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巴中市旅游

巴中市文物古跡介紹

土寨柏家祠堂
  土寨柏家祠堂(恩陽區)土寨柏家祠堂,位于花叢鎮土寨村一組。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修建,坐西北向東南,總建筑面積為237平方米,呈三合院布局。系土木結構,穿斗梁架,重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面,面闊3間,進深1間。正堂前墻為木質墻面,施條形窗花4組。正堂內立石質仿木結構重檐歇山式神主碑,通高3.1米,碑座呈長方形鼎形足,柱上陰刻楹聯,陽刻花卉、“二十四孝”和戲劇人物圖案。碑面刻牌位兩層,筒瓦屋面,檐下施匾并陰刻“祀事孔明”。左右廂房各面闊2間,進深1間。建筑及神主碑為研究川東北民居,封建社會禮教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建筑科學、雕刻藝術價值。保護范圍:土寨柏家祠堂北面自祠堂屋檐滴水外延50米至柏明杰住宅,西面自祠堂屋檐滴水外延50米至青杠坪,南面自祠堂屋檐滴水外延10米至柏明興住宅北面屋……[詳細]
王恩級墓
  王恩級墓位于筆山鎮觀寨村,坐北朝南,為王恩級夫婦墓,王恩級清道光年間任知府,其墓分布在面寬8米,進深13.8米的臺地上,土塚呈橢圓形,長5.1米、寬2.92米、高3.85米,冢前立三樓牌樓式墓碑,高5.35米、寬3.56米,厚1.2米,四柱三開間,明間設雙門、辟回廊、前有圓形柱2根,主樓辟龕、龕內設墓主人像,碑左右兩側為八字儀墻,高2.4米,寬1.63米,儀墻前與塋墻相接,塋墻長2米、高3.2米,左右塋墻前相向而立碑二通,二碑規格一致,碑高3.2米、寬1.04米、厚0.7米,墓碑前正中3.2米處立五樓牌樓式碑坊1座,四柱三開間,高4.8米、寬3.9米,牌坊前踏道七級,牌坊左右兩側現僅存左桅桿座基為三級,第一級為方形座、二級為須彌座、三級為圓形、桅桿為八邊形、掛單斗、斗下施撐弓,桅桿高4.9米……[詳細]
塝山地崖墓群
  塝山地崖墓群位于白衣鎮磴子社區居委會,坐北朝南,分布在長7.71米、高6.5米、距地面2.3米的塝山地河邊石崖上。此墓群共有三座崖墓。M1墓口呈長方形,雙門楣,第一道墓門高1.6米,寬1.8米;第二道墓門高1.47米,寬1.33米;墓道深1.2米;墓室呈拱形頂,深2.4米,寬2.35米,高2.06米。由于淤泥掩埋較深,看不清棺臺。M2第一道墓門高1.74米,寬1.66米;第二道墓 門高1.2米,寬0.94米;墓道深0.8米;墓室呈拱形頂,深2.9米,寬1.9米,高1.58米;墓室左側為棺臺,長1.83米,寬0.6米,高0.55米。M3第一道墓門高2.06米,寬1.9米;第二道墓 門高1.3米,寬1米;墓道深1.16米;墓室呈屋形頂,深2.46米,寬1.7米,高1.61米;墓室右側為棺臺,……[詳細]
北龕石窟
  北龕石窟位于巴中市城北1公里的蘇山南麓,現存造像34龕窟348軀,始鑿于初唐,以盛唐造像最多。北龕石窟佛教造像雕刻精細,線條柔和,小巧玲瓏,多彩多姿;有的身軀修長,有的面部豐滿。7號窟,高350厘米,寬320厘米,深290厘米。內窟楣的五身伎樂,有的彈古箏,有的吹竹笛,有的彈琵琶,有的擊腰鼓,神態十分得意。在窟頂的四身淺浮雕飛天,也隨著樂聲在天空中飛旋。在窟右壁下方刻有一供養人,頭挽高發鬌,身長腰細,著長袍,實為窈窕少女。14號龕的龕楣設計別具一格。在二方連續的卷草紋飾上,雕刻了兩身背向飛行的飛天。左角者,手彈琵琶,右角者。嘴吹著笙,都足踏云彩,憑著長長的飄帶飛舞。1 2號龕正壁有二身淺浮雕的饕餮,在其頸部坐有一個世俗人物,很似古印度佛教藝術中的雕像。巴中石窟,與我國的莫高窟、龍門石窟等一樣……[詳細]
塔子墳墓群
  塔子墳墓群位于鎮龍鎮園門村,分布在面寬16.5米,進深15.2米的臺地上占地面積237.12平方米,墓葬有3座,其中單墓1座,合葬墓2座,均坐東北朝西南,橫向排列,其中M2朱文玉夫婦墓,建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土塚呈橢圓形,長3.9米,寬2米,高2.5米, 墓碑用條石砌成拱形頂,高3.5米,寬2.6米,上部設亡堂,刻“天地君親師位”,墓碑左右兩側為八字形儀墻,高1.9米,寬0.65米。儀墻外沿各立卷云頂圓首碑二通,碑規格形式一樣,座高2.56米,長0.93米,寬0.7米,碑中各嵌方碑一塊,墓碑前7.8米處立字庫塔二座,左邊字庫塔為方形座五層樓閣式,塔通高6.15米,塔基高0.6米,邊長2.06米,右邊字庫塔為方形座九層樓閣式,塔通高11米,塔基高0.6米,邊長2.4米,二字庫塔身第三層……[詳細]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群位于沙溪鎮王坪村,包括總醫院部、政治部、醫務部和總務處舊址,以及其下設的醫療機構,屬軍、政、醫三合一的軍級機構。