潭蓬運河,運河所流經之處,均為海石結構組成的丘陵地 帶, 流經“仙人坳”,故又名“仙人垅”。運河東起仙人垅口,西至上松,全長2公里多。 運河中段西南壁上,刻有“成通九年(公元868年) 三月七日”字樣,其底部刻有一行字體較 大的“新湖南軍”字樣,另一處刻有“元和三五作”。1981年北京大學、寧夏大學及廣西壯 族自治區博物館考察組,曾先后到該現場考察,認為此運河是全國兩大“仙人垅”之一。據 五代(后晉)人劉昀等撰的《舊唐書,高駢傳》、宋人周去非(曾任桂林通判)的《嶺外代答》 和孫光憲的《北夢瑣言》所載,該運河最早辟于公元42年漢將馬援南征時,因地處巖層無法 竣工。 到了公元864年, 唐朝高駢任都護管轄至此地, 再次率軍募工開鑿,鑿通后名之為 “天威遙”。1……[詳細]
楊瑞山墓
  楊瑞山墓 位于光坡鄉欄沖村大坪嶺上。楊瑞山(? 一1899),附城鄉城東村掃把嶺老虎壢人,是清 末抗法名將、萃軍首領馮子材部下的一名驍將。中法戰爭(公元1885年)中,他在憑樣,靖西 等戰場上英勇殺敵,屢建功勛。該墓是1937年初從防城掃把嶺移葬到光坡鄉欄沖村大坪嶺上 的。……[詳細]
“大清國欽州界”1號界碑
  “大清國欽州界”1號界碑位于東興市東興鎮竹山村零公里處,年代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大清國欽州界”1號界碑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向北以沿界碑景點通道臺階南側墻邊往東外延14米至李受彤塑像西側旁;向東從李受彤塑像西側旁往東南方向經李受彤塑像前面和兩顆龍眼樹圍圈之間外延10.5米至距離壹號界海鮮飯店墻體2米處,向東南與壹號界海鮮飯店墻體及墻體同側圍墻平行外延7.4米;向南從東面界7.4米端點處往西南方向垂直延至某單位圍欄外側邊線;向西以某單位圍欄外側邊線和界碑景點護欄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同界。……[詳細]
“大清國欽州界”5號界碑
  “大清國欽州界”5號界碑位于東興市東興鎮中山社區口岸大樓南側距北侖河約20米,年代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大清國欽州界”5號界碑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界碑四周護欄為基線,向北外延2米至胡志明亭景點綠化帶,向東外延2.3米至河堤路,向西外延2.9米至新華路,向南外延1米至河堤路。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同界。……[詳細]
謙受圖書館舊址
  謙受圖書館舊址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區防城中學校園內,年代為民國。謙受圖書館舊址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舊址本體建筑四周墻基為基線,向東面外延24.4米至球場邊,向西外延2米至宿舍樓,向北外延4.3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同界。……[詳細]
懷較山遺址
  懷較山遺址位于防城區茅嶺鄉東南約四公里處,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懷較山遺址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洲尾遺址
  洲尾遺址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區王府街道沙港社區洲尾,年代為唐至明。洲尾遺址位于港口區王府街道沙港社區,是一處唐代至明代的古代貿易場遺址,地層堆積豐富。遺址所在半島的前半部均有遺物分布。其中,遺物分布核心區域為康熙嶺南北側相對開闊的低矮平地。遺址總體保存狀況良好,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尚未遭到破壞。洲尾遺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光企革命武裝起義紀念碑
  三光企革命武裝起義紀念碑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光坡村,年代為1996年。三光企革命武裝起義紀念碑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茅嶺珓杯墩遺址
  茅嶺珓杯墩遺址 位于茅嶺鄉小陶村梁屋附近,是個海島,由相連的兩個小山丘組成,長150米,寬80米, 高出水面10多米, 形似一雙“珓杯”,故稱珓杯墩。該遺址是1959年7月由廣東省湛江專區 文物普查工作隊發現, 1960年4月經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教授考察鑒定,定為新石器時代晚 期貝丘遺址。1961年,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定為省級文物重點。1973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 博物館曾先后幾次派人采掘,遺物有剖貝石斧為多。1978年防城縣按自治區文化廳的指示豎 碑保護,確定保護范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色香视频国产系列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宅男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婷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