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土縣烏江村境內,坐落在班公湖的北岸,石窟開鑿在一高約10米左右的砂礫崖面上,頂部已為流沙所覆蓋。石窟口朝西,平面略呈方形,進深3.5米,高3米。窟頂為穹廬頂式,頂部中央繪以蓮花紋。窟內殘存有壁畫痕跡,可惜因現代牧民在洞內燒煮煙熏形成嚴重污染,僅可分辨出大約圖案。除洞口兩側,其余三壁可分為上、下兩層圖案;上層為形制比較簡單的曼荼羅,下層繪有佛教雜寶以及可能是禮佛聽法的場景,一排八個人,皆盤坐于地,面朝一個方向。八人的服飾除服色有異外,完全相同,皆頭戴寬沿帽,身穿三角形大翻領長袍,衣領、袖口、裙邊皆鑲有深色寬邊,長發披肩,雙手藏于袖內,洞口兩側的壁畫可以辨識出的圖案一組為古代歌舞的場面,舞者三人一排,身著袖口、衣邊帶鑲邊的長袍,腳穿長靴,散發披肩,揚臂起舞。另一組圖案繪制在洞口的下方,表現……
[詳細]