整個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結構,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風格,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系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4年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由鸚歌嘴遷駐今沙溪鎮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戰事激烈,成百上千的傷病員被送往總醫院救治,雖因缺醫少藥,不少傷病員傷病惡化而光榮犧牲。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仍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陜蘇區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為了展示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的歷史風貌,縣民政局于2005年初對總醫院舊址進行了保護性建設和陳列布展。省委書記張學忠視察后親自題寫了“四川省衛生系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舊址群現已成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的……[詳細]
巴靈寨遺址
  巴靈寨遺址位于靈山鄉靈山社區居委會,據縣志記載,明朝中期在巴靈寨建藥王廟,后歷代屢建,逐步擁有大佛殿、觀音廟、二郎廟、齊天大圣廟等9座廟宇,后毀于清末,巴靈寨呈東西走向,東西長227米,南北寬30米,占地面積6810平方米,現存東門、南門、北門及部分寨墻,西門損毀。寨門、寨墻均用條石砌成。東門為平頂,門高2.3米,寬1米;南門為拱形頂,高3.3米,寬1.6米,南門右側寨墻高7米,長2米;北門為拱形頂,高3米,寬1.5米,北門左寨墻高6米,長3米,刻有“清咸豐口口年”年款。門前10米左側石崖上有清咸豐年間房山縣知縣吳道凝題寫的“巴靈臺”三字,字高1.8米,寬1.07米。整個寨址大部被森林覆蓋。此寨址對于研究當地歷史,宗教文化具有一定文物價值。保護范圍:寨墻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詳細]
劉伯堅故居
  劉伯堅故居省級保護單位,位于龍崗鄉龍崗社區居委會,1937年維修,面積共538平方米,其中32號房,坐東北朝西南,建筑面積250平方米,單檐硬山式,穿斗結構,板壁,面闊三間14米,進深四間18米,廊寬1.87米,通高7.85米,檐高5.47米;33號房,座西南朝東北,建筑面積286平方米,木結構單檐硬山式屋頂,穿斗梁架、板壁、面闊三間11米,進深四間26米,通高8.08米,檐高4.95米。劉伯堅烈士是我黨我軍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領導人之一,曾經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葉劍英、楊尚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并肩戰斗,曾領導指揮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為創建我黨開展中國革命作出了卓越貢獻。劉伯堅故居,是我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保護范圍:以公共墻為界,前后以滴水為界。建設控……[詳細]
古佛洞摩崖造像
  古佛洞摩崖造像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口鎮新華街社區居委會,又名佛爺洞,為唐、明、清造像,坐東北向西南,巖體為黃沙巖,分布在長25米、寬6.2米、面積155平方米的巖壁上,共26龕、55尊造像。現存唐代造像1龕,余者為明、清造像。其中12號龕唐代造像最具特色,龕門呈方形,帷幔式龕楣,龕內為穹隆頂,高3米、寬2.5米、深1.5米;造像26尊,題材為彌勒說法,彌勒赤腳倚座,身穿U形袈裟,胸部坦露,高肉髻,圓形背光,右手上舉、掌心向外、母指食指握珠,左手下扶膝,佛高1.5米,肩寬0.6米,佛兩側各有天龍八部眾弟子、菩薩、天王、力士、飛天等。造像精美,栩栩如生,為研究巴中地區唐代摩崖造像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宗教、雕刻藝術價值。保護范圍:東以農機供應公司內院邊緣為界,西以文物局古佛洞……[詳細]
50、回風亭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回風亭
  回風亭,四川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回風亭位于巴中市巴州區城西唐巴、巴廣公路的匯交處。始建于一九二六年,竣工于一九二九年,是當時供軍事瞭望,和平時期則作為巴城百姓登高遠眺,吟詩作畫,內室常年關閉,外面階梯可供游人休息。回風亭座南朝北,平面呈正八邊形共五層,立面仿哥特式建筑,中西文化融匯,五層樓閣式建筑風格,磚木混合簡體框架結構體系。占地面積210平方米,建筑面積675.2平方米,通高31米,屋頂為井干式結構八邊形穹窿頂。屋面蓋粘土筒瓦,八條屋脊設花磚脊,閣頂正中用碎瓷鑲嵌寶瓶,寶瓶上裝金屬“卐”字形避雷針,巧妙地與建筑相結合,構成了與東面凌云塔遙相呼應的巴城名勝風景點。是古城巴中獨具特色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保護范圍:東自回風亭基座邊緣向東外延50米至花園,北自回風亭基座邊緣向北外延50米至崖……[詳細]
平昌龍頭廟遺址
  在石埡鄉黃桷村與栽秧嶺(第五村)之間,有兩條小溪匯合,過去那里曾有一座古廟,是清朝前期修建的。相傳這座小廟建在龍的頭上的,故名“龍頭廟”。在離龍頭廟約10公里的地方,即現在的云臺鎮六村,有一座山叫龍尾山。據說,來自大巴山,順得勝山脈,經蔡家坪,過龍尾山,蜿蜓曲折,擾如一條翻騰的巨龍,現在修建廟子的地方就是這條龍的頭。的確,過去,風水先生說這塊地勢很好。于是乎,人們就在這土地上塑龍神爺、建三清廟、供佛祖象、敬觀音神,還有土地公公等。每逢年頭歲節,爭往供奉。有的還在初一、十五燒香祈拜,以期災消患免,家泰身安。解放后,廟宇歸公,群眾在這里建起了學校,現在就只能看到當年遺留下來的少部分石鑼、石鼓、石柱殘跡了。……[詳細]
華嚴庵紅軍石刻標語
  華嚴庵紅軍石刻標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口鎮新華街東段幸福路,分布在面寬9.65米,高3.9米,距地面1.5米高的石墻上。坐東南朝西北,1933年紅四方面軍入川解放江口鎮,并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在禹王宮石墻上刻下此標語,由于該石刻標語地處老街河邊,下游修建電站常年被洪水淹沒,1996年文管所將該標語整體搬遷至佛頭山腰華嚴庵(紅軍館廣場)。標語正文內容為“擁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落款:“西北軍區政治部”。正文每字高0.8米,寬0.7米,筆劃寬0.1米,深0.04米,字距0.15米,行距0.1米,落款:每字寬0.25米,高0.28米。豎排,陰刻楷體。該石刻標語旗幟鮮明,具有重要的革命歷史紀念意義。……[詳細]
53、張公廟
張公廟
  張公廟位于和平鄉城子寨南麓,距米倉古道,秉大牟遺風,周遭群峰聳翠,風光綺麗,稽該廟始建于唐宋,興盛於明清,點地近百畝,殿宇三進,房老舍數十椽,軒峻恢弘,名聞遐邇。方圓百里許,香客如織,誠乃一方之勝。今尚余酒店埡、拴馬坪等地名,以窺其時盛況這一斑耳。惜煌煌蕭寺,歷經風雨劫火,悉已不復見之。惟殿前古柏六株(其一名曰結義樹,一樹分三支,其形詮釋了劉關張情同手足的情誼,又像結義時插的一柱香),其徑數尺,拔地干云,相傳系驍將張飛自漢中入蜀途徑此地所植。后世感佩張公忠孝之德,遂建廟祀之。民國曾經設館授徒于內,為吾鄉現代教育之發軔,數十年宏材廣育,聲名遠播。近來鄉民念其英靈宥護,塑像披紅而敬,香火未嘗斷焉。……[詳細]
赤溪岳氏家族墓
  赤溪岳氏家族墓(南江縣)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平崗鄉張公塘村有一處保存得十分完好的岳氏宗祠和古墓群。祠堂規模宏大,造型別致,工藝精湛。古墓群墓園有墓葬30余座,牌坊、墓碑鱗次櫛比,雕刻鬼斧神工。其中有岳飛第26代孫清皇太子(光緒)太師岳森之墓、岳飛第22代孫清代舉人岳坤含之墓。祠堂和墓群保存均較為完好,具有極其珍貴的文物價值。張公塘村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山上奇峰突兀、奇石遍地、古木林立、植被繁茂,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村中百分之八十的村民皆為岳姓,地靈人杰,民風純樸,岳姓歷史文化傳奇故事流傳甚多,離奇精彩。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紅四門及城墻舊址
  紅四門及城墻舊址位于巴中市南江縣南江鎮大堂壩社區。1933年2月1日紅73師主力部隊從甑子埡出發在碾盤壩渡過南江河,由東臺梁經“迎暉門”進入南江縣城。隨后成立的縣蘇維埃政府請紅四方面軍紅軍總政委陳昌浩題寫、并由紅軍鏨字隊鏨刻“紅四門”替換原“迎暉門”門額,作為紅軍解放南江的永久紀念,寓意紅四方面軍勝利之門。紅四門城墻高約5米,門洞內拱高3.8米、寬3.6米、深9米余,全用青石條砌成,其兩側城墻向南北延伸,當年紅軍各政治部在門洞內外鏨刻的“慶祝紅軍偉大勝利”等15條宣傳標語至今保存較完整。紅四門及城墻舊址1991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圣賜牌坊
  圣賜牌坊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元石鄉長埡社區牌坊街,橫向立于牌坊街,坐北朝南。據平昌縣志記載,清道光年間,坊主勤耕致富、樂善好施、扶危救困、富不欺貧,道光皇帝下旨建立牌坊,予以表彰。牌坊為石質仿木結構,五樓牌樓式牌坊,四柱三開間,青瓦屋面,通高8米,寬6.54米。四柱前后施抱鼓,門楣刻道光皇帝親筆“升平人瑞”四字,二級檐之間設堂,內立牌,刻“圣旨”二字,柱、楣刻龍。有題記“清道光十七年”。牌坊正、背面均刻有人物、動物、花卉圖案和清咸豐年間進士王際元(正面)、道光年間大興縣知縣吳銑(背 面)等人題寫的詩詞、對聯等。該牌坊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具有重要文物研究價值。……[詳細]
恩陽普賢祠
  普賢祠普賢祠,位于三峰山之前峰。始建于唐代,毀于明末,歷經清光緒八年(1882)、1982年、1997年、2008年多次維修,坐東南向西北,占地面積598平方米。該祠呈四合院布局,系土木結構,穿斗抬梁式混合梁架,青瓦屋面,正殿后壁設壇并塑像。前殿面闊3間,進深3間。左右廂房各3間,進深3間。山門外有數級白砂條石砌成垂帶式踏道直通院內,兩側立石獅1對,寺門石枋刻聯云:“仙女紅梅到此拈花一笑,書臺紫貝同念古佛千聲。”祠右側前10米處建覆缽式僧人墓塔。2009年9月被錄入《中國文物地圖集四川分冊》。普賢祠位于恩陽區恩陽鎮紅梅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普賢祠為巴中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以普賢祠屋檐滴水外延20米;東、西以普賢祠屋檐滴水外延15米;南以普賢祠屋檐滴水外延25米為保護范圍。……[詳細]
鄧家祠堂
  鄧家祠堂位于關渡鄉天井村三社,由鄧姓人自建。該房建成于清光緒二十四年。房屋造型別致,堂、屋正房廂房形成三疊,高低錯落有致,正堂屋上翹角飛檐,穿木斗拱,房梁彩繪、墨筆題款清晰可見,四根大柱撐起房檐檁子,壯觀別致。“喜上眉梢”、“福祿雙全”、“雙龍捧壽”等繪畫雕刻隨處可見。其雕刻手法有鏤、透、圓,或兼而用之,。中堂之中梁,多畫有太極圖或如意纏枝花卉等圖案。關渡的民居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布局,房前的階沿、院壩布局十分講究,其寬窄不等,一般3-4米,可逢事設席。建筑的雕刻、繪畫特別精美。不僅體現了匠師們有技術,更反映了匠師們懂藝術。……[詳細]
石門寺摩崖造像
  石門寺摩崖造像(巴州區)保護范圍:東面自巖壁造像外延20米至回龍場老街最后一步石梯為界,南面自1號龕造像南側邊緣外延30米,西面自崖壁邊緣外延200米,北面自19號龕造像北側邊緣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2019年10月7日,石門寺摩崖造像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東面自巖壁造像外延20米至回龍場老街最后一步石梯為界,南面自1號龕造像南側邊緣外延30米,西面自崖壁邊緣外延200米,北面自19號龕造像北側邊緣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雙竹堂牌坊
  雙竹堂牌坊市、縣級保護單位,位于岳家鎮雙竹村,坐西朝東。石質結構,四柱三開間,四柱前后設束柱,三樓牌樓式牌坊,高7.9米,寬6.3米,厚2.5米,上刻有九十二個人物及花草圖案,詩、詞對聯四十三首,碑匯二幅,頂上設龕,龕內刻“雙竹堂”三字。牌坊前1.5米處左右兩側各立須彌座石獅一尊,通高1.9米,座長2米,寬0.7米。牌坊列為市、縣級保護單位,規模宏大,其上的雕刻極其精美,工藝精湛,內容豐富,手法熟練,建筑結構嚴謹,石材考究,至今保持完好,是岳家鎮一標志性建筑,為研究石雕牌坊建造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保護范圍:牌坊外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日本在线精品a首页正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久久国产伦三级理电影